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您有自己的想法, 並且踏出外來思考的第一步, 真的很讚, 光憑這點就贏過大部分的年輕人
容我講一下想法...因為有點年紀才開始爬山...身旁都是怪胎(呵呵...幸好他們都不會來攝影版)
當中熱衷生態生物很多, 也有很多是原主民歷史文化研究者
甚至我跟太太都常想說要是能再一次選澤, 會想選擇生物相關的來讀, 希望有機會當成工作...
我要說的是, 樓主要不要沉澱一下, 想一想[生態攝影]這回事
讓你著迷的是[生態]還是[攝影]多一些, 並不互斥, 但主流的求經路不同
喜歡攝影, 生物當然美, 但其他主題是否也能讓你著迷?
那設計, 美術都能幫助你保有興趣的同時, 也培養工作的能力
喜歡生物, 很不幸的, 最簡單的是一直唸上去, 碩士以上是基本要求,應該更高一些(當然,想把事情做到美好, 天底下不會有簡單這回事, 我只是說[相對])
搞生物的, 田野, 常常不是那個兩三天, 十天半個月是常態
想有點收穫, 超強的意志與體能, 忍受徒勞的心理素質, 缺一不可. 那些電影不是全然唬爛拍假的(不過還好學者不必長的帥, and, 女性研究者也通常不會是身材超正永遠穿超短褲....至於碰到巨鱷或庫絲柆...很難...)
不需要好高騖遠..但也別妄自設限
現在台灣高等以上的讀書機會都很多..不要先自己認定高職生沒有機會.....加油
我看到的真正走在路上的 熱情才是最堅強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