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教我的事 wrote:
那能不能買車之後自...(恕刪)
基本上過戶後只能變更
變更幾次,怎麼變更,中華車客服應該都懂
1.基本上5人客貨 轉2人小貨車,(減牌照稅)
只要拆第二排椅,然後接受小貨驗車繁複
2.轎式7人轎式,可以轉5人客貨,(但不會退你貨物稅)
而且要土炮上四根鐵杆 (假如剛好有原廠配件)
那牌照稅不是一樣,不是多此一舉?
因為部份的麵包車主,因為買車時7人好用,實際用不太到
又占空間,拆掉(卡在 驗車時要裝回去)
這個轉換很少.極少....以停產三菱savrin 為舉例
—————————————————————————————
那如果是上面兩項反轉呢
1.除了加椅子 加稅,麻煩的還需有安全帶(沒有基本就打槍)
2.5>7也是一樣,須有安全帶(也不會加你貨物稅)
還有監理單位似乎會調原廠數據來評估給不給過
曾有台solio小貨 2人轉5人,被打槍,還發佈函釋文
所以一般會考慮轉換的,是不多的(印象一台車好像限2次)
>>>>>詳細還是另請教專業的
pusen99 wrote:
賣這車真的賺死了,...(恕刪)
國產車比進口車,除了整車,零件稅差
>>>還有一個特別的,就是能重新*設計*<<<
網路搜尋[客貨車稅金 限國產車]
能夠參照許多文章
如上,一台 國產化汽車
空間夠大,都有機會設計成 客貨牌的 兩用車
此車型同時不能認證為“轎式”
簡易分類
1.廂式,最末排座位起算行李>1立方米 駕駛位高>75公分
2.旅行式,最末排座位起算行李>1立方米 駕駛位高<75公分
3.轎式 , 最末排座位起算行李<1立方米 (俗稱鋼砲、小5門)
眼界所及的國產車,要不要設計為客貨專屬
先排除母廠意見,再來就是評估市場規模
————————————————————————————————
那麼劇透一下泰+泰
難得首部7人改5人
一定要試下水溫
目前5人版 確實沒量
1.先期直接100%回收稅差,填補開模成本
2.再賣的不好,取消5人型,也是辦法
3.直觀上,稅差是要直接回饋給物流促經濟的商用客
4.偏偏此車卡在是7改5,而也只能輿論價格不划算
5.我假設未來5人型取消,7人一樣可以翻折成5人
6.那麼何必多此一舉開發5人型?吃力不討好?
A.慶學的地球黃金線,有說S要吃 W與Inno的市場
所以行銷這麼走?
B.是假如5人開模攤平後,可以用價差來投震撼彈
正所謂 縮頭一刀 伸頭一刀?
以上列舉供參考
hayden91 wrote:
國產車比進口車,除...(恕刪)
延伸
1. 以貨為主的麵包車(前中置引擎)
與 5人客貨兩用的freeca>zinger, zeus>surf>innova(前置引擎)
2. 4.8米以上的7人mpv,幾乎都是平整化底板
3. 4.6米以下的5+2,4.2米4+3的minvan 走的是轎式底底板
(Honda freed是平整化底版)
———————————————————————————————
正因轎式底板,優點可對應第2.3排收納變化性
缺點,也是底盤不平整,算是替用客貨而已
而原生5人客貨,在亞洲非常盛行
優點是,底板平整
缺點亦是,沒有第三排椅設計
而如freed平整底板,第三排收納跟spacegear雷同
——————————————————————————
所以,原生5人客貨,要有第三排
撇除 母廠加入設計與允許
國產化能加安全帶及椅子,也要考量市場規模與收納
左駕開模,假如全由台灣市場長年攤平
我來經商,疊價會從蜜月期起逐年遞減-5.-4.-3.-2.-1
相對消費者能砍的價格 就會是逐年+1+2+3+4+5
(早買享新車,晚買享折扣)
由消費者來看
前期看一眼5人型,牌價是低沒錯,再剖析,cp值真的不高
(左駕模,客貨稅差,上鐵杆樣式=但椅子成本消失)
由n年後車廠來看,要丟震撼彈
就是車價-5、再減-10%、椅子換鐵杆,等於震撼牌價
泰+泰放生 等於純7人
5人客貨只能再由inno上陣,zinge笑笑看待
(然後又是護衛隊酸開模早攤平,但絕不提自己開價高eps可觀)
目前如果是我是鐵粉,cp值最高的當然是7人陽春版
目前世界第二規模是福斯集團
台灣第二規模的是言董集團
未來之星版友猜是馬達
其實還有雷諾集團
小惡魔市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