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十六 wrote:
每個人手MAC筆電(9萬多)+萬寶龍(樣式不一.可見非公司配給).現場只有2個人例外.帶隊的.跟我朋友....(恕刪)

我不曉得你是如何確定大家都是拿9萬以上的Mac筆電,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2012年Mac筆電官網建議售價,
MacBook Air三萬初就有了~
MacBook Pro系列三萬多就有了~
MacBookPro視網膜螢幕版,接近7萬元就有了
※以上是2012年推出的版本,買去年以前的版本應該會再便宜個幾千元~

※Mac筆電最近幾年的筆電外型幾乎沒啥太大變化,外觀幾乎一模一樣〜
(變化最大的就是今年推出的MacBookPro視網膜螢幕版,厚度變薄很多~)
如前面板友所言,您能夠一眼看出大家的Mac筆電的價位,您真是大內行!
電腦...再IBM的年代...MAC能稱上很強...

再目前2012年...MAC能稱上很潮...但是已經跟強扯不上邊了...

尤其以蘋果的筆記型...平價款的...只比平板強一點吧...SONY那台說不定是該場子裡最強的筆電...

而萬寶龍...這也是種裝飾品...摔不起..寫不久..反而是最便宜的...玉兔.原子筆...最適合各業務員...摔了幾乎不會斷水...質輕...油性防水...價便宜...信任度高...

F牌無法任意上下各大樓人行道...有時行動不便的乘客不方便上下車...巷子中無法任意轉向...倒車也不方便...寧靜度不足...舒適度奇差無比...上下車方式不方便...

50CC與F牌...這比喻也太不妥當...50CC只帶一個人在尖峰時刻市區的路上可能比法拉利快...但是?...若是要載10箱台啤呢?...這時F牌比較快了吧...

你的例子跟本就走在極端...拿來與相機相比較實在是不妥...且相機也沒那樣的極端...沒有非一定要D4才能拍...D7000拍不起來的東西...頂多是雜訊多些..色偏多些..

而這只是器材端...使用者還有占了很大的比例...
pupu0821 wrote:
再目前2012年...MAC能稱上很潮...但是已經跟強扯不上邊了...

尤其以蘋果的筆記型...平價款的...只比平板強一點吧...SONY那台說不定是該場子裡最強的筆電...(恕刪)

我不曉得你所謂的「強」的定義是什麼?
同硬體規格下,Sony的筆電不見得比Apple的便宜~
換句話說,同樣價錢下,Sony的筆電規格並沒有比Mac高!
(而且這種情況有越來越明顯的趨勢~)
簡單來說,Mac電腦早就不是「貴」的代名詞了,同規格下的它廠筆電價格,除非是跳樓價,不然以原始官方定價來看,比Mac電腦貴的一堆啊~(注意:請比同樣硬體規格的產品,而硬體規格不是只有CPU,記憶體,顯卡這三樣東西而已~)

回題~
樓主原文,老實說真的很難引起共鳴,討論個相機與攝影,
還要拐彎抹角的去管人家用啥筆電用啥筆,開什麼車?
這些跟「攝影觀念及技術」到底有啥關係!?
這棟樓是在討論「金錢觀」還是「購物觀」?!
這篇文只是點.如果有錯或者是把隱喻與反諷放在一起擾亂了觀者思考

器材的價格並不是重點.
如果月薪3萬存2個月買D700.是奢此嗎 ? 對照下來存2個月的薪水買器材錯了嗎 ?
我有個學生年收入千萬以上.他的2個月薪水多少 ?

