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SAN 日本日產電動車...跟台灣裕隆無關
日產這個品牌不只在日本~連在全球日系車市占率都排名前段班
為何在台灣給人的印象卻趨於普普級...國民車
原因必須歸咎於台灣裕隆公司的經營手法...與台灣人民對裕隆的刻版印象轉嫁到了日產身上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許多汽車文獻
其實在日本的車業中~唯一以生產跑車引擎起家的就是NISSAN
因為NISSAN研究強大動力引擎的淵源比起其他日系車廠還要更久遠
因此在引擎科技與動力方面是凌駕其他日系車廠的
GTR系列是個很好的例子
VQ35也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
最令美國人津津樂道的則是Skykine這部怪獸(美國翻譯成天火怪獸)
原廠引擎不需任何強化~只需插上電腦就可更改原廠晶片至狂暴的600匹馬力還能正常使用
也因為如此...這部NISSAN的驕傲最終被美國官方踢入冷宮...永遠不準進口(因為會危害道路使用人)

NISSAN在賽事方面~先前多參加日本的賽車巡迴賽~也是GT500的常勝軍(通常使用350Z或是GTR來製造廠車)
一級方程式則是由日本TOYOTA與HANDA所提供的引擎替日本開路
因台灣媒體業者對國際賽事著墨不多...導致台灣人民對完整的賽車產業結構概念會有所偏差
以為只有TOYOTA跟HONDA的引擎才有資格替日本批上戰袍~踏上一級方程式的殿堂
NISSAN則是一個只有資格做國民車的車廠
其實不然
這幾年在一級方程式中迅速竄起走紅的Red Bull(紅牛)車隊就是使用NISSAN所提供的引擎
(事實上這具2400cc V8引擎是由NISSAN與Renault[雷諾]所共同研發,而F1車身機械結構則由Infiniti[NISSAN子公司~也是領導NISSAN踏入歐美高級車市的品牌]所提供)
不但在F1賽事上取得佳績~並且一舉取得3連霸的傲人成就

但也因為NISSAN對產品研發永無止盡的精神~替自己種下了龐大研發與成本開銷的赤字危機(還有內部的許多問題需要整頓)
所以在1999年頻臨破產時與Renault簽訂合併,由Renault持NISSAN35%股權,NISSAN則持Renault15%股權~並極速整頓內部不合理的制度與研發經費,一向傲人的產品線(數量驚人~花費也驚人)也由Renault的加入並且執行底盤技術整合而獲得赤字解套

NISSAN在日本車壇中一向是傳奇的一頁
就如同R35剛上市時...全球皆為他們鼓掌
雖然他們已經不是獨立車廠...
但合併整合後的財力與研發優勢卻為NISSAN氅開新的一頁
不但獲得了歐洲底盤強勢廠商的注益~也替自己的引擎開發之路找到了永續的希望

最後...
前年...NISSAN原廠正式對外宣布其下的全球戰略引擎VQ系列已經到了研發尾聲
雖然許多日系車廠仍然苦苦追趕VQ引擎的性能...
但趨近完熟的VQ引擎對NISSAN來講已經是一顆完成任務的戰略引擎
接下來NISSAN必須再開發新一代的全球戰略引擎
這項發表對日本其他車廠來講等於投了一顆震撼彈
引擎技術的差距由此可知........
便宜????引擎 後扭力樑 高的不像話的股價
嗯.....Nissan的車有什麼優點喔....嗯...阿曜的牽手之前是開A32,現在開K11,所以當然這兩部車阿曜都經常開....最大的感想就是....冷氣有夠冷Nissan車系搭配的冷氣系統真的很強,不知道是不是有因應台灣亞熱帶氣候特別的設計,真的是又強又冷!不知道Nissan其他車系的車主有沒有這樣子的感覺說....
5iMPC軍團長 雪之女王阿曜

雪之女王阿 wrote:
嗯.....Niss...(恕刪)


冷氣真的夠冷,開27度還是冷,這樣沒話說


tiida和livina都用扭力樑,而且沒有後內鐵..............

歐洲定位為都會市區小車(1.6 or 1.6以下)許多都用 拖曳臂,好處是不會壞,不須四輪定位(只需二輪),後座空間大,成本低等優點...但是我覺得新出的BIG TIIDA 1.6扭力樑,價格跟之前tiida 1.8一樣甚至多一些...

其實我不懂大家只罵神車1.8用拖曳臂(扭力樑);其實tiida和livina也都用 拖曳臂(扭力樑)啊 !
-而價格真是賺太大了!

我想最大優點就是便宜.
外型比較中規中矩,適合比較年長的欣賞眼光

但缺點就妥善率不佳.因有親戚在裕隆工作,因此其他親戚也透過關係可以買到較低價位
所以我從小到大身邊都會持續保持著7..8台nissan
不過這個妥善率我覺得是相對於toyota和honda來說的(或許是印象概念?)
但以他的售價對應他有的功能也算是不錯了

可是我最近才發現,身邊很多女生都覺得開nissan很遜很老...
或許這是個致命大缺點???!!!!
Hardaway Liu wrote:
可是我最近才發現,身邊很多女生都覺得開nissan很遜很老...
或許這是個致命大缺點???!!!!

我想她們可能沒機會坐過GTR或是370Z吧?

這可都是掛Nissan牌子的經典把妹戰車阿!
呵呵~可能大大身邊的妹都只認識盾牌還是馬吧?


掛Toyota牛頭牌的有這種車?
86算嗎?
Honda的CR-Z算嗎?
沒在過去有政府保護傘時
努力建立品牌形象
算是最大敗筆吧
但他也曾努力推過飛羚
另一個無解是
消費者崇拜過鹽水

如果真的沒優點
也不會又買了一台裕隆的 BIG TIIDA
飛羚 是 二十多年前 裕隆的土產 , 沒有日產的設計 ,

納智捷 是 嚴凱泰的車子 , 是裕隆汽車生產 , 不是日產的技術

「裕隆日產汽車] 是 NISSAN 的東西 , "裕隆汽車" 只是本土國產的汽車代工製造廠 ( 就像 富士康 代工 IPHONE 一樣的方式 )

三者是不太一樣的公司 , 但是 都有嚴凱泰的黑手在裡面

指明道姓 批評時 , 要說清楚 這三個公司 , 希望 哪天日產全部買下 裕日股份 , 不要讓外面黑手 上下其手 , 牟取私人利害利益
owyn wrote:
其實我不懂大家只罵神車1.8用拖曳臂(扭力樑);其實tiida和livina也都用 拖曳臂(扭力樑)啊 !


如果有低頭比較過這兩者的 拖曳臂(扭力樑)

就知道為何大家只罵神車的原因在哪!


Big TIIDA


http://www.carnews.com/article.php?id=31711&p=2

Altis


http://tw.myblog.yahoo.com/ibizawang-20gti/photo?pid=3724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