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多年來在國內商用車市場都保有一席之地的中華菱利,除了一般的貨車與廂車版本外,因應市場潮流與需求,在電動車市場仍在萌芽階段的2018年即首次推出電動版本e-Veryca,近年則由於國內露營活動興起,中華汽車去年也順勢推出以菱利A180車型為基礎打造的露營車版本,種種改變也讓菱利在商業用途之外,有著更多元的使用方式;然而起初並未開放一般大眾購買的e-Veryca,其實直到2020年才首度上市,但接著馬上又於隔年推出小改款車型,小改款雖然在外型跟上了燃油動力的A180並多了五人座車型,但動力系統並未更動,沒有快充最高續航力也僅有140公里,實用性受到不少限制的e-Veryca確實較讓人難以下手。
所幸今年中華汽車終於針對動力部分,發表最新的「菱利E300」,從全新的車型名稱即可了解,菱利E300在續航力上面迎來不小升級(電池容量由31.3kWh增加至42.6kWh),NEDC測試標準下,貨車版本最高續航來到了326公里,這次試駕的客車車型也有298公里表現,此外,菱利E300也補上了重要的快充功能,採用主流的CCS1充電規格,原廠公布0~80%電量約45分鐘即可補足,大幅增減少充電等待時間並增加續航力,相信更能貼近頭家們的日常使用需求。

去年開始,電動車市場上大量增加了許多新面孔,過去一年我們也陸續試駕了許多新世代電動車,先不討論環保、法規等複雜問題,單純論車輛給人的駕駛感受,電動車確實帶來了有別於傳統燃油動力的用車體驗。況且對於許多人而言,引擎有幾缸,變速箱檔位有幾檔可能一點都不重要,只要車輛好駕馭、有充足動力、載家人時又能平穩舒適就足夠,而電動車的特性此時正好展露無疑,馬達直接且強勁的動力傳輸,運轉過程又安靜無聲,必要時有令人滿意的加速表現,擁有以上優勢的電動車也難怪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
不過畢竟「充電」與「加油」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補充能源方式,電動車需要多花時間充電的老問題,雖然隨著技術持續進步已逐漸改善,但不可否認現階段電動車的用車「計畫」還是需要更為周全,並且還要考慮自身條件(停車位、充電樁),入手電動車才能較無後顧之憂,尤其今日主角菱利E300還身兼商用需求,完善的充電考量就顯得更加重要。
- 兩座貨車
- 兩座廂車/五座客車
中華汽車為菱利E300規劃了四種版本,分別是具備貨斗形式的兩人座木床貨車,以及採用廂車車體的封窗貨車/非封窗貨車,最後則是具備五人座的客車版本(本次試駕車型),但不論何種版本,所配備的動力系統與電池規格都完全相同,都是採用一具可輸出最大129ps/22.4kgm動力的單馬達,並搭配42.6kWh鋰電池組,動力數據以電動車來說雖稱不上亮眼,但對比僅97.9ps/13.7kgm輸出的燃油菱利A180/A190,電動車的出力表現已明顯好上一個檔次。

考量到車型定位,對於有意入手電動車的消費者而言,可能不會因為菱利E300是便宜的電動車就列入考慮清單,但菱利E300確實是目前國內最便宜的電動車款,並且延續過去的銷售手法,消費者可以決定直接買斷或是選擇車電分離方案(電池租賃),以今日試駕的客車版本為例,買斷的建議售價為99.7萬元,若是選擇車電分離,車輛本身價格為67.7萬元,電池部份則每月支付2990元起(詳細條件與其他車型可前往中華汽車官網了解)。

菱利車系源頭是從中華百利(Varica)開始演化,後續銜接的中華威利歷經兩次改款,2000年初則正式以中華菱利(Varyca)取代,一直以來都具備廂車與貨車兩種車型供頭家們選擇;20幾年來菱利車系的外觀架構並沒有改變太多,仍是以空間機能為主要考量,方正的車體能爭取更多載貨空間,而現在菱利E300的車身外觀,則是以2018年改稱為A180的小改款車型為基礎打造,不過菱利E300外型上可以說是完全沿用了A180,就連可選的奶蓋綠雙色塗裝也能在A180上見到,菱利E300就僅有前葉子板與尾門上多了EV貼紙。

要不是車牌清楚表達了它是一輛電動車,正面望去真的會認為就是一輛再普通不過的A180,畢竟是輕型商用車定位,菱利E300自然也不會有其他電動車會出現的高階LED頭燈、輔助駕駛系統雷達等高科技玩物,一切配置都還是以經濟取向,整合日行燈的大燈組全數使用傳統鹵素燈泡,不過下方倒是保留了霧燈,天候不佳時能多少能輔助車前照明提升行車安全。

試駕車選用了奶蓋綠車色讓這輛菱利E300不至於有太廉價的貨車感,同時也讓整體視覺感活潑不少,車尾大面積的尾燈組使用的也全都是傳統燈泡,正下方則是後霧燈設計,然而除了尾門上的EV貼紙,仔細看可以發現保桿左下還保留了原先走排氣管預留位置。

足下配備的是商用車款常見的鐵圈設計,雖然原廠沒有特別強調,但菱利E300已將胎圈尺碼由過去e-Veryca的13吋升級至14吋(165R14)。

大螢幕、觸控面板等現今電動車會出現的科技化座艙在菱利E300身上當然都沒有,映入眼簾的是與燃油動力A180相同的內裝架構,雖然這個內裝在2018年小改款時有做更新,但整體設計仍是相當有年代感,中間還有在一般乘用車已見不到的1Din音響主機,不過菱利E300還是有些現代化的配備,例如駕駛前方的八吋數位儀表與電子式旋鈕排檔。
- 方向盤-1
- 方向盤-2
- 方向盤-3

