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數位相機要用最大畫素拍照

原文刊登在我的日記上:
為什麼數位相機要用最大解析度拍照 at 蘋果豬日記V3.2
第三部分的示意圖弄不太好,請各位多包涵。

緣起
基於種種原因,我承包了我們班的畢業紀念冊的製作工程,要準備八頁的29.5 x 28的照片稿。但是我手邊拿到的班上同學的照片,絕大多數都是640x480,而且是上傳到無名之後再抓回來的檔案。


寫在前面的結論


照相的時候,請盡量使用你手中相機的最高解析度,並以最高品品質儲存,以避免在十年之後要尋找回憶的時候,發現團體照裡的人臉都難以辨識...

雖然以最高解析度儲存時,記憶卡會消耗得很快,所以我建議請多買一張記憶卡。以2008/1現在的價錢而言,創見4G SDHC記憶卡已經低於$1000了,以目前常見的8M相機而言,至少可以拍1200張以上。對大部分人而言,一天很少會拍超過300張,所以4G至少可以撐四天,比起一台近萬元的相機,記憶卡應該是很划算的投資吧。

第一部份 解析度(Resolution)是什麼


解析度,也就是常常聽到的640x480、1024x768之類的數字,是以像素(Pixel,或稱畫素)為單位計算出來的數值。一個像素就是一個光點,也就是我們儲存照片的時候所使用的最小單位。

請抬頭看著你現在的螢幕,如果是19" LCD螢幕的話,解析度一般而言是1280x1024,也就是將螢幕的寬分成1280份,高分成1024份,這樣子的每一個小格子就是一個像素。

回過頭來以照片來說,一台具有1.3百萬像素的相機,一般而言可以拍出來的照片解析度是1280x960,也就是比19"螢幕稍微小一點。而當我們把這張照片放在19"螢幕上面顯示的時候,由於螢幕解析度大於照片的解析度,所以螢幕會在上下各留一點點的黑邊才能顯示。

(題外話)由於現在的螢幕解析度大多不是4:3,所以如果將照片直接拉滿版顯示的話,在19"螢幕(1280x1024是5:4)上會被上下拉長,而在寬螢幕(16:9)則會被嚴重的拉胖,放女朋友照片的尤其要注意。

照片的解析度改變的是圖片的大小,而且是數位相機中最重要的選項。我主張,買了八百萬像素的相機,就該用八百萬像素來拍照。高解析度的好處很多,比較重要的有這些:比較大的圖片在沖洗時品質會比較好(後述),要在螢幕上顯示時,越高的解析度呈現的品質也越好。除此之外,高解析度的圖片可以只擷取畫面的一部份使用,而不會讓裁圖後的人臉根本無法辨識。

這是我今年八月去歐洲的時候,故意拍的照片:


而這是照片中央的我,用裁圖功能切出來的:


好啦,我承認這樣子的確還是沒有辦法辨識我的臉,但是如果原始檔案只有640x480的話,這樣子的截圖大概我的頭只剩下50個像素而已。

第二部分 照片的儲存方式


一般而言,我們的檔案儲存的方式是將每一個像素的RGB(紅綠藍,光的三原色)的數位化數值分別儲存,目前大多數的檔案只各儲存三種顏色各256個色階(也就是2的八次方,剛好佔一個byte)。

如果數位相機的照片沒有經過壓縮的話,一台有五百萬像素的相機,每一張照片就會佔15MByte的空間。幸好我們所有的相機都配備有圖片壓縮功能(一般是JPEG格式),可以將圖片壓縮到原本的1/5或者是更小。

但是JPEG這種壓縮格式的演算法有一個很大的限制,就是壓縮後的檔案,解壓縮並沒有辦法回復成原來的狀態,也就是所謂的「破壞性壓縮」。破壞性壓縮會導致原本圖片裡面,被JPEG演算法認為不重要的部分,在壓縮過後就永遠消失了。

一般的數位相機都會有儲存品質的選項,這個選項就是在調整JPEG壓縮的時候破壞掉的程度多寡。但是這個選項會很嚴重的影響到照片的品質。(感謝Even Wu兄提供的破壞性壓縮示範)


高品質壓縮低品質壓縮


或許這樣子看還不太容易看得出分別,那我們就放大400%來看看細部效果。這樣子應該可以很清楚的看到JPEG壓縮的瑕疵吧?



