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去展間看熱騰騰的新車Focus Wagon ST-Line Vignale, 10:30拖進去, 我12:00 去看. 連業代也還來不及研究, 所以很多問題都還無法回覆. (這篇是心得, 所以沒附圖, 看完大家可以比對實車, 一起討論;目前我是在挑150萬內的旅行車)

1. 外觀 車頭有種"我很溫和但不好惹"的低調侵略性, 日行燈改成環狀, 頭燈有Matrix LED燈組. Ford Logo 放到水箱隔柵中間徧上位置, 比較霸氣; 前保桿兩側有霧銀框, 質感增加. 全車有框的地方都黑化了, 包含水箱罩, 窗框, 行李架,...車主可以省一筆黑化費用. 後尾燈的方向燈沒有LED是小小缺陷.

2. 行李箱空間大, 636公升在這個級距可以了, 它的底板有四種變化, 1/3 開啟立著當隔板, 防物品滑動; 1/2 開啟; 2/3開啟, 底板拿掉. 拿掉底板後靠行李箱開口1/3處有一個立著的小隔板 (這個空間預設是防行李箱上層伸縮捲簾架), 可以拆掉, 等於整個行李箱下陷, 空間加大.另外有足踢感應, 開啟高度設定...

3. 車內座椅, Sensico 這張椅子很好坐, 有立體塊狀紋路, 感覺厚實但又透氣, 軟硬介於賓士, 跟日系車中間, 有Volvo 的水準. 但腿部支撐略為不夠 (前後都是) 駕駛座有八向電動調整, 但第七/八向是腰部調整, 非椅面仰角調整. 副駕則為四向手動調整 (105.9萬的車, 至少也來個六向吧...) 後座的椅子椅背的角度坐起來也還算舒適, 左右兩個位子的大腿外側似乎跟椅面不同材質, 有止滑固定效果, 實際開車上路坐起來應該會很安心. 但椅面仰角如果能再向上一點會更好.

4. 車內頂蓬為黑色, 建議福特可以改成淺色, 如灰色, 或米色, 畢竟沒有天窗, 淡色頂蓬會讓車室內感覺不那麼壓迫.

5. 油門跟剎車踏板腳掌抬起角度, 最近試到的車T-Roc 從油門換到剎車腳掌抬起角度最大, 算要刻意用力才能從油門換踩到剎車; 如果以腳掌抬起費力指數, 最難是5, 最容易是0, T-Roc: 5, Golf Variant MK8: 3, Skoda Octavia Combi:3, BMW G21 320:2, Benz C200 Estate:2, Focus Wagon 算 3, 最近會對個一項特別有感是因為可能年紀大了, 在路上右腳頻頻在油門剎車間切換, 所以變成試車時都會特別注意這個點.

6. 車門的札實度, 以上述幾台車為例, 個人覺得Focus Wagon 的厚重(關門用力度) 算前兩名了, 跟Benz 差不多, 反倒是BMW 變很輕, 感覺大家都在甩門 (自己的用車)...Focus Wagon 跟幾十年前 Mondeo 廣告 賓士車關門聲的印象一樣, 找時間回老家跟我的第一代Focus 比較看看.

7. 方向盤ACC 跟車啟動程序, 聽業代解釋, 要先按ACC icon 鍵, 再設定車距, 車速, 再壓下RES 鍵才能完成整個ACC 功能開啟...我是還沒上路試過, 但福斯(前車是20年Tiguan) 是按兩個按鍵, BMW 是一鍵啟動,...福特會不會要按太多鍵了...?

8. 中控資訊介面, 冷氣空調控制在螢幕下方, always on top, 不管螢幕顯示什麼, 都會一直在那邊. GUI / icon 算大, 好操作. 但是SYNC 4 主畫面缺少 icon 圖像介面, 選單介面在右邊, 駕駛者用起來手要伸比較長, 如果選單換到左邊會比較好操作, 但這樣是否就會造成顯示資訊離駕駛者觀看距離較遠? (另外, 整個螢幕好像沒有關閉方式...)

9. 實體鍵: 引擎啟動鈕在大家比較熟悉的音量旋鈕位置, 中控下方左側近駕駛側, 開車上路要小心別誤觸. 而音量/開關旋鈕則在右側. 另外有一個 |P| 鍵, 它不是自動停車或停車輔助, 而是導航地圖顯示附近停車場的快捷鍵. 還有一個實體鍵是行車模式切換, 運動, 一般, 節能三種模式.

10. 儀錶板: 跟著行車模式切換, 運動, 一般, 節能三種模式會有不同的顏色變化; 左右兩個時速轉速錶內資訊無法切換; 中間資訊區則可以切換三類顯示資訊, 例如, 油耗, 哩程,...等.

11. HUD: 有方向指引, 亮度可調, 資訊幕高度可調, 顯示上下"厚扁" 尺寸可調

12. 其它: 沒有氣氛燈, 有聲控(OK FORD),...中央扶手箱空間小, 要開啟扶手一定要退到最後才能按到開關; 有B&O音響,...

