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99 wrote:...為了批評而批評抨擊而抨擊...


大師鳳毛鱗角,是否存在或對一般人”有影響”...其實說無關緊要也並不為過;大多一般人只是想讓自己拍的照片看起來”有進步”丶沒那麼”爛”,太打高空一般人聽不懂丶也沒辦法這麼去”教”;學習切忌訂下太過抽象或不切實際的目標,那往往流於亂槍打鳥徒增挫折感罷了,大多嘴上夸夸其詞但照片不知所云;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與大師無關;動機與驅力是耐性的源頭,一步步去學習改善人人辦得到,這才是現實中可執行的方案;不管照片是為了”誰”,其實都不大干別人X事,有人自己拍爽,有人要讓家人女王高興,etc.,說實在的,既然時間金錢都要花下去,有這麼簡單的”動機”不是很合邏輯?

價值觀本來就是很個人的事情,可能自己拍的自家孩子照片張張是寶,但對別人而言只是不值一看可有可無的普通照片,so what,一邊不該滔滔不絕強迫推銷,另一邊也不必刻意不屑嗤之以鼻,反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很多照片十年二十年後去看常常百感交集,這是看不相干照片(包括大師級的在內)缺乏的情感”價值”,怎麼”計算”?
一般人能擺脫”有總比沒有好”的程度已經不錯了,問題只在於是否有那個時間與耐性,稍微深入了解一些基本器材特性丶光學與美學規則;煎個荷包蛋都有學問了,為什麼攝影不是,如此而已;過人的天賦與熱情並非人皆有之,題材與興趣也各自不同,拿這個來說嘴等同要普通人直接放棄+失去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