如同我最前面所說的,現在的記憶卡跟相機相比之下很便宜,所以請不要捨不得這一點錢而日後懊悔萬分。狠下心買張大一點的記憶卡,然後用最高像素、最高品質儲存你的照片、你的回憶、你的青春吧!(對,我就是那個在懊悔為什麼我高中畢業典禮的照片都是640x480的人...)

第三部分 印刷品質


要把照片印出來的時候,有兩個很大的因素影響印刷品質,就是解析度跟色彩。在印刷的時候,一般而言是用300dpi(每英吋有幾個像素)的標準在列印。而色彩則是用跟電腦上儲存的RGB不同的CMYK,這部分比較複雜,而且要訓練過的敗眼才有辦法輕易分辨,我們就不談了。

簡單的說,要印出來的照片,解析度越高越好,畫質也是越高越好。

回到300dpi這個數字,指的是每一英吋裡面要放300個點。以一般4"x6"的相片而言,要達到300dpi的標準的話,解析度至少應該要有1200x1800,也就是兩百萬像素左右。如果要印更大的照片的話,就需要更高的解析度,否則印出來就會有很明顯的顆粒感,活像自動打了馬賽克一樣。

用簡單一點的說明方式,當照片的解析度低於印刷的需求的時候,印刷的時候只好把同一個像素印很多次,也就是說原本可以印成




只給他低解析度的圖片的話就會變成
■■■■■■
■■■■■■
■■■■■■
■■■■■■
這樣子,每一個點都重複很多次而顯得活像馬賽克...

第四部分 照片的保存


目前的數位相機,以最高像素、最高品質儲存的話,一張照片的大小大概是3MByte~5MByte之間。換算成具體一點的單位,就是<s>三張磁碟片</s>

650M的CD-R光碟可以裝170張左右
隨身碟每1G可以裝250張左右
4.7G的DVD-R光碟可以裝1100張左右
40G的硬碟可以裝10000張左右

各種不同的保存方式各有其利弊,主要分為以下幾種保存法:

  • 1. 光碟:不管是是CD-R還是DVD-R,都是成本低,但是不安全的保存媒體。要記得,光碟片頂多只能保存五年,所以每隔一兩年就要重新製造新的備份光碟。


  • 2. 隨身碟、外接硬碟:成本高,安全性中等。一般而言硬碟是電腦裡最容易壞掉的設備,但是如果只是要備份的話,我建議可以買3.5"硬碟來外接,沒有通電的話硬碟是不太容易壞掉的。


  • 3. 網路相簿:成本不一定高或低,但是很花時間,安全性通常是比較高的。由於台灣的網路頻寬不大,所以上傳照片很慢,這個方法不適合拿來保存所有的照片,只能夠保存重要的照片。
    千萬要慎選相簿空間(我推薦flickr),不要找那種用破壞性壓縮縮圖不保留照片原始檔沒事會叫人更改密碼太久沒登入還會被砍帳號的網路相簿。


  • 4. 印出來:成本說高不高,是最保險的保存方式。事實上,十年前的照片現在拿出來看頂多只是泛黃,但是十年前的數位相機的照片,現在又有幾個人還保管得好好的?


