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自行車空中走廊 年底完成

爭什麼!
我住台北
我也覺得高雄有在改變阿
變得進化的很快
也看到不少電影電視去那邊取景
管他什麼建設是賠錢還是賺錢
能讓大家使用才是對的吧~
不是擺在那邊兩年不能用
不是三天兩頭要走高架~
我住高雄 ~ 我愛現在的高雄
柴山壽山可以就近讓我練腳力與感受off road的快感
臨港線與旗津線可以讓我跟不常騎車的朋友
感受騎單車的愜意與高雄海港舒服的海風
我還蠻期待其他的自行車道的啟用
其實看到大家在單車版談泛政治問題讓我覺得有點小無言啊
到現在還很多人誤解最近這幾座天橋的作用,市府對其定位為"景觀天橋",不是自行車道,也不是自行車專用天橋,自行車更不能騎,只能用牽的。
吳議員的建議出發點應該是自行車優先的天橋,但是市府的出發點是景觀橋(觀光用,造景用),結果就是為了行人遊客安全,一律不准騎。
fishing320 wrote:
到現在還很多人誤解最...(恕刪)


それがら。。。

雖說每天過公館自來水博前面的單車道,看到那一堆毫不理會我而三排四排擋道扭著屁股的行人們時
老兒會憤怒…的走旁邊人行道超他們後…噴出正義的…煙霧!

(貓的…誰敢不讓我邊騎邊抽煙啊…這是我最後…不,是唯一的報複手段啊!!!!)
(尤其是對那些該死的烏賊機車!)
(但有小朋友在車上時或是有自行車在旁時我就只會忍耐了…)

相信諸位大高雄的車友們會很失望吧。
但這是可以理解的。
記得在本棟一樓那圖中,它的寬度就令人覺得太窄了。
所以這是合理的…大家請配合吧。
欣賞一下風景也不錯。

根據台北市各大橋自行車牽引道的慣例與大高雄諸君的傳統…絕對還是會有一堆人在上面騎的!
fishing320 wrote:
到現在還很多人誤解最近這幾座天橋的作用,市府對其定位為"景觀天橋",不是自行車道,也不是自行車專用天橋,自行車更不能騎,只能用牽的。...(恕刪)


...翠華路自行車道橋樑工程
有圖有真相 (攝於2010/01/28)

joycechihiro wrote:
這一個空中橋樑.小弟...(恕刪)


話說 真愛碼頭 那段 木棧道 實在很不優

是不知道花了多少錢(聽說枕木是用台鐵汰換下來,再造使用)

只是行徑那上面的聲音+翹起的木邊+固定木頭的大釘

作為單車道實在有點不適
鸚鵡亞當 wrote:
話說 真愛碼頭 那段...(恕刪)


台北市淡水河濱, 到福和橋也有一段木造的車道(目前封閉), 小弟和朋友一天晚上, 下著小雨, 在木道前旁邊休息聊天, 聊著聊著說:
這木道下雨會滑, 怎會用這樣的設計, 這時正好有四部自行車通過, 結果就 "碰" 的一聲, 一位女性車友(T3)前輪打滑, 當場趴在地上動彈不得, 過了一會同行的友人才將其扶到路邊休息, 還好應無大礙(不過不知有無內傷)~~太恐怖啦!!
裝細胎的朋友請多加小心這種路段~~

這真的是殺人車道~~有關單應該快檢討改善才是, 不然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受害~~
金屬機械人創作 HENRY'S ROBOTS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Henrys-Robots/741478905
真期待空中走廊的完成,這樣就可以跟蓮池潭真正連結了
以下摘自市府網站新聞稿

「左營區跨越崇德路、翠華路自行車道橋樑」由人力發展局西側公園開始爬升,跨越崇德路到達原生植物園,接著以弧形跨越縱貫鐵路及翠華路,從洲仔溼地公園南側停車場旁道路緩緩下降銜接蓮池潭,串聯愛河與蓮池潭自行車道系統。並於蓮池潭端設置休憩平台及造型結構柱懸吊牆面,於植物園端則以造型柱從下方支撐橋樑結構,於橋面轉彎處則設置數個出挑至樹叢間之長型休憩平台,造型翼板從中央圓型樑出挑支撐上方橋板,利用橋面高低變化創造更多元的活動機會,橋上配置觀景區域,供行人休憩,結合蓮池想像,將頂棚造型設計如荷葉,局部結合噴霧系統,降低白天橋面溫度,夜晚則搭配底座造型、噴霧系統及燈光照明,創造宜人的停留環境。

看起來市府是將其定名為自行車道橋樑,但如果你仍然認為可以騎上去不算違規,那就用力騎吧。
以下是高雄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的網站內容:

-------------------------------------------------------------
http://w4.kcg.gov.tw/~ncd/news.php?d_id=689

...翠華路自行車道橋梁工程...本橋梁一側為蓮池潭風景區,跨越翠華路連接原生植物園,兩區皆為民眾日常休閒及遊客遊憩之景點,利用橋梁扮演兩休閒區域的重要聯繫,串聯兩區人行動線,利用橋面高低變化創造更多元的活動機會,或慢跑或散步,或坐或臥,創造新的休閒節點

http://w4.kcg.gov.tw/~ncd/news.php?d_id=599

...翠華路自行車道橋梁工程,串聯了愛河自行車道及蓮池潭自行車道系統,提供自行車騎士安全又舒適的行車空間...
--------------------------------------------------------------

這麼窄的路面(3.5公尺),要讓行人在上面慢跑散步,或坐或臥,
這叫做"自行車道橋梁"?
應該叫自行車殺人橋梁吧...
這樣如何讓自行車騎士有安全又舒適的行車空間?
這是給自行車騎士有個隨時可以撞飛人的行車空間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