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 St Line Lommel 租車試駕分享

Lan c.y wrote:
這台車沒有大燈轉向輔(恕刪)

那個照角落的距離不夠
高速跑山路的時候你要看的是遠方不是眼前
可以去租來夜跑看看山路
是真的不夠用
然後對開試雨刷在左邊A柱刷掉的面積略大
別小看A柱旁差一點點的刷水面積
下雨天死角面積多很多
z83x06vu wrote:
這代指向真的模糊我是...(恕刪)

這個跟輪胎和定位也有關係
而且應該是有些車評反應這個部分手感太靈敏
其實想要更靈敏 稍微把toe調整就可以了
hungmaxy wrote:
這個跟輪胎和定位也有(恕刪)


束角這東西是可以任意調的嗎...XD
這部分我真的不太懂
而且如果真的是原廠刻意調整,那也是很怪...
畢竟是賽道特化版
(難怪沒聽統哥抱怨方向盤指向差)
z83x06vu wrote:
束角這東西是可以任意...(恕刪)


我開MK2.5柴已改2階到195P
已開方向盤三模式

我倒是覺得比2.5柴過彎來的輕鬆很多
之前配225-45-17,已改仰束角
前面李子串改角度壓低

我覺得拜車頭輕量化優點
MK4的頭怎麼過彎怎麼順
比2.5柴好多了,可以一次到位不用再修正






IWS第一天到新車就被我強姦了




我好想它....
kazamisa wrote:
我開MK2.5柴已改2(恕刪)


柴佛推頭真的比較明顯
過彎轉向不足家常便飯
常常需要彎中修正路線
不過柴佛後輪會帶,大概車子刻意設計的吧,多少有些幫助

可是這台ST LINE過彎真的跟切豆腐一樣
開起來很過癮,加上動力充沛,出彎加速不拖泥帶水
今晚還要再來跑一下台3.... 真的很爽
昨晚跑過之後整個上癮了
開始期待ST入手
我也租過一天,爬了一趟觀音山

我試不出它過彎的極限

車道偏移記得一定要關
關於方向盤指向模糊(間隙),我覺得可能是故意的設計。

使用自動跟車的時候,雖然握住方向盤,但是都沒施力(非握力)的話,系統一樣會提醒手握方向盤。

這時候就必須動一下方向盤,左右留一點間隙就不會因此改變行進方向。

習慣那個間隙之後,指向性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原廠設定把這顆變速箱保護的有點過頭(很多車評這樣說)。

但M檔小熱血一下應該還算夠用。
hungmaxy wrote:
這個跟輪胎和定位也有(恕刪)

規範內其實差一點點 不用到一度 大概幾分就有感了
z83x06vu wrote:
序: 最近在觀望買車(恕刪)


樓主不知道車頂有防水膠條的剛性比較差嗎?

有防水膠條的代表是一般的點焊焊接車頂抗拉強度差

車頂新工藝是用雷射焊接一體成形剛性及抗拉程度也大幅提升所以沒有防水膠條的

想想點跟點的連接跟整面的連接哪個強度好應該很容易懂

還有很多老車把防水膠條拆開就會發現裡面都生鏽了...

這就是為何越來越多車會改雷射焊接的原因

點焊比的是點跟點的距離越近越多點強度就越好

但現在有了雷射焊接

還真希望裡面全部金屬板件連接時不要用點焊全都用雷射焊接這樣的剛性肯定更好

熊蓋站-讓您去哪都方便 http://114.35.62.174/
andy6989 wrote:
樓主不知道車頂有防水(恕刪)

那只是塊車頂蒙皮,又不是BIW,跟車體剛性有什麼差?
再來,雙層點銲該處是雙層鋼板重疊交界,
雙片用雷射銲縫,就只一片,何來剛性較好?

要不去壓一壓車頂,看會不會凹,或是一屁股坐上去,撐不撐得住再說

等等又有人要來講全車雷射線銲,
要他拉下車門框膠條看有沒有點銲痕?
到現在也不敢出來說嘴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