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缺貨的問題延伸出很多買與賣的問題,常看文在談「店家態度」?是否店家該認真的去思考這一個問題呢?隨著社會的轉變,自行車已經不是交通工具而已,而已進化到了閒休與運動,動輒數萬的自行車,在購買上本來就會考慮相當多的問題,所以會特別計較,我想商家應該也要懂得消費者心理,才能抓住顧客的心,況且現今是在比服務,誰的服務好就能夠擁有忠誠顧客,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人有很多種類,有好也有壞…,店家經商對此應該都比我們有經驗,面對不同的顧客這也是經營哲學,一但壞了氣氛消費者走的不是一人,而是他們週遭的朋友一群;當然若是拗客就另當別論囉!
之前決定要買小摺時 我先在網路上做了很多功課 而且K的校長也說這間是好車行
於是我三月底時去版主提到的這家車行訂車 老闆真的是位不太會講應酬話的人
反而是小摺新手的我一直問東問西找他聊天
我不是因為跟他訂車 所以來這裡幫忙說話
這位車行老闆給我的感覺真的就是一位認真在腳踏車專業知識上面的人
住內湖的人都知道這家店小小間的已經營了很久 沒有甚麼絢麗的招牌廣告
我不是說開門做生意不需要些溝通上的技巧
只是我覺得老闆的個性就是很直那種 沒有惡意 所以可能不小心讓很直的話傷了顧客的心
就像回原廠修車時的技師師傅一樣 師傅們都不會太都應酬話 但事會認真的修理車子
只是幾乎每家車行原廠都有業務以及客服人員 而這間小小的車行是老闆兼業務兼客服
最近小摺訂購熱潮讓他幾乎也不得不從一位單車師傅變成一位每天花許多時間回答客戶何時有車的人
我自己就很常打電話去問何時有貨 在電話中他亦是惜字如金 但是那不表示他是不能溝通的人
我覺得這件事若是真的要針對買家或是車行老闆扣上對與錯的帽子會對雙方都很不公平
車行老闆的確需要有機會來學習與顧客的溝通
而做為消費者的我們 就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了
生氣是可以的 但是可以選擇生氣而不動怒 適當的表達可以讓咒詛化為祝福不是嗎
買到心儀的車 騎著單車過生活是開心的事 希望大家輕鬆快樂過生活
有需要可以幫忙載車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