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8757 wrote:
各車廠為了要做到比較漂亮的油耗測試數據,
通常會把測試規定的速度區間的出力刻意減少, 以得到更好的數字.
這叫做acceleration gap加速空窗區間, (通常落在80~110)
一般車廠會兼顧駕駛的感覺樂趣和油耗測試數據,
但也有不太管其中一項, 只強調另一項的.
近代的引擎和傳動技術並沒有突破性的進步,
一般還是看CC數, 車重, 油料, 有無增壓裝置而已,
如果一定要說那一個廠牌的車, 比別廠的省5%,
那應該還是在用料上的不同, 造成車重不同而已,
如果說有差到20%~50%,
那應該都是超過我們認知的物理現象了.
大概都是外太空來的吧. 哈哈哈
您這麼說的意思也就是說各家車廠都有可能因為油耗而調整輸出摟?
那麼可以請教您, 您如何判定各家的油耗是因為"油料""用料""增壓""CC數"等等而有差異?
從何判定柴油油耗勝過汽油? 無渦輪增壓車油耗勝過有增壓車種? 較重車種比較輕車種油耗低? CC數大油耗較差?
輕鬆幾句話抹煞各家車廠的努力, 這樣也行.
如果Atlis從4AT轉換成CVT, VVT-i 改成Dual VVT-i, 搭載了這兩項已知都具有相當程度改善油耗的硬體, 為什麼油耗不能夠改善? Nissan公開的新聞稿提到, 在相同車種中, 搭載CVT的變速箱相較於傳統4AT的變速箱來說可改善油耗10%以上, 而搭載新款Dual VVT-i 引擎的車種在不變動變速箱的情形下, 相較於單VVT-i 引擎的油耗約可改善8-10%(請比對新舊Wish油耗), 兩相加成的情形下, 為何不能有20%左右的油耗改善?
照您這樣的說法, 未來車商都只要小幅改善自己產品就好, 大改車款只會引來"外太空來的"說法
^^A 請多多指教~
是台灣自己測的嗎?反正不久就會有人放上實測數據,有什麼好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