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台中崇德路上的Giant最近就倒了....
這很正常啦...
10幾年前保齡球曾紅一時..連電視都有轉播菁英盃比賽..看得人還多的很呢...後來呢...球館倒得剩沒幾間...連台中最有名的巨龍跟勝將都倒了...
現在單車也是..從2007年開始熱的時候...車店一家一家的開....我就在看它什麼時候會退燒...到現在2010年宣佈退燒...車店一家一家的倒...果然才短短得三年時間而以...
請不要只會怪政府不推廣...政府對自行車道的開闢可說是不遺餘力...最近才在計劃要開苗栗~造橋的自行車道...但那又如何...國人自己不重視運動有什麼用...難怪台灣什麼運動都發展不起來....
台灣人就只會趕流行...流行來的時候...連一個騎車不到一年的車友騎得車都比車手還高檔....一台單車明明可以騎五年以上卻拼命升級換車只為了炫耀....10幾萬的車還在那裡嫌不夠好....其實根本是實力問題....本人以前認識一位單車國手叫溫志杰..他的公路車也才8~10萬..人家用8~10萬的公路車烏來19分鐘騎完...請問車友能騎幾分?
反正等風潮一過沒人要看了...誰在乎你騎什麼車...那些高檔車也都可以拿去丟掉了...到時候你決對聽不到有人再談起"單車"這兩個字....連報章雜稚上也會一一消失....徹底從國人生活中消失...
國內的單車熱之所以會起來,原因有,1.當時的石油價格貴,消費者不知道要等多久才會下跌,因此換單車做為交通工具,2.東明相演的電影練習曲,讓消費者知道有了新的單車玩法,因此投入單車運動,3.環保觀念的興起,各項有關地球環保議題的發展讓消費者認為騎單車可以讓地球變的更好,4.工廠正面臨金融危機的考驗,讓很多員工有了無薪假的時間去從事很多的運動,員工間會愀團去騎車,5.各車店都會有車隊俱樂部的產生,透過各車隊俱樂部會員間的推廣,讓其他的消費者進入這項運動,6.國人對健康的重視比以往來的重,認為要有運動才可以讓人變長壽.
反觀現在的時空背景,上述的因子只有3點還有在保持之外,單車己經沒有新式的玩法和應用產生滿足消費者,加上業者過份主推2萬元以上的高級單車,讓消費者沒有一個可以換車的空間,一次買都買很好,消費者的觀念買那麼貴就是要騎久一點,不然買那麼好要做什麼以及單車的失竊率年年增高,讓消費者不要在買更新更好的單車來騎,單車的騎乘地方,政府近年來都有工程進行,騎的地方已經比10年前還多出不少,騎的地方有了,應該會有不少人去騎,但是消費者都會把舊車整理整理,利用舊車來騎那些地方,單車熱其實在30年前就己經熱過一次了,當時各地加工出口區及各項工業區的成立,讓一些消費者騎單車做為交通工具去做工維持家計,因此在當時的交通工具是單車為主,後來機車的加入,讓單車演變成休閒運動的工具,國外和國內的比較國外單車熱起源比我國還早很多,但是在國情,文化,觀念上的很大差異導致國外目前還是熱度當中,我國則泠降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