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算是很多了,如果換 Bearing 能將 3% 壓成 1.5%一級車手輸出 500W 時, 可以增加 7-8W 呀.(Marcel Kittel 衝刺最高輸出 1500W !)當然我們這些肉腿, 不需太講究,輸出可能只有 250W, 增加 2-3W已經很不錯 ! jcchiou wrote:你不認同也沒關係,...(恕刪)
jcchiou wrote:你不認同也沒關係,...(恕刪) 首先肯定凡事都是要講求科學,感覺這種東西只會成為商人行銷的手段這點我完全支持但是,看似貼了一篇英文專業的報告事實上你所引用的內容,和我討論的東西兩碼子事首先,你的圖表橫軸臚列各個不同梯度作為變因標題也開宗明義,主要是在說明「在不同坡度下,車手所需要克服的阻力」而數據裡面僅僅把來自培林的阻力,標為3%,光這點就被你拿來大做文章3%數據怎麼來的?什麼樣的輸出環境測試?怎樣的培林?場地車還是公路車?測試時間多久?這些問題都不是圖表顯示的重點,就僅僅把一個貿然標記3%的數據摘錄以科學角度來看,會不會過度斷章取義?再來,我要討論的是「更換掉阻力大的BB培林有助於減少踩踏阻力」這檔事而您的圖表卻是「不同坡度下車手所需克服的阻力」以此來作為抨擊我論點的依據,稍有牛頭不對馬嘴至少也要引一篇shimano原廠培林vs副廠培林,對於功率的商業比較文才有點對到頭的感覺吧最後,建議您更換BB培林多騎幾次台灣戶外馬路除了可以體驗shimano原廠bb培林真的阻力很大以外多出門有助於避免自我感覺良好
不管坡度如何, 300W的功率, 培林阻力大概就是3%, 是這張圖表要表達的重點.分秒必爭的職業選手, 或許1%的差別也要去爭取, 但不用去衝線的假日車手, 應該不用去計較.自行車很多的改裝品都是改爽的, 有人為了輕10公克願意花好幾千塊.BB相形之下算是比較有CP值吧.只是說, 感覺和實際效用是兩回事, BB的轉速是能多快? 順暢度需要很要求嗎?拆了防水墊片上稀油, 鋼珠也不會比陶瓷差多少.看有沒有耐心經常保養而已.
DIRAC10 wrote:CP值低到沒感覺的改裝換上再貴、再順的BB,沒裝鍊條前能讓你空轉幾十圈又如何?鍊條裝上後轉動的阻力完全蓋掉那一咪咪順暢度除非原廠BB已經損壞或卡卡,不然根本感覺不出來 阻力有所謂蓋掉的說法?那鍊條、BB、輪軸培林都別上油好了反正在高速下都會被風阻蓋掉
DIRAC10 wrote:我的意思是裝上鍊條後的阻力比那增加的一點點順暢度高了幾十甚至幾百倍那一咪咪的順暢度根本感覺不到! 瞭? 感覺不到,不代表沒有聽過軸馬力跟輪馬力這兩個名詞嗎?引擎輸出的力量,經由傳動系統的傳遞,扣除損耗後就是呈現在輪子上的實際驅動力有阻力必有損耗,此規則同樣適用於自行車上
用手轉都感覺不到差異的東西何況是用腳踩?在成績上就無法帶來實質進步了在那邊玩存不存在的文字遊戲有意義嗎?就跟刮掉腿毛能降低風阻一樣啦,降低的風阻存在呀,但有用嗎?算了,懶得跟妳們這些裝備玩家嘴我參加各種活動,跟那些總排前3%的車友們一起騎一起輪車進終點裡面不乏連蟑螂鬚都還在的入門車,別說BB那種小東西,連輪組都還沒改過的大有人在群組裡大家討論的多是訓練課表路線而非那些無實益的改裝零件人家踩訓練台算著功率揮汗如雨,你改個BB就能變快,哪有這麼便宜的事?總之,愛改就去改~看增加的心靈馬力能讓你變快多少?
DIRAC10 wrote:用手轉都感覺不到差...(恕刪) 剛好我的公路車BB兩個月前踩壞掉發出異音車店推薦我改陶瓷培林BB順暢很多想說沒試過就試試看吧剛換好踩踏起來感覺非常順暢不過實際去騎山路時發現成績跟本差不多(或者是差異太小根本沒感覺)所以改BB我的感覺是改爽度的要說實質上的幫助應該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vul4 wrote:我換300元的國產鋼珠就比原廠空轉順了原廠重點還是在防水防塵,提高壽命,但順暢度真的還好 島野會這樣做也是想而易見 自然而然,否則全世界各地的人五花八門的使用方式, 光是要處理BB問題就飽了看了樓上大大們的意見 看來我下一顆還是選島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