可以的話,盡可能把照片備份在各種不同的媒體,如硬碟裡留一份、外接硬碟裡也留一份、燒一份光碟、再把有挑選過的照片印出來之後,順便傳到網路相簿上面去。要更保險一點的話,可以把外接硬碟放在跟其他備份裝置不同的地方(如辦公室),這叫「異地備份」,樣子萬一房子發生火災或地震的話,照片也不會重此找不回來。
文章關鍵字
用最大解析度拍照,以提供後製與裁圖的需求,這是目前千萬像素等級相機所提供最大的好處。
甚至能用RAW拍,就用RAW拍。拍完的RAW一律轉成DNG,再進行保存。
我自己會將由DNG轉出來的JPEG,上傳到Flickr之後,硬碟的JPEG全砍掉。

話說回來,有人買了數位相機,卻不是用最高解析度拍照嗎?


sonicsonic wrote:
話說回來,有人買了數位相機,卻不是用最高解析度拍照嗎?


記憶卡大降價加上現在相機一開機都是預設最高畫素拍照
現在是比較少看到低畫素拍照的情形

不過早期真的常遇到這種
為了取得較多的拍攝張數調640*480(記憶卡32~128MB的時代)
還我抱怨他買高價相機拍的洗出來每張都模糊
我是Hiroyuki
sonicsonic wrote:
有人買了數位相機,卻不是用最高解析度拍照嗎?...(恕刪)


有,我

d200用了一年,幾乎沒用過raw,也幾乎沒用到千萬畫素過…

洗成4x6照片看起來很滿意… 除非拍大合照或是風景照預期到會裁切,

否則都不會用到千萬畫素,畢竟拍了一萬張照片,

真洗成海報大小的應該沒幾張

我喜歡拍食物、甚至是有趣的廁所的logo,用最低畫素足夠了

拿相機出門前,先問問自己:拍照還是旅遊?
sonicsonic wrote:
話說回來,有人買了數位相機,卻不是用最高解析度拍照嗎?


小弟也不用最高解析度拍照,我的Finepix S8000FD號稱800萬畫素,解析度可達3264 x 2448,實際上,卻只有1500條不到的"解像力",可以參考DPRview的測試Fujifilm Finepix S8000fd Review Resolution Chart Comparison


實際上使用,我都把S8000FD當作400萬畫素的相機使用,用最大解析度時,只有浪費記憶體空間而已。

市面上常有許多低階的相機,號稱1000萬畫素,實際上有些是用補插點的方式達成的,或著鏡頭素質不足,達不到所謂的1000萬畫素的效果。

主要還是怕後悔,之前出國拍的照片用JPEG fine (最好的畫質是super fine),
現在想要洗大張就後悔了。


jackls153 wrote:
d200用了一年,幾乎沒用過raw,也幾乎沒用到千萬畫素過…(恕刪)


其實我寫完這篇文章之後,得到了好幾個這一類的回應。

像是什麼「小CCD開高畫素雜訊會多」、「D40直出JPEG畫質就不錯」之類的,
其中跟我講這些話的人,用的相機等級最低的是Minolta D7i...

老實說我看了實在是有點哭笑不得,
有能力自己挑相機的人,總不會連這一點常識都沒有吧?

這篇文章主要是還寫給高中生、大學生看的,
這次做畢業旅行我真的看到的是整個世代都沒有常識,
實在是有夠悲哀的...
一般的DC,鏡頭解像力大約在五六百萬畫素,超過會開始胡
即使是單眼的入門鏡頭,可能只是好一點
總之,都是$$$$$$堆出來的

記憶卡不貴,個人經驗,到此一遊照至少拍個五百萬畫素以上jpg best比較方便
用單眼除非活動狂拍,不然都是raw,不好回來再砍或只轉存jpg

蘋果豬 wrote:
而在寬螢幕(16:9)則會被嚴重的拉胖,放女朋友照片的尤其要注意。
(恕刪)



這是沒設定好吧.....
我用16:10的螢幕看沒有這個問題.....
還有...大部分的寬螢幕是16:10不是16:9

為什麼要用最大解析度拍照...個人觀點...開心就好...
呵呵...
pepsiman wrote:
這是沒設定好吧......(恕刪)


這的確是我的疏忽,電腦螢幕的確是16:10...

不過我真的看過很多把女生照片放在桌面上,而且還拉得很寬的人...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