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後座出風口差異真的很大嗎?

室外溫度才是重點 要以台灣夏天外頭隨便都35度為準

如果你隔熱紙用好一點可能差異不會太大

如果只是一般中等 那可能就差異很大

行車超過30分 可能差異會縮小 甚至不大

但重點是行車剛開始時 後座的確比較難受

駕駛座都還得花數分鐘才能感到稍微可以

後座的人得花更多的時間等冷房平均

就看你後座的人 乘坐的時間與適應的能力


你去看你喜歡的車 從後座底下往前坐底下看
很多車都有做冷氣排出 從前坐底下送冷氣至後座
若有這冷氣出風口 就不必擔心太多 家裡有一台這樣的
預祝大家 端午節快樂 暑假快樂 中秋節快樂
南勢溪的彩虹
你用過嗎? 我天天用也測試過 都有用 後座距離短 吹到底風也會自己找方向跑 不無小補
Quaker2002
現在新車幾乎都有前座底下出風口,你指望可以從腳吹到後座涼爽,還不如前面中間的出風口對準後座吹,並將風速調強一點還比較有用,而且除非你強制設定從底部出風,不然一般車輛冷氣預設都是從上面出風口吹。
cc88r9578 wrote:
原先家裡開的是小休旅...(恕刪)

天氣很熱的狀況下一定差很大
特別是大熱天一上車的那30分鐘
30分鐘後當然溫度慢慢降下來後差別沒很大
都1~2人在車上那有沒有沒差
常常載家人那就差很大
特別是中南部的夏天!
還是要看壓縮機夠不夠力吧 
不夠力在多孔還是一樣
車上配的壓縮機如果是兩套 ,我就會覺得差異很大 ~

如果是一套壓縮機供應的冷氣分成多個孔 那....
沒有後座出風口會被靠北車子很悶熱
先洗扭力樑沒差,
後來改回來。
現在要洗後座出風口沒差,
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改回來?
buzzbee
[XD][XD][XD][XD][XD]
這種議題,其實真的很主觀的。
看車上乘坐的人而有不同的結果。
小七以實際測試來驗證,這很好、值得欣賞、給個讚!至少不是嘴巴說說。
但是,看測試影片與實驗要看測試的內容,小七說以最高速(第七速)進行測試、而且是以後座乘坐的角度,這代表基本上僅適用於理論以及後座乘客。
試想,除了太陽下曝曬一段時間剛啟動或者真的熱到不行了才會開到第七速,平常使用誰會動不動就開到最高速?開到第七速後,車內噪音變得很吵,且前座乘客感受就不太好了。
其實,以前開i-MAX的時候,雖然沒有後座出風口,但藉由調整前座冷氣出風口~中央出風口儘量向著前座座椅中間處、兩側出風口儘量分別向著門邊,這樣可以讓後座也能享有不錯的冷房效果(當時車友也是有做過測試來驗證),不過相對的犧牲前座乘客的自由性(出風口不能隨意調整)。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接個安靜的小風扇(安裝在中央扶手那附近,藉由小風扇讓冷氣吹往後座),這樣也是有一定的效果(參考T牌,從wish開始到後來的sienta都有安裝原廠"風扇")。
總之,如果真的喜歡這台車,可以自己評估一下,後座出風口在其他方法也可以克服的前提下,是否加權分數還是那麼重?
清音俗世留 紛爭幾時休 誰能破名利 太虛任遨遊
我被唸了十年,買車一定要有後座出風口
後座沒有出風口,也可以讓後座乘客很舒適,

就看駕駛怎麼調整前面出風口的角度、風速、冷度.....
如果後座出風口是不必要的設計,為什麼較WAGON車型更放大的MPV車型需要後座出風口(大型MPV的其實是第二套冷氣,有獨立鼓風機、蒸發器和管路)
不過也要看後座出風口是什麼設計,是靠前座鼓風機延著狹長管路吹出來弱弱的風,還是有中繼獨立風扇再度推送出來的風?不同的設計就有差別了。
因為三種設計的車款都擁有過,所以感受蠻深的,一般車是有方法改成中繼風扇的,土炮就是外掛汽百電風扇,不土炮的是部份車型原廠有整合式套件,當然最好就是新車出廠就有。
最後一切還是回歸於人,如果後座乘客不是家人,那就不需考量太多,車有喜歡就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