去年我找兄弟去恐嚇鄰居的兒子.所有人暗地叫好為何 ?
一個單親家庭老爸死前還欠一屁股賭債.老媽賣了30多年大麵羹.就1個獨子.房子一直是人家不忍收回對折租給他們的
就在D700上市後說要培養另外專長.以後當攝影師.後面又陸續加上大三元沒三元當不了專業
過幾年又說現在婚攝好賺.換成5D2結果聽說1年接不到3件.原因是他不夠專職.辭了鐵工廠24000工作.總算專職了.結果2年過去總共還是接不到10個.原因是太晚專注當準備成熟市場倒了
去年又說外拍市場好賺.1周2~3場600~800的給.說要儲備作品吸引MD上門.結果MD沒上門兄弟先上門要錢.原來是卡早報了.家裡連買米都快出問題.難怪我好幾個月吃不到麵.經詢問卡債16萬.地下錢莊30萬.好在上門要債的我剛好認識就幫他緩了半年
我身體不好所以多年前一口氣就把連鎖工作室給結束了.每天就是8包菸2杯百香綠.這也算老宅了吧!
可是我身邊就有這麼多問題都能遇上.偏偏從愛國獎卷~統一發票.樂透我一張也沒中過.要說運氣大概就在茫茫人海中遇上吸毒的.碰巧他心情不好.碰巧我車剛好在他前面停紅燈.又碰巧他車上有武士刀.又碰巧我車上除了600MMF4跟一堆器材剛好破百萬所以離不開.運氣最好的是站著讓他瘋狂砍10多刀偏偏又正巧刀刀讓我閃過

其實各位可曾想過.貼圖的人想分享的其實不是作品而是他的喜悅.也許照片並不怎麼樣.但卻比他前一次拍得更好而已

對某些人來說我是前唄.但對我來說我的前方有更多的前輩.技術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經驗分享.就算前輩拍的濫.但你可想過累積1000個爛經驗.勝過你跪求而來的1招好公式

我想說什麼看得懂得自然知道.一直到高中我還在參加書法比賽.我書法還可以.但我高中高職五專聯招國文都沒超過118.我知道我的標點符號不行.所以作文我就直接空白啦!
回13樓
發文的目的都是要為了引起共鳴才能發文嗎 ?
至於拐彎抹角這我不得不承認了.我卻實用了隱喻與影射
用啥筆電用啥筆,開什麼車我根本管不了.您認為我會管嗎 ? 我描述我看到的事實.至於不同的人會解讀出什麼答案就不是我能想像的了(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這些跟「攝影觀念及技術」到底有啥關係!?
如果您為好的學習環境與觀念沒關西那自然我就錯了.抱歉了

這棟樓是在討論「金錢觀」還是「購物觀」?!
套句您的回答方式 : 這樓層明明白白的寫著"攝影觀念及技術"
所以當什麼都有可能唯獨就是您的2個"觀"沒入圍..抱歉之至

很多婚紗門是擺著MAC系列讓客戶挑片.美工部門用的卻還是雙核PC我能接受
但是賣房子的仲介業務需要MAC我只是奇怪
問題就在萬寶龍要馬就拿真品.帶假貨有什麼意義.又是為了什麼 ?

以前從事攝影工作者稱呼為攝影師
去年我遇到一個認識的強姦犯也背著相機.而MD也稱呼他"攝影師".那是某專辦美腿褲襪團辦的外拍.
地點再放送局.相機裡面的照片我借來看了一下都是胸.大腿的特寫.有拍到臉的照片不到1/10

以前攝影協會.沖印店.甚至市政府都有經常性的大型比賽.每次去帶場就是10多個MD數百位攝影人
路人經過我在他們眼中看到的是尊敬~他們會對旁邊的人說那是攝影協會的
現在帶學生實戰拍攝.路人的眼光是鄙視~他們會對旁邊的人說那是外拍的
請查一下台中市攝影協會再好久好久以前就在舉辦"旅拍"了
今年初一個朋友告訴我他老婆差點為了他去旅拍離婚.他自己也莫名其妙
經我告知恍然大悟.原來第一個旅拍=旅遊攝影 :第2個旅拍=旅館拍拍
所以我就想了能不能幫"旅拍"換個名詞 : 或者是請旅拍改個名詞
但就算改了我們要怎麼通知那些不上01不上網不玩相機的人呢 ?
關於婚紗公司的部分,我只能說資金投資的越多,就要盡可能的省,或是盡可能的利用現有設備才會賺,2010年我去拍婚紗時候,婚紗公司攝影師用1ds2 ,整台拍的快爛掉,不是不換,而是婚紗公司老闆覺得能用幹嘛換(結果就是存檔慢,螢幕小不是很好辨識對焦是否清楚,我拍攝的景很昏暗低光時候對不到焦),當然1ds2 的raw很好沒話說,但當時有跟他聊到,公司原本要他們自備器材,可能有些不是很多的薪水補貼~,當然攝影師都抗議,對於一份不一定薪水很高的工作來說,或許很多人就只是為了餬口飯生活.不見得一定要用什麼....