中船設計的非常簡單,排檔與手煞車外,就是一些零碎的置物空間與兩個杯架。

由於動力系統已改為電力驅動,菱利E300的排檔也順勢改為電子式旋鈕,這也是車內少見的現代化配置。

1din音響主機下方還預留了一處置物空間,當然要將整個空間改為安卓機看來也是可行的,出風口下方除了循跡開關與雙黃警示燈,還有AVAS開關(車輛低速警示音),開啟AVAS時只要時速低於30km/h,車輛即會發出警示聲響來提醒附近行人。

菱利E300仍配置傳統的冷暖空調,此外下方倒是配備了一處USB-A插孔可供手機充電,再往下則還有一個12V電源座。

手套箱空間寬敞方正,放些文件與衛生紙等小物剛剛好。

圖中的CHR按鍵,可以控制車輛的節能模式,菱利E300共具備Normal、Eco、Eco+三種模式切換。

雖然無法跟其他百萬等級的電動車相比,但這組八吋數位儀表板可顯示的資訊算是豐富,完整的行車資訊都可以在上面顯示,介面設計的也相當簡單明瞭,中間為轉數、時速與檔位顯示,左側則是剩餘電量,右側則是電池溫度。

前面提到菱利E300共具備三種節能模式,當調整至Eco與Eco+時,與多數電動車相同,放開電門踏板車輛會有較明顯阻力作為動能回收之用,不過整體力道並不會太強烈,長下坡還是需要適當煞車做輔助。
- 儀表顯示-1
- 儀表顯示-2
- 儀表顯示-3
- 速限設定
- 胎壓
- 警示音設定
- 休息提醒
- 背光設定
- 保養提醒

乘坐空間是這類廂型商用車的強項,菱利E300的座椅設定與燃油車型A180無異,前方兩張座椅都能夠做出大角度傾倒,方便駕駛於工作空檔稍做休息,配置皮椅相較於布椅也好顧好清理,即使在車內用餐也不用怕弄髒。
- 後座-1
- 後座-2

- 後廂空間-1
- 後廂空間-2
- 充電插孔
- 充電座

掀開前座座椅,原先安放引擎的位置改成了電力系統機構,過往燃油車型由於引擎擺放於座椅正下方,行駛過程難免會有較大的噪音傳入車室,行駛一段時間更會因為引擎溫度上升而感受到一股暖意,不過換成了電力系統,一切都獲得了改善,菱利E300的行路品質確實比燃油車型好上許多。除了行路體驗變好,動力有感提升也是菱利E300的優勢所在,同樣為後輪驅動,但將引擎更換成置放於後軸的電動馬達,E300的最大輸出來到129ps/22.4kgm,對比燃油版本動力增長非常顯著外,比起舊款e-Veryca的116ps/18.8kgm也是有所進步,對於有較大動力需求的老闆們來說絕對是個有感升級。

雖然上車發動還是使用傳統鑰匙孔,沒有免鑰匙啟動的便利裝置,發動當下不禁讓人莞爾,但實際駕駛上路,菱利E300就是一輛不折不扣電動車,少了引擎噪音,取而代之的是電動馬達的低頻運轉聲,聽起來蠻像是捷運車廂內會聽到的聲音,至於操控感受其實與燃油車型差不多,畢竟這種商用車也不會針對操控有太多著墨,不過由於鋰電池為車身增加了不少重量,可以感覺菱利E300的行車動態更為沉穩,遇到坑洞的彈跳感也有所減少,對於後座的乘坐舒適性有正面加分效果。

行路質感獲得提升,另外更有感的絕對是加速表現,畢竟帳面數據馬力大了近30匹,扭力也有近10公斤米的增長,為了實際驗證,我們也規劃了過去燃油車型曾測試過的「滿載爬坡加速實測」,經過一番測試後,最後測出菱利E300的0~40km/h加速成績為5.88秒,對比先前燃油車型(同場地同條件)的8.87秒是非常顯著的提升,當滿載貨物或乘客時,菱利E300無疑可讓駕駛更有信心進行超車或是爬上陡坡。不過,雖然加速能力進步,但高速就不是菱利E300的強項,或許是考量到續航力,原廠將菱利E300的極速設定在100km/h,如果你必須經常行駛高速公路,建議還是選擇燃油車型會比較合適。

菱利E300改善了以往被人詬病的續航與充電問題,同時又能帶給駕駛者更充足的動力表現,要做為一輛主要用於市區中短距離送貨的商用車款已沒有太大問題,若有較大的載重需求,車型部分這次也新增了木床貨車版本供選擇,綜觀菱利E300的各項改變,實用性是大大進步,不過對於精打細算的頭家們而言,雖然車電分離方案是個可考慮的購車選項,但若是直接買斷相比燃油車型必須多花約30萬元的購車成本,相信這會是一個較難跨越的門檻,後續是否能靠著省下的油錢與保養費平衡成本,就必須依照平時使用情況而定了。
▍中華菱利 E300 五座客車 規格諸元表
動力型式:後軸單馬達最大馬力:129ps
最大扭力:22.4kgm
最高速度:100km/h
電池容量:42.6kWh
最大續航力:298公里(NEDC規範)
驅動方式:後輪驅動
煞車結構:前碟後鼓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葉片彈簧
輪胎規格:165R14
車身尺寸:4155mm x 1570mm x 1950mm
軸距:2610mm
車重:1490kg
國內售價:99.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