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站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八個人的臉都對到焦呢???


有10萬元買頂級相機,

沒三千元去上個基礎課程,

沒一千元買幾本書來看?
BSA wrote:
[DC 隨便拍都漂亮又清楚] 的原因在於光圈小 (針孔成像) 但是如果在低光度條件下 (e.g. 室內不開閃燈拍攝), 通常需要高 ISO 或者是拉長曝光時間. 如果放大來看通常細節不會很好. 所以小 DC 常被戲稱為晴天像機.恕刪)


是因為感光原件Size的問題~DC很多也是大光圈的~怎不見單眼的淺景深威力呢?

至於進光量~如果某台小DC F2.8~ ISO800 1/60s 同場景下單眼~同光圈及ISO~快門將將去不遠~頂多不同相機在曝光判定上~會有的些微差異

會被稱為晴天機乃是因為在低光原時~畫質上的表現~以及高ISO雜訊控制上~遠不如大感光原件的單眼相機所至~跟光圈無關係...............

如有錯請糾正~但也請BSA大別在誤導新手~
wenwen0320 wrote:
不恥下問?這成與用的...(恕刪)


沒用錯

它的意思是:要得到對的答案,即使向比你「某些方面」比你低的人去求,也不要覺得沒面子。

但不是指:懂的人在「某些方面」都是比問的人低些

這樣懂嗎?
多讀點再來質疑別人吧!




JESON WANG wrote:
其實也沒什麼錯.假設...(恕刪)


「不恥下問」
你說對了

「每下愈況」沒錯,不是「每況愈下」
你弄錯了


算了
不是來上國文課的


PPLd wrote:


都用到 D700...(恕刪)


有夠不客氣的~ 但我也有點忍不住要投他一票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夢見松隆子 wrote:
有關係喔!不恥下問指...(恕刪)


最好景深會是您這樣畫的彎曲啦,是「焦平面」!平的!

回樓主,其實您只要出個聲請台上的人站在同一列不就得了。
又是站在前面又是站在後面的,想用閃燈來幫照片中的人物們補個眼神光還得擔心站在前面的臉都快白了後面的還是不亮或是陰影之類的問題。


那個拿E-1的,消費機隨便拍都清楚是因為感光元件小,相對實體焦距也小,結果就是同視角下景深比較深,跟你拿E-1來說嘴是一樣的意思。
樓主拿的是D700,相同視角相同光圈時的景深就是比你淺,別害他。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dgg wrote:
「每下愈況」沒錯,不是「每況愈下」
你弄錯了


算了
不是來上國文課的
...(恕刪)

A...這位大大..不用跟我上國文課啦
我被糾正之後.已經去查過資料
兩個都可以用啦.....
老實說.這方面我們都不是專家
http://jeson-photo.com/
BSA wrote:
站遠一點 (5~10 公尺) , 用大光圈望遠鏡頭拍攝 70-200 mm f/2.8
)


怎麼我媽說是要縮光圈啊?????
明耀 wrote:
是因為感光原件Size的問題~DC很多也是大光圈的~怎不見單眼的淺景深威力呢?...(恕刪)

想像一下 - 如果把 [DC 的大光圈鏡頭] 轉接在 DSLR 上會發生什麼事? 光圈的定義是什麼 ? 50 mm f/1.0 的鏡頭, 其物鏡直徑至少應該有多少 mm ? 淺景深真的是 [感光原件Size的問題] 嗎? 為什麼顯微鏡的攝影距離非常近, 景深卻超級淺 (um - 微米等級)? 為什麼望遠鏡的攝影距離非常遠, 景深卻很深 (m - 公尺等級)? 這題目值得多多思考. 要不要自己畫個簡圖由光學成像原理去推敲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chen.jackson wrote:
怎麼我媽說是要縮光圈啊?????

室內活動 (e.g. 婚禮) 光圈縮小是還可以拍, 不過要開閃光燈, 不然就是拿三腳架請被攝影者定格不動. 回去多實驗吧 !

買了 D700 與 24-70 mm, f/2.8 卻縮光圈利用針孔成像來增加景深, 這種建議又有何實質幫助 ? 乾脆再買一片副廠機身蓋, 用 2~5 mm 鑽頭在機身蓋中央挖個洞再掛到 D700 好了. 便宜簡單不用對焦也很清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