對於鼓吹直出是王道這件事情的大師,我認為有兩種可能性,

一種是攝影師本身的基本功夫很好,因為在底片機時代,光要控的很準,而且養成當下就拍好的習慣,確實是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有些記者要發稿,跟本很即時,誰給你raw慢慢調.

另一種大概就是不會用軟體的,或是懶的用軟體的.....

後製這件事,業界工作的專業攝影師多半事先有想法拍攝素材,再去做處理.這種是很合理,因為很多影像不可能真的用相機拍攝出來,而是藉由拍攝手法跟工具,產生素材,在依規畫的方式去處理影像作品.

亂拍再靠後製補救的這種~不是什麼風格或是特色,我認為只是掩飾缺點的一種方式而已.


對於婚攝,價格混亂參差不齊,婚攝認真這件事很好,如果她的作品不錯我反而認為6000是過低的價格,我認為她是透過較低的攝影費來累積工作經驗,這點對學習蠻好的,但這不是合理的價格.


[
如果這個"工"跟我想的一樣.那我就有問題了
計程車司機.開車是職業吧!為什麼都不是開法拉利.瑪莎拉蒂.勞斯萊斯?
文書工作的人為什麼不是萬寶龍呢? 又請問山寨版的萬寶龍一樣狠利嗎?

前幾天去訪友遇上他跟建商開會.再協商電視廣告的3D宣傳製作.來的全都是清一色業務
每個人手MAC筆電(9萬多)+萬寶龍(樣式不一.可見非公司配給).現場只有2個人例外.帶隊的.跟我朋友.
而這個例外用的剛巧都是SONY不及4萬筆電+書局30元以下原子筆.當天只是吸收業務意見而已

最後還一個小發現.日前到某知名婚紗上課.我卻發現沒有1D系列.沒有D3.4系列.甚至沒D800就算了居然還有D90(攝影總監專用機.據說他私人用的是D700).概略看了一下除了D90手動其餘全部都白平衡=A
讓我轉不過來的是要依定包套組數並加費用才能指定總監拍攝.可是總監只用D90單機單鏡拍照?

我想難道不是..
1.器材好執行工作不是會更輕鬆嗎 ? 是的
如果價格不列入考量的話在市區移動.開法拉利真的比50CC噗噗快嗎 ?
一台火力全開的350D.D90跟只有3成火力的D3.1D真的沒比嗎 ?
當你由350D變成5D3時.您已經使出350D的全部火力了嗎 ?
騎不上千里馬我想你也只能讓他牽著你走.還不如騎驢子的速度....何苦?

2.有幾個出過書的大師級人物.時時鼓吹直出才是王道.常聽到婚紗都是靠後製..柔焦過頭...
但當他們開始接工作後.我卻看不到他們有哪張不後制的呢? 原來換個環境腦袋就會轉彎 ?

