如何將站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八個人的臉都對到焦呢???

BSA wrote:
站遠一點 (5~10...(恕刪)


這個是讓拍攝者痛一次後就會有經驗的方法嗎?
哈哈!!

想一下為什麼DC在拍這方面的效果特好
隨便拍都漂亮又清楚
參照其特性去設定就好囉!

如同上面幾位提供的方法
重點在「控制景深」
bgtphoto wrote:
看到版大的發問先是無言,都用到D700了這是基本問題吧!

PPLd wrote:
都用到 D700 了...
竟然問這個問題...

相機等級不代表使用者等級吧??

買相機又不用執照...
有錢就好了
會有這種情況也很正常
光圈縮小. . 能容納的景深就多啦
很多人都不愛這種主體不凸出的感覺 (感覺比較"雜"的參數設置),
但是環境所需 大概也只能這樣配置吧,就看個人吧
如果是canon 500d(其它的機種我就不熟了) 是有個A-DEP mode可選
不過A-DEP mode沒搭閃燈 在某些環境 偶而會不好達到安全快門.....
白話一點講就是

把光圈縮小例如f/5.6以後,加個閃燈(室內OR婚禮)

景深範圍不要太淺和站後面一點或焦段調長一點,

防止邊緣變形就是這樣啦.
fecow wrote:
一般在拍婚禮時, 一定會有雙方父母跟新人上台介紹. 小弟我是用D700 +24-70 F2.8.
用單點對焦(就是將撥桿撥到最下面)這樣只會有同時一到兩個人的臉是清楚的..(恕刪)


bgtphoto wrote:
在看到BSA大的回覆真是無言+無力! 可知道機身上有一個按鍵叫景深預覽鈕,你的問題就好比你拿50mm F1.4 開光圈1.4 拍小問為啥拍小孩時只有對焦點清楚,問題就是你正在享受FF+大光圈的淺景深,當你把光圈縮小後你的問題就解決了!...(恕刪)

發文樓主拿的是 24-70mm /f 2.8. 卻只有 [一到兩個人的臉是清楚的] , 可知樓主站得不遠 (人物才比較大). 若是站遠之後雖能照到所有的人但是人物臉部可能會太小. 但是站近之後拍設距離縮短, 景深隨之縮短, 結果其餘的人都落在聚焦範圍外. 婚禮現場光線可能不如籃球賽一般明亮, 所以樓主需要使用最大光圈. 縮光圈就得開閃燈補光或是犧牲畫質拉高 ISO , 不然就得上腳架免得畫面模糊. 但是婚禮通常得四處機動拍攝, 三腳架顯然不合適. 如果婚禮現場光線充足 (能縮光圈), 那用 Sigma 17-70mm f/2.8-4.5 或是 Tamron 28-300mm f/3.5-6.3 既便宜又輕巧, 又何必用上笨重昂貴的 24-70 mm f/2.8 或是 80-200 mm f/2.8 ?

所以在這幾個條件限制之下 (室內拍攝不用三腳架, 畫質不能太差, 每張人物都儘量清晰...), 您還覺得 [站遠一點, 拿 80-200mm f/2.8 拍攝] 是個無言又無力的建議嗎 ?
貌似有理,然而實際上
拍八個人的團體照用80mm
拍的人要站多遠啊
~海馬跳河 河馬跳海~
樓主有加外閃嗎?
如果有閃燈補光,光圈調小一點約 F8 ,
拍出來的團體照,應都會很清楚,
而且背景也會交待.

如果沒外閃,就去買一個或租用吧.
BSA wrote:
所以在這幾個條件限制之下 (室內拍攝不用三腳架, 畫質不能太差, 每張人物都儘量清晰...), 您還覺得 [站遠一點, 拿 80-200mm f/2.8 拍攝] 是個無言又無力的建議嗎 ?

如果 我沒有 理解錯 閣下的 說話,
就是 光圈快門 ISO 等等 都不改動,
人物 在照片的 大小也一樣,
就是 因為 用 長鏡頭 而站後一點的話,
應該 也是 長鏡頭 景深比較淺吧...
而且 長鏡頭 更容易 手震到喔...

另一方面,
有個 實際上的問題,
就是 你用長鏡頭,
然後站到 遠遠的,
婚禮上 你確定 沒有 其他嘉賓 要站進來 遮到鏡頭嗎??



BSA wrote:
發文樓主拿的是 24...(恕刪)


你的回答再一讓我無言,請問當你拿80-200是退到5公尺~10公尺要打幾個人,還團體壘?要淨空嗎?婚攝場地通常都不大5公尺~10公尺都沒人走動,很難吧!

而且版大問的問題是D700+24-70如何拍好團體照,當有人問你如何開好手排車,你的建議是跑車較好開?

大家回文都好快說,真厲害。




題目為什麼要強調「站在同一個平面」啊?

如果「站在同一個平面」是指站立的地面一樣高。看不出這樣問有什麼意義。

如果「站在同一個平面」是指每個人臉跟鏡頭的距離都一樣(這樣其實不是一個平面,而是曲面),那只要一個臉對到焦,其他的臉一定也會對到焦。這樣的話這個問題更沒有意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