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L wrote:
每次時代變遷,利益必定重新分配,不可能均衡。既得利益者多有受損,沖突定會發生。
歷史總是重演。相較國民黨來臺後的抗爭和鎮壓如228事件,往前續推歷史,日本占領臺灣初期同樣發生過。試想日本征收的資產從何而來?利益受損者抗爭時不會被鎮壓?
台灣日治時期 Wikipedia
再往前推,講個笑話:山地同胞為何要住在山上?平地不是比較好?
台灣清治時期 Wikipedia
了解歷史後,請記取教訓,化解仇恨。
同時請思考,激化仇恨是影響大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恕刪)
原來清朝對台灣當時移民也是同樣的作法...
摘自你PO的維基
無防備之敵境孤島由於清廷據有臺灣純係因據有台灣可為中國東南沿海四省的屏障,以及預防漢族渡海割據,臺灣獨立建國,成為反清力量的根據地。所以清廷對台灣是以預防、分化、肅清、鎮壓、屠戮臺灣人民的力量而設計的。因此在澎湖駐屯重兵達一萬多人,而台灣本島則有班兵制度與台灣不築城,也禁止台灣人服兵役,更嚴禁私製武器、組織會黨。
當時清廷在台駐軍皆由大陸調派,每三年調動一次,即為班兵制度。
eychung wrote:
版主的確看的很細膩,那個年代(而且還是戰亂的年代),汽車比房子貴,相機可能比汽車更貴,底片應該也不便宜,而且當時底片感光能力,即使是白天應該都要打閃燈才拍的到。
拍出這張照片不是不可能,在當時的時空背景與設備,能拍出這樣的照片,應該已經是全球頂尖的商業攝影大師,或是非常專業的攝影記者,才拍的到。,...(恕刪)
可以看看其他的照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e7jOaq6Aqs&feature=related
1937年日軍轟炸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