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EN wrote:+1的確是的!!TZR125...(恕刪) 說穿了日廠就是留一手 不想把高階技術放在台灣 要是台廠學了也跑去參加GP那不就糗了 就這點來說台廠也相當配合 就吃那幾台速克達老本 只改了外殼跟車燈而已 到現在一家沒有雙缸車 一家沒有黃牌檔車 連三線廠都漸漸摸不到邊就算是東南亞 也是在日本機車市場垮了 才開始研發一些R3 小阿魯之類的次級比賽車種 雅哈哈到現在都不引進R6 R1車種就可知這種心態
舊型的,你貼的台灣沒賣,新型的要進台灣,照樣閹割,以台鈴當時的能力沒辦法,如果當時真的引進台灣,一台日幣就要九萬大洋,台灣不賣11~2萬?買單的人會多?你化油器寫錯了,鈴木都是用米庫尼的 是TM 好像是30ss ,我有台泰規RG150才是用28Stereophotography wrote:RG125原配就是PE28...(恕刪)
以前我從 DT 開始騎 然後 HX135SS 接下來車廠就開始 4T 名流, NSR 還有什麼複刻有罩野狼......當兵出社會後 豪邁125 通勤騎的好無感!記得當時同事的一台 貼牌 kawasaki 250的 2T 貼牌越野車 騎得好感動只是生活上就變社畜了!好懷念當初的 2T 青春!!
我哥的也是90年很前面的那一批,表速145,我的97年的FZ2是135,不過通常我會引用當年機車雜誌測試的資料!!2T追風是149,那4T FZR在122~125左右是合理的!!且國產4T 150.CC以下還沒有超過FZR的性能!!
以前年輕的時候騎一台山葉追風135有整流罩的在高屏大橋上油門摧到145km/h~因碰到路的凸起的石頭差點摔車~還好有穩住~現在都不敢騎太快了~看到很多騎機車自摔影片~覺得戴安全帽也是保護到頭部而已~摔下去脖子,手,腳根本保護不到~騎快車的時候就是想一探車子速度的極限~根本沒意識到隨時有狀況要立即收油門~所以摔車通常是高速摔車~~人一定跟著滑出去~根本是手,腳,身體跟地面在磨擦~~想到覺得痛~~
hx135cb750 wrote:您騎過哪幾款車? 這種題目有點傷人路人飄過我擁有過 YAMAHA DTCBX 巨狼 150YAMAHA RZX 135金勇 125KTR 150QUANNON 150最愛巨狼 CBX150永難忘懷的是 DT,買來根本不會騎,連發動都不會,踩到想哭後來摸索一陣子才會跑不快,遇到人家叫飆車,只能默默騎上分隔島掉頭離開如果再讓我會到那個年代,我要買 RG-125,哇哈哈~
cj-lover wrote:這種題目有點傷人路人飄過我擁有過 YAMAHA DTCBX 巨狼 150YAMAHA RZX 135金勇 125KTR 150QUANNON 150..(恕刪) 會這樣講因為太多人沒真的騎過,只是聽說或看網路上講的像有人神化二行程車,說二行程就是暴力...其實二行程也有分低,中,高轉速動力域的車款,畢竟用途不同,不是每款都那麼會跑低的就如雄獅,我騎舅舅的載貨雄獅,在苗栗山區道路爬坡四檔居然2000轉就能騎轉速很難拉到4000轉以上,簡直跟跟汽車一樣的動力域高轉速就是大家常提到的街跑車款如NSR,RZR,王牌一類的
唸淡大時我也騎追風在大度路 稍微拖一下尾速可上160錶速看到fzr 通常是騎到fzr旁然後油門再灌下去 fzr根本不是對手 只能在後面吃煙追風的引擎很耐 我那台跑了8萬多才脱手追風很輕巧 很會跑但後搖臂強度不足 高速過灣時很恐怖當時的檔車 依性能來看nsr >追風>>fzr買追風其實很後悔 應該是要買nsr 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