3.一個月以前我真的看不起業餘婚攝.現在我改觀了.我遇上一個非常認真的婚攝.拍照還帶小抄.紙上密密麻麻是各地習俗與流程.總算不會看到回頭再來的帶路雞.重播數次的落地扇.與潑水節...
他的收費也很合理.無關他的學生身分.我朋友找上他也是透過層層推薦.好幾個朋友都找她了..至於照片沒有100分得但全都在75%水平.老少皆宜.年長的能接受年輕的能欣賞.價位6000週週有得拍.工作量是他男友的數倍.而他男友是在一家有營業登記並可開立發票的專業婚禮記錄公司上班

其實我一直很納悶.一個耗資800餘萬的小婚紗.3萬元的包套.扣除喜帖.禮服.造型...單算人事.租金.水電最多也不過不到2萬的利潤(以天天有得拍來算).這還能開立發票.能刷卡.一套結婚照要整組人牽掛數天.這當中扣除了後製美工部分.因為大家都一樣要修(雖然還差了專業美工)
在網上隨便打上婚攝.就會看到一大堆工作室(好像都沒營業登記.也沒加入同業公會).也許因為都是玩了2~3年的天才大師.不像職業的要玩5~6年才學會.所以收費價格自然最少都是公定價位2倍甚至5倍.....零成本.半天時間難道只是大師2字
MDPC攝影聯盟 http://mdpc.freebbs.tw/index.php


]

幫你備份先

發文就發文

為什麼下面要有灰灰的字 + 網址 是要找人加入嗎??

還有 把你的作品拿出來給大家看看吧 有圖有真相嘛

膨風也要適可而止 一台筆電多少錢 一隻筆多少錢 你一看就會知道?? 小心吹牛吹破囉
個人恩怨開一篇還不夠還開兩篇....
你被砍大家都知道了,
但是這跟大家都沒關係,
可以不用一直提!!

至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你沒講出什麼有內容的,
所以也不用深論了.
龍十六 wrote:
這篇文只是點.如果有...(恕刪)

很抱歉!容我離題一下。
您的論述本人沒意見,但對您的文章寫作方式,卻有如鯁在喉之感。

感覺閣下滿腹經綸、胸中頗有丘壑,但卻似有"吐不出口"的遺憾,實在可惜!
閣下的作文,主要問題不是出在標點符號,而是出在文章"風格前後不一致"與"語意轉折不連貫",兼又偶有選字疏忽,故而讓人感覺"難以閱讀"。
這裡雖不是"作文版",但請容在下稍稍修改一下閣下的PO文,請參考看看,希望有助於您以後的高見表達,否則就可惜肚裡這麼有墨水的人才了。

龍十六 wrote:
如果這個"工"跟我想的一樣.那我就有問題了
計程車司機.開車是職業吧!為什麼都不是開法拉利.瑪莎拉蒂.勞斯萊斯?
文書工作的人為什麼不是萬寶龍呢? 又請問山寨版的萬寶龍一樣狠利嗎?

前幾天去訪友遇上他跟建商開會.再協商電視廣告的3D宣傳製作.來的全都是清一色業務
每個人手MAC筆電(9萬多)+萬寶龍(樣式不一.可見非公司配給).現場只有2個人例外.帶隊的.跟我朋友.
而這個例外用的剛巧都是SONY不及4萬筆電+書局30元以下原子筆.當天只是吸收業務意見而已


最後還一個小發現.日前到某知名婚紗上課.我卻發現沒有1D系列.沒有D3.4系列.甚至沒D800就算了居然還有D90(攝影總監專用機.據說他私人用的是D700).概略看了一下除了D90手動其餘全部都白平衡=A
讓我轉不過來的是要依定包套組數並加費用才能指定總監拍攝.可是總監只用D90單機單鏡拍照?


以上是閣下1樓原稿,前段(藍色部分)用的是反諷法,但隨後黑色部分就不是,這樣"文隨心念任意轉"、想到哪裡寫到哪裡,中間又缺轉折語句,讀者怕是難以瞬間領會您"心境的轉變"。

您的發文標題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下紅字是我的添加的,括號內的文字建議刪除,請您再讀讀看,我修改之後是否違反了您的原意?


