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ata wrote:今天在等紅綠燈時, ...(恕刪) google一下吧【計程車 爆衝】引用網路新聞:一輛TOYOTA公司出產的計程車,上午在高雄地方法院門口排班的時候,疑似車輛爆衝,連續追撞四部計程車以及十多部機車,造成好幾部車子被撞得面目全非,所幸並沒有人員受傷。
前幾天看了電影台重播的「整蠱專家」,周星馳吃了「整人之覇」的謊言豆沙包後,說了以下的話:「我叫胡真,6歲出來擦鞋貼補家計,8歲賣血救老母, 10歲大專聯考得第一,15歲得十大傑出青年獎。我覺得自己高大英俊,葉子媚是個賢妻良母, 兩百塊最聰明,戈巴契夫頭髮最長,海珊總統最不愛打仗......」不好意思,好像誤回了文章也貼錯了版面,誰能幫我移一下嗎?
justetchingtime wrote:台灣toyota已經...(恕刪) 白痴 千錯萬錯都是腳踏墊的錯啦????現在已經不只是油門問題了 還有電子系統耶@@~你搞清楚了沒?~?以那個品質來看............我是覺得t牌的品質 部在像以前那麼好了...........看看vovlo 960 當年暴衝事件..也是很出名阿 但是人家車夠硬 儘管爆衝 好像也沒死人@@?開t牌的 人命要硬一點了...阿彌佗佛喔
小田168 wrote:google一下吧【...(恕刪) 讚唷 讚喔 這不是爆衝是啥˙? 這不是爆衝是啥??還是要酸一下t牌車 讚啦 以後大家看到t牌車 就跟看到雙b一樣尊敬了..都要閃的遠遠的 免的 @@ 被A到.........哪時衝過來 真的不會知道阿...
說到VOLVO的暴衝事件......N年前,USER部門主管回他們家族所開設的公司任職了.(該公司為上市公司,家電製造商)過了一陣子,聽說他的老婆下半身癱瘓.原來是去美國學校接小孩下課時,停車場一台由一個老先生開的VOLVO暴衝,把她撞傷.(後來有沒有康復,沒有去了解,但是對於當事人是造成極大的不便!)不管是否為機械故障,暴衝事件對於駕駛人的傷害或許因為車子本身堅固而保障駕駛人.....但是對於無辜的第三者呢?!汽車為人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這麼具有"力量"的工具,也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傷害.製造商一定要拿出良心,台灣的代理商,更不能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這是對於生命的尊重!!看到有些外國人專程來台灣收養傷殘的流浪狗的新聞,我個人對於樓主的"外國人大驚小怪"的說法不是很認同.如果企業一味的只是在乎利潤,最後是造成雙輸的局面.企業商譽受損,消費者也失去使用優質產品的機會.TOYOTA汽車所造成的問題,雖然至今沒有一個真正的說法......但是原廠及和泰的感度,讓很多人覺得他們對於消費者生命不會比獲利來的重視,才會引來這麼多的罵聲.起樓的人不管你的心態如何.......對於生命請付出你對生命的尊重!!指責他人有被害妄想症之前,回頭想想,如果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要如何自處呢?
我沒有被害妄想症, 其實我是真正的被害者.最近toyota的事件, 勾起了我多年來對toyota的無力我是toyota wish2.0 G-option的車主. 首先先來說說我為什麼要買G-option.其實我只是想買安全與安心, 所以我想買有安全氣囊及品質穩定的車.為了拉高毛利, toyota把安全氣囊列為G-option專用的高級配備. (其實toyota有糾正我, 她們說安全氣囊其實不是安全配備, 而是安全輔助配備, 所以跟G-option 綁在一起並無不妥)其實我從沒用過我 G-option 的dvd, 可是 我為了'安全輔助配備'我一定要連dvd一起買, dvd與安全氣囊根本就是衝突的option.可是toyota就有辦法把他來在一起,.有時要歸功toyota MARKETING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讓我繼續說dvd的故事吧, 應該有人跟我有一樣的經歷吧, 我的dvd被偷了, 跟警察報案之後才知道toyota的dvd有多好偷, 所以我因為我最討厭的option車窗被砸破, 花了八萬大洋. 我的心理真是嘔阿. (我有打電話給toyota客服人員, 希望他們能給我惜惜一下, 可是她們酷酷地回應我, 讓我有點自討沒趣.)說完安全的故事, 我想說說toyota引以為傲的品質吧!我的安全氣囊/煞車系統壞了3次, 每次都壞不一樣的地方, 第3次壞的地方是螺旋線圈, 我真的受不了了, 所以我堅持要toyota維修場反應這個問題, 同時解釋故障原因, 維修場告訴我他們反映了, toyota的回應是: 知道了, 辛苦了我的wish的故事還沒結束, 車齡4年多的wish出現了冷氣蒸發器漏油, 我問了我同事有沒有這種經驗, 他們開著Suzuki, Nissan, Toyota 十多年的老爺車, 沒有人有這種經驗, 最後我又去問toyota維修場, 他們的回答是: 很正常我現在真的讓toyota教了一堂'品質與市場行銷' 我真的覺得toyota的品質是行銷出來的我下一台車會選福特或是三菱, 因為她們出過苞, 所以他們高層注重品質TOYOTA一直在雲端, 他們的高層一直'自我感覺良好' 所以她們的目標是--> 提高毛利, 拉高股價, (我個人認為toyota的安全與品質只是行銷出來的) 只是我五年前還不懂.(後紀)1. 還有一些小毛病順道說一下, TOYOTA WISH的內裝大多是使用卡榫結合, 我車上有多處 (5處) 零件鬆脫, 這是toyota cost down的結果2. 我曾經就安全氣囊的問題跟toyota舌戰4個月, 他們終於在2006WISH所有車型把安全氣囊列為選配3. 但是 innova還沒有人抱怨, 所以安全囊還是高級配備 不夠錢是買不起的.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的wish這麼命苦了豐田暗示:都是和韓汽車競爭惹的禍
這事件~美國使用者2年前就已經對TOYOTA提出了是最近美國國家開始介入調查~才讓整件事件國際性的曝光化在未曝光前~頭又大也都不理會這些客訴案件~鴕鳥心態直到最近才自食惡果!TOYOTA~80年代所產的車真的不錯但是到了90年代~開始偷工減料~除了省油~似乎其他條件也都落後了其他車廠我只知道~一家車廠成功不易~~~但要破壞車廠聲譽卻很簡單希望油門暴衝~煞車延遲~~~這些狀況~都別發生在台灣TOYOTA身上不然~~~家破人亡的會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