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這次推出的車款眾多但現場展示的空間有限,因此僅針對幾款精選車系做介紹。
第一款看到的是CROSSWAY URBAN。

此系列是以日常通勤實用機能為設計重點,整體外型上運動感較不強烈,更強調簡約復古。

CROSSWAY URBAN系列採用碟煞系統,以提升制動安全性,並以內走線設計搭配上防盜花鼓軸心降低失竊風險,部分車款配備碳纖維硬前叉。


第二款看到的是超輕量的Scultura系列。2017的Scultura繼承了WARP TT的NACA快背斷面管形設計概念,採用低風阻管形,在最低合理重量下達到低風阻的最高效率。

2017的Scultura車架最輕可達690公克,而成車可達4.5公斤,也是目前可騎乘與市售的車款中最輕的世界紀錄。並將鍛造鋁件安置在後卡鉗下方,上方加入了散熱鰭片能快速排除卡鉗的蓄熱,以提升煞車性能的穩定性。

另外,最新的斯特拉DISC,則是針對頭管的部份進行空氣力學優化設計,讓氣流從頭部平順通過,在未端的部份讓氣流重新會合,這樣可以把風阻再降低。

SCULTURA TEAM 2017。

女性特仕車款SCULTURA 400 JULIET。


接著看到BIG 9 XT單避震登山車,今年再將車架的重量輕量化,全新空氣力學管形設計與代號CF5的碳纖維車架僅900克重。

前避震100mm行程,具有可鎖定功能。

後花鼓採用BOOST直通軸規格,大幅提升後三角剛性;車款幾何採用更長的Reach,更挺直的中管角度,上管位置更低。

BIG TRAIL 900,以單避震車提供近似全避震車款騎乘感受,零配件提供更高的安全性。搭載B+規格的大輪胎,提供出色抓地力性能,配上130mm避震前叉,與最適化的頭管角度,超短的後下叉降低車手重心並提升操控靈敏度。

主要訴求為騎乘舒適性與性能兼具的RIDE系列公路車系,因為採用較短的上管,搭配較高的頭管,騎乘幾何設計提供較挺直舒適的騎乘姿勢,減緩背部與肩部的疲勞累積。搭配28mm寬胎的彈性後下叉,更適合長距離與長時間騎乘。

全車系搭配錐狀豎管的全碳纖維前叉,碳纖維車種前輪採用15mm貫通軸+傳統快拆的後輪。碳纖維或鋁合金車架的RIDE車系,可選擇碟煞或傳統夾式煞車。

NINETY-SIX(96至尊)全避震登山車,新年度車款修短了後下叉長度,搭配Boost規格使後三角更剛強,整體操控更敏捷,適合越野與長途馬拉松。全車系提供650b以及29er的尺寸供選擇。


CYCLO CROSS越野跑車,全車系都搭配碟煞系統與內走線設計,可安裝33mm越野公路車胎,並有隱藏式貨架鎖孔設計。 碳纖維車架版本搭配了貫通軸系統,另外也有鋁合金車架版。

原本只銷售歐美的頂級電動輔助自行車E SPESSO(伊貝索)車系,也在今年正式導入台灣市場。

可代步可健身的E SPRESSO,配備Bosch、Shimano等高級電動輔助零組件,以及高續航力的鋰電池。

低風阻公路車REACTO,經過風洞測試最佳化,搭配上輕量高剛性的五通,使REACTO同時擁有平路衝刺的優勢,同時也具有空力車少見的爬坡性能。2017新車可安裝25mm寬胎,搭配競賽騎乘幾何與「NACA快背斷面」管形,全車系具備UCI認證。

Team Lampre Merida的選手Louis Meintjes也改騎REACTO,也在2016環法賽GC總成績取得第8名佳績。

另外還有REACTO TRACK場地車,這也是美利達有史以來第一輛場地車作品。蘊含REACTO基因,可以承受超高功率的踩踏力道,並且符合UCI認證;大尺寸水平後鉤爪,相容更大範圍的齒盤搭配,因此不需重新修剪鏈條長度;一體成型中管,搭配上與車身相同顏色塗裝的碳纖維前叉。前叉預留煞車鎖孔,裝上前煞車便成為Fixie單速車。

最後看到的是鐵人三項專用車WARP TRI 7100,主要特色在於採用NACA快背斷面管形、隱藏式管線、直鎖式煞車以及專屬駕駛艙與可調式座墊鎖固機制,要讓每一位選手,都能找到最佳的騎乘姿勢,讓人車更融為一體。

以上就是這次2017新車發表現場實況,接下來美利達也將舉辦北中南的新車試乘活動,詳情請上美利達官網或是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