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Zone System(ZS) ,是由著名的黑白攝影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所發展出來的一種黑白拍照手法,其ZS 將一個場景的亮度分成11 個 Zone(區/或是階調)從 Zone-0 到 Zone-X,其中的 Zone-V 就是18%中間灰的色調。在Zone System裡面,每相隔的 Zone 各差 1EV,等於光圈或是快門差一格。

安瑟亞當斯為什麼要這樣作?其基本想法乃建立在底片所能記錄的色階是有限的,因此我們如果想在這有限的色階內記錄最多的訊息,就不得不對拍攝場景的作取捨,而Zone System正是對此場景的色階分析。根據其觀察,在以標準曝光(Zone-V)為基準之情況下,底片能記錄到最暗的景象為第二區曝光,能記錄到最亮之景象為第八區曝光,超過這些範圍的影像,皆無法被紀錄在底片上,因此如果我們要能對此一場景的光景作最詳盡的紀錄,那麼選擇標準曝光(Zone-V)為基準是最好的方式。

而以圖二的例子來說,如果我們想記保留天空的細節又不失去對於懸涯的細節,選擇第五分區的場景做為基準曝光值最好的方式,如果低於這一區(譬如說Zone IV),則天空就會過曝而失去細節,如果高於這一區(譬如說Zone VI),則懸涯的按部細節將會不見。唯有將曝光基準值選在Zone V,我們才可以在有限的底片色階範圍內,記錄下最多的場景細節。


雖然說在一般的情況下,以Zone V作為曝光基準值是最佳的選擇,但並不代表其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有時候我們會為了表現某種主題,而刻意將曝光值調高或調低。以圖三為例,這是一個典型的Low Key曝光,即以場景中的最亮點作為曝光基準值,而得到一張曝光不足的照片,形成一種陰鬱的感覺。而圖四則是以場景中的最暗點作為曝光基準值,而得到一張曝光過度的High Key的照片,而表現出一種輕盈的感覺。一般而言,東方攝影師多偏好High Key,而西方攝影師則偏好Low Key。而一般網路上常看到的日式寫真/逆光人像,就是這種High Key的最典型代表。

雖然Zone System主要係針對黑白攝影所發展出來的一套曝光模式,但是在彩色攝影甚至數位攝影上亦可適用,原因即在於彩色底片或CCD/CMOS和黑白底片一樣,都有寬容度上的限制,超過光比範圍的影像便無法被記錄下來,所以一樣可適用Zone System原理來加以處理,只不過牽涉到色彩明度的判斷,而影響我們對於分區色階的判斷能力。不過在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簡便的處理方式如下:以圖五為例,我們可以先以相機的點測光模式找出畫面最亮的部分,作為Zone VII,而再以同樣的方式找出最暗部分作為Zone III,再取平均值,就可以得到ZoneV的標準曝光值,以此作為曝光基準值,就可以得到一張細節最豐富的影像。當然,如果場景的最亮和最暗比超過底片/CCD所能記錄的最大範圍時,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作取捨,到底要保留暗部細節還是亮部細節,而決定最適當的曝光值。
如何拍好照片==第一章===曝光的重要性
如何拍好照片==第二章==Zone System與曝光值的選擇
如何拍好照片==第三章==補光的重要性
如何拍好照片==第四章==色溫與白平衡(上)
如何拍好照片==第四章==色溫與白平衡(下)
如何拍好照片==第五章==光源與光質
如何拍好照片==第六章==持續光與非持續光
如何拍好照片==第七章==閃燈與快門同步
如何拍好照片==第八章==閃燈出力控制與慢速同步
如何拍好照片==第九章==閃燈慢速同步之應用
如何拍好照片==第十章==光圈、景深與超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