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採訪Giant但吃了個閉門羹......

聽過的案例:

政大蕭教授遞了個研究案的 Proposal 給私人企業,結果過了半年才告知不方便。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做研究或者做報導都是有求於人,是取得者不是付出者,
而取得者要求付出者要有服務精神、要體貼、要隨時告知,這不是很奇怪嗎?
研究資料要取之有道,就在於勤打、勤跑和勤找人脈吧~
xuplpc wrote:
別說你要採訪了像在業...(恕刪)


1. 養個約聘小妹,包含薪資和辦公支出,一年也不下一百萬元的;
2. 要小妹來作簡介,既不會回答問題也容易出錯,反而不如網頁;
3. 80-20法則,公司公關會把80%精力放在有幫助的20%媒體。
每位站上人士的建議跟提醒
我都有把他看完
對於我的不成熟
在這邊向各位道歉
還有那個字是撥不是播很抱歉我沒選字
其實看完了6頁之後
我最深的體驗除了我自身的天真以外
我還有更深的體會
就是出了社會之後
大家似乎都被職場雕刻成一個樣子
好像模型一般
把所有的情況都視為曾經發生過的
這是熟能生巧而產生出的本能反應嗎
也許我是因為還不用自己求生存才能享的如此天真
但如果每個人的想法都被箝制了
怎麼辦?


各位還想要繼續教導小弟嗎
有各位的經驗當墊腳石
也算是我有此榮幸了
感激不盡!(請容許網路用字就是無法表現出他有多誠懇以及發自內心)
raysmoney wrote:
每位站上人士的建議跟...(恕刪)

看了你這篇回文,腦海真的浮出這一句話:
〞好傻好天真..........〞
你以後一定會明白的!
說實在的這有甚麼好憤怒的
以前當學生時要做專題訪問廠商
除非是老師有認識的會先打電話過去知會一下
不然就是我們先親自到公司拜訪說明我們的來意
這樣的情況下,10家有7家會接受

你光是利用電話
我是廠商當然也不想接受採訪
尤其是這樣規模的廠商
拿出點誠意,或許對方也能接受
不管受訪的是何等人物
上至董事長下至小員工
你都要心懷感激的好好利用這次機會
畢竟人家在這方面的經驗是你的數倍之多


倒是你最後的回文
又再次顯現你的不成熟
我想這篇就讓他石沉大海吧!!
有時你會發現,觀點改變障礙就會消失, 但唯一的難題就是,人們心中偏執固執的觀點。
raysmoney wrote:
每位站上人士的建議跟...(恕刪)


不是長大出社會就會被箝制,而是你能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問題,弄不清楚這道理,才是真的好傻、好天真!

這世界就是在交換,沒人會無償為您服務的,當個小孩和學生是因為有父母、老師罩著,
當個社會人士,就問問你對社會或他人有何貢獻或利益吧?當然,義工不再上述範圍裡。

別像個被胡志強罵得小學生一樣,認為稍稍耽擱一下市長時間,有什麼問題?世界不是為你而轉動的~
raysmoney wrote:
每位站上人士的建議跟...(恕刪)


之前許多前輩都提出一個重要的事實,以對方的立場和身為營利機構的本質、與你目前提供的對價,巨大沒有也不應該接受你的專訪
跟職場雕刻、自己能不能生存、思想被箝制沒有任何關係,這是「邏輯」
如果認真考慮過對方的立場,你很難發現對方有什麼理由接受你的採訪
邏輯不會因為你的用意或能不能生存而有改變
看到這串討論至此終於明白一 句話
[朽木不可雕也 , 糞土之牆不可汙也]

也許10年後樓主成就大到可以回頭笑這邊給你[建議]的人
但社會現實就是這樣不然樓主是否要PM一下您的個資
好讓我通知朋友以及自己公司的人資注意您這位[人才]
避免將來你畢業進到一堆[被雕刻過]的群體埋沒了樓主您的才華
raysmoney wrote:
每位站上人士的建議跟......我還有更深的體會
就是出了社會之後
大家似乎都被職場雕刻成一個樣子
好像模型一般
把所有的情況都視為曾經發生過的
這是熟能生巧而產生出的本能反應嗎
也許我是因為還不用自己求生存才能享的如此天真
但如果每個人的想法都被箝制了
......(恕刪)


不知版大有沒看過什麼業務高手的勵志故事?
不管做什麼人壽保現險啦、房屋仲介啦或產品推銷啦,
都要面對很多挫折拒絕仍要陪笑臉的打躬作揖。
是社會約定成俗的體認,
而不是想法都被箝制了。

基本上我認為你只CALL巨大3次仍不算多,
繼續CALL第4次、第5次、第6次,
而且一次一次去補強實力:

第5次附上老師的推荐信,如不成,
第6次附上議員的推荐信,再不成,
第7次附上立委的介紹書,
終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加油。

先生 全台有那麼多學校
要是每個學生一時興起都要來個深度報導
對方都要照單全收嗎???

也不懂你在憤怒什麼?
還是學生就這麼大官威 以後當了記者我看更不得了!!
01有三寶!! 唯讀ˋ停權ˋ天天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