之前本來在看Golf Variant Style, 跟Octavia Combi 1.5; 前面兩台跟 Focus Wagon 的差異在電動椅附記憶(Focus 無), 氣氛燈, 儀錶/中控介面變色, 後座冷氣出風口, 後座雪橇孔; Octavia combi 可選天窗, Golf 必選HK 音響, 這樣價錢都來到135,... 跟 Focus Wagon 差了快30萬...以之後六日才會開車出遊的用車方式, 應該會選 Focus.

最後, 想問一下大家, Focus 1.5 三缸 182P 馬力 是否真的像網路上所說, 時速150後就沒力了? 另外, 保養是半年或10000, 歐洲車現在不都1年或10000 起跳了嗎? 現任車主都多少哩程, 多久保養?
文章關鍵字
樓主

發文要附圖啊



benlee44
只是個人看完車的心得, 沒有時間拍照, 請見諒~
peter5240
01傳統:沒圖沒真相
沒有留意到, 請問是否後視鏡有整合行車紀錄器呢?
好像之前的Focus Active 有整合進去...
benlee44
沒有喔...
steven70
了解,謝謝您 ^^
超過150之後是不是沒力不重要,這台小熱血可以,真的要開快還是別了。不過呢⋯⋯大概在時速100-120左右,你就可以超過大部分的2.0NA+CVT

建議還是去試乘,尤其是後座的舒適感,阿塔太跳也有點過多側傾,而Golf Variant 多連桿車型就舒適很多,我自己是開Focus Active和Skoda Karoq,還沒去試過運動化調校的Focus Wagon,等其他車友體驗過再來比較
benlee44
之前試開Golf Variant R Line, 就覺得有點跳; Focus Wagon 試乘車不知何時會有...
benlee44 wrote:
保養是半年或10000


福特規定,半年或一萬公里,先到為準,需要進場保養一次
沒有準時保養,會喪失保固。


FORD 專業服務廠
定期保養所做的細心檢查超過您的想像

台灣氣候炎熱潮濕,加上地狹、道路交通等因素,車輛時常是短程使用,走走停停的行車環境,對車輛的負荷非常大,特別是機油品質容易劣化,造成機件潤滑效果迅速遞減。

FORD 定期保養周期建議每半年至少實施一次,若您車輛的使用頻率較高、且行駛里程累積較快 (半年內超過一萬公里),建議您至少依每萬公里來為車輛實施定期保養 (詳細內容請參閱車主手冊)。
taipeiepisode
不,很多廠牌都這樣搞。相信我。甚至是5000或半年建議保。
品茗
我是建議看一下車主手冊,之前我的車主手冊都沒說半年一定要保養...
benlee44 wrote:
Focus 1.5 三缸 182P 馬力 是否真的像網路上所說, 時速150後就沒力了?


這肯定的 不用懷疑
跟另兩台差最大就換檔的感受吧
福特的變速箱一直都頓頓呆呆的
有刪單 車都便宜好養

至於第五點
我也非常在意
腳掌要抬很高再踩 開久會很累
搞不好還會抽筋

真的老了
C바 這裡只剩掌櫃跟廣告
benlee44
但DQ200 有過熱疑慮...
am9966685
FOCUS也有水道疑慮阿!! 好端端地為何要提起DQ200變速箱?
若是跟4缸2.0T比的話的確是過150就會被慢慢拉開,150之前都還可以咬著不放,我開MK4 4D
benlee44
感謝分享
想問只開六日出遊,選FOCUS是指碗公還是掀背車? 選擇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本身也是開六日,想參考
ado016435
每日用車的人, 有第2台車是自然不過的事, 因為急用(原來的車保養或其他原因無法使用)或需兩輛車或需要載貨(旅行車的容量並不遜休旅車, 因為車身較長)時, 很好用的
benlee44
我有車頂架及行李箱空間需求,每年也都會帶家人環島, 所以選Wagon
benlee44 wrote:
方向盤ACC 跟車啟動程序, 聽業代解釋, 要先按ACC icon 鍵, 再設定車距, 車速, 再壓下RES 鍵才能完成整個ACC 功能開啟...我是還沒上路試過, 但福斯(前車是20年Tiguan) 是按兩個按鍵, BMW 是一鍵啟動,...福特會不會要按太多鍵了...?

感覺業代不熟吧?只要按下跟車鍵再往上或往下撥設定時速就開始跟車了,也是2鍵啟動

benlee44 wrote:
另外, 保養是半年或10000, 歐洲車現在不都1年或10000 起跳了嗎? 現任車主都多少哩程, 多久保養?

原廠規定半年或一萬,先到的為準
benlee44
謝謝分享
第七點 如果一樣是CP360的話 其實也是兩個鍵就可以啟動了

ACC ICON+res鍵上/下壓

業代說的車距 車速都是啟動後可以調整的
benlee44
謝謝分享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