任何營生,職業的總比業餘的講究"效率",更在乎"必先利其器",但"器利"過頭了未必就是好:(如果這個"工"跟我想的一樣.那我就有問題了)
A.計程車司機.開車是職業吧!為什麼都不是開法拉利.瑪莎拉蒂.勞斯萊斯?
B.文書工作(的人)為什麼不(是)萬寶龍呢? 又請問山寨版的萬寶龍一樣"很利"(狠利)嗎?不然拿個假萬寶龍充面子,又好用在哪裡了?

C.前幾天去訪友,恰好遇上他跟建商開會.(再)協商電視廣告的3D宣傳製作.來的(全都是)清一色業務
那些業務
每個人手MAC筆電(9萬多)+萬寶龍(樣式不一.可見非公司配給).現場只有2個人例外(.)帶隊的(.)跟我朋友.
而這兩人(個例外)用的剛巧都是(SONY)不及4萬的SONY筆電+書局30元以下原子筆.當天會議只是吸收業務意見而已
雖說"必先利其器",但"過於鋒利"是否有"殺雞用牛刀"的浪費?

話雖如此,卻也有絕然相反的:

(最後還一個小發現.)日前到某知名婚紗上課.我(卻)發現沒有1D系列.沒有D3.4系列.甚至沒D800就算了居然(還)有D90(攝影總監專用機.據說他私人用的是D700).概略看了一下除了D90手動其餘全部都白平衡=A
讓我轉不念頭過來的是,顧客得訂購(要)(依)定包套組數並加費用才能指定總監拍攝.總監拍攝就是他們最頂級的商品了,可是總監只用D90單機單鏡拍照?
這是否又有節儉過頭、甚至有輕忽自己專業之嫌呢?

整理一下:
任何營生,職業的總比業餘的講究"效率",更在乎"必先利其器",但"器利"過頭了未必就是好:
A.計程車司機,開車是職業吧!為什麼都不是開法拉利、瑪莎拉蒂、勞斯萊斯?
B.文書工作者為什麼不用萬寶龍呢? 又請問山寨版的萬寶龍一樣"很利"嗎?不然拿個假萬寶龍充面子,又好用在哪裡了?
C.前幾天去訪友,恰好遇上他跟建商開會,在協商電視廣告的3D宣傳製作,來的清一色是業務。
那些業務每個人手上MAC筆電(9萬多)+萬寶龍(樣式不一,可見非公司配給),而現場只有2個人例外:帶隊的人跟我朋友。
而這兩人用的剛巧都是不及4萬的SONY筆電+書局30元以下原子筆,當天會議只是吸收業務意見而已。
雖說"必先利其器",但"過於鋒利"是否有"殺雞用牛刀"的浪費?

話雖如此,卻也有絕然相反的:
日前到某知名婚紗上課,我發現沒有1D系列,沒有D3、4系列,甚至沒D800就算了,居然只有D90(攝影總監專用機,據說他私人用的是D700),概略看了一下,除了D90手動,其餘全部都白平衡=A。
讓我轉不過念頭來的是,顧客得訂購一定包套組數並加費用才能指定總監拍攝,總監拍攝就是他們最頂級的商品了,可是總監卻只用D90單機單鏡拍照?
這是否又有節儉過頭、甚至有輕忽自己專業之嫌呢?


又,您的學生有表示過"老師,您很有學問,但您的文章好難讀"嗎?呵呵~
龍十六 wrote:
要說運氣大概就在茫茫人海中遇上吸毒的.碰巧他心情不好.碰巧我車剛好在他前面停紅燈.又碰巧他車上有武士刀.

龍大您怎麼跟武士刀這麼有緣, 這就是江湖中人的宿命嗎...
不過 HIGH 完之後命中率會下降是不是真的啊?

龍十六 wrote:
技術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經驗分享.就算前輩拍的濫.但你可想過累積1000個爛經驗.勝過你跪求而來的1招好公式

小弟對品頭論足的東西沒多大興趣
倒是想拍出什麼, 為什麼會這麼拍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實不實際, 怎麼人家沒那樣拍...
這些怪怪的東西比較有興趣
公式也喜歡拆成一系列步驟來看它們的目地和結果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