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erson76er wrote:昨天傍晚下雨騎大重...(恕刪) 我常跑136線,橋接縫都是在入彎處,地溼的時候五次會有三次撇輪速度更慢約15-20公里,車身都儘量拉正,不拉離合慢速通過.....再來就是運氣了.....
Enadle wrote:那個縫也太大了吧!...(恕刪) 真的不用那麼慢 高架道路 10-20根本找死 很容易被後面追撞 增加危險我之前天天騎那段時速多少不是問題 重點是不要催油 盡量直接切過去 滑過去
秀朗橋往中和那,之前開通環河東路機車道出口整條的伸縮縫30~40公分寬完全沒防滑下雨天汽車要下個路口右轉所以都往右,機車為了閃汽車一壓到就是刷每次下雨天回家就看到人摔,自己也滑過一次差點倒車,可能因為機車車流量大所以很快就鋪防滑了,不過一陣子就開始剝落...快速道路可能事故沒那麼多,就沒積極處理
a83hur1r wrote:多注意安全…我想當襖在設計這些道路的時候本來就沒有考慮二輪機車上去了(重機)自然就會有這方面的問題吧… 不是這樣。即使是原本就設計給機車走的機車專用道,伸縮縫也是滑的要死。而且妙的是都會剛好在轉彎的地方。像是那個重陽橋的髮夾彎。伸縮縫就在APEX點上。一堆人栽在這。不要說機車,有時候開車經過這些伸縮縫也是感覺的到車子滑了一下。台灣的公務機關就是這樣,從來不重視細節。導致很多錯誤規劃,最後還是要納稅人花錢去改良。但當初規劃的人卻一點責任都不用負。
好比我騎TRICITY 125從京站地下停車場出場, 經過U次彎(那有這種待遇的?)突然卡住然後轉倒.....我自己倒帶(影片)看發現是水溝蓋的孔太大, TRICITY前輪剛好被吃死所以轉倒, 經過跟京站反應還有市政府反應都無效!一副就是1000台經過就只有我轉倒, 所以根本沒有設計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