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 年 Bridgestone 推出 BATTLAX RACING R10 系列輪胎,總共分為三種不同硬度,而後續還有 R10 EVO 將性能再進一步強化,不過自從 2017 年底正式發表 BATTLAX RACING R11 之後,全新設計的胎面胎紋,以及各種新的技術加入,尤其是繼承稱霸 EWC 鈴鹿八耐前五名車隊選擇競賽用胎RACING BATTLAX V02的 V-MS BELT 技術,在新的 BATTLAX RACING R11 中也有使用,並宣稱擁有與 R10 完全不同的體驗,本次透過「菇菇賽道日」的協助,小編才能將這組輪胎帶至台中麗寶國際賽車場進行賽道測試,藉此理解 BATTLAX RACING R11 強化優勢所在。
- BATTLAX RACING R11
- 輪胎規格
- 輪胎設計
- 胎紋設計
- 抓地應證
- 特性雷達圖
- 供裝規格
- 前輪
- 規格
- 僅供賽道使用
- 胎紋設計
- 廠徽
- 胎名
- 胎質
- 規格
- 最大胎壓
- 輪胎組成
- 日本製造
- 生產週期
- 後輪
- 規格
- 僅供賽道使用
- 胎紋設計
- 廠徽
- 胎名
- 胎質
- 規格
- 最大胎壓
- 輪胎組成
- 生產週期

這次測試的車輛為 2014 YAMAHA YZF-R1 Race Blu,搭載來自 MotoGP 科技的十字曲軸並列四缸引擎,最大馬力為 182hp @ 12500rpm,最大扭力則有 11.8kg-m @ 10000rpm,並且在 2012 年款後擁有三段動力模式以及七段 TC 循跡控制系統可調,不過大家應該會發現 YZF-R1 原廠建議後輪規格為 190 胎寬,本次安裝 200 胎寬測試,是因為車主兼試車手希望能藉由 200 胎彎獲得更佳的彎道表現,因此後輪才會安裝 200/55R17 規格,小編還是建議依照原廠指示安裝指定規格囉!
- 前輪安裝
- 拆下前輪
- 拆下舊胎
- 新舊比較
- 安裝新胎
- 靜平衡
- 調整配重
- 裝回前輪
- 安裝完成
- 後輪安裝
- 拆下後胎
- 拆下舊胎
- 新舊比較
- 安裝新胎
- 靜平衡
- 調整配重
- 安裝完成

由於這次的輪胎屬於賽道專用胎,因此車主特別安排參加麗寶賽道日活動,藉此了解 BATTLAX RACING R11 所帶來的賽道操駕感受,這與公路試胎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 賽道日合照
- 菇菇賽道日
- 麗寶賽車場

接下來就是 BATTLAX RACING R11 賽道試胎囉!本次試胎車輛為 2014 YAMAHA YZF-R1,車輛有經過動力調整,車主擁車四年多,目前里程約 24000km 左右,並且在出發前車輛有經過整備與調整。

大部分的賽道用胎,在直線上的表現差異並不大,但賽道不是只有直線,要讓成績漂亮,除了直線要快之外,彎道的處理才是重點,從進彎前的煞車減速,到出彎後的開油加速,R11 正開始展現它的優勢!

BATTLAX RACING R11 在進彎時的支撐性,是讓車主最驚訝的部分,因為以往 BATTLAX RACING R10 雖然也有支撐性,但 R11 的胎壁強化後,支撐性能很足夠,前輪幾乎不曾出現過急減速造成的型變碎動,車主能夠很專注地在煞車距離控制,減輕工作量。

進彎後開始轉向,R11 輪胎轉向表現,其實與之前車主曾安裝過的 V02 表現很接近,有著如出一轍的指向性,因此比起 R10 有更好的彎道表現。

彎道的抓地力表現?車主回來滿意得大讚「怎麼這麼抓!」,因為新的胎面膠料設定,讓車輛在彎道時抓地力有顯著提升,雖然 YZF-R1 有著許多電控系統,不過配合 R11 與正確的懸吊以及胎壓設定,R11 彎道抓地表現比 R10 更強悍,騎士能夠更放心的行走在賽車路線上。

出彎時因為抓地表現優異,所以更能夠放心地開油門,R11 能讓車輛穩穩地依照騎士路線前進,而且同樣以 MEDIUM 中性胎相比,R10 胎壁比較容易產生過融,出彎時會較易滑動跳動,在本次 R11 以同樣的騎乘表現,輪胎兩側胎肉部分均為正常磨耗,車主能更放心的出彎衝刺!

變換車身動態時,整體穩定度比 R10 來得好而且更快速,也就是說透過輪胎的更換,可以讓騎士變得更容易騎乘,儘管原本是裝 190 胎寬,這次裝 200 胎寬,還能有這樣的表現體驗,實在讓人感到非常印象深刻!

總結來說,BATTLAX RACING R11 強化的地方在於支撐性、穩定性與指向性,幾乎可說是劃時代的新款賽道用胎,雖然再上去還有全覆胎紋的 RACING BATTLAX V02,不過若以整體表現,能夠擁有國際競賽等級水準,同時匯集自家賽車經驗設計,結合各種新的科技導入,R11 是不可多得的日系胎首選。

「用過 BATTLAX RACING R11,車主真心推薦!」
安裝協力:Gary's performance桃園輪速 協助安裝
特別感謝:菇菇賽道日 提供賽道拍攝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