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上應該有很多BMW達人
最近在瞭解一些汽車的知識,現在主要在看本田的i-VTEC技術
這是一個可以控制引擎氣門的開啟時間和大小的技術
也因此創造出1公升可以輸出超過100馬力的引擎
BMW好像也是另一個堅持做NA引擎的公司(雖然現在出現了3.0TURBO和1.6TURBO,而且還雙雙得獎呢)
雖然3.0TURBO得獎了可是3.0NA應該也是很不錯的,再加上4.0NA、5.0NA都是得獎引擎
不過無論如何,不知道BMW有什麼了不起的技術
汽門方面的技術是重點之一.
其次是在不斷降低成本的情況下 NA馬力還是能越做越大.
汽門可變對於引擎出力是有影響 但事實上沒有真的很大 增加10-15%就很多了 最主要問題還是基礎設計.
NA不同於渦輪增壓 過了一個界限之後 每要再增加一些馬力 所要耗費的工程都很大 因為有影響的因素太多了.
舉個例子 2.0L市售NA最高出力大約220PS 若考量成本 日常用途與可靠度 要再上去就接近地獄等級.
而且為了達成這目標 大都要變動基礎設計 換言之 Bimmer在引擎研發方面蠻粗本的.
不過我看NA的末日快到了 3.0直六雙渦輪的出現 代表Bimmer想法在改變.
一個是SMG,
這系統也算是它一個有長期經營的技術 即使換檔沒有DSG快 但平均可靠度比DSG高.
還有就是底盤 Bimmer底盤技術我覺得是一個比較少人看到的部份.
絕大多數它的性能車 光是看懸吊設計形式並不給人很先進的感覺 甚至會有種"怎麼是這種設計"的看法.
不過問題就在這裡 看似設計層級不高也不新穎的McPherson+四連桿,
卻能藉由懸吊幾何的經驗的累積 發揮等同於Double Wishbone的性能 甚至是更好.
我覺得這是它另一個令人激賞之處.
Boxy wrote:
誰說不是? N42 就是第一款有Valvetronic 的4缸引擎~
是嗎?我大概記錯了。
但N53、N54肯定是沒valvetronic的。
個人覺得valvetronic是個有點尷尬的技術。說起來厲害的不得了,卻從來不用在各車系的旗艦款上,M-cars也沒有。
dongtx wrote:
而且BMW的直列6缸引擎,代號N52可是世界上重量最輕的6缸引擎,皆因大量使用了鋁鎂合金等輕量金屬。
他是世界最輕的「直六DOHC引擎」。若說三升的六缸引擎,將近30年前的3升六缸OHV引擎就比N52B30輕十幾公斤了,只是性能當然沒得比。早些的audi V6 2.8一樣是DOHC,也比這N52輕個幾公斤。
關於「最輕引擎」這點,BMW好幾次用這詞打迷糊仗,其實他的新聞稿原文裡說的都是「one of the lightest」,並不是「the lightest」。例如M3那顆S65四升V8引擎,明明就比上代的Audi S4那顆4.2升V8還要重了近10公斤,卻仍然大陣仗的說「one of the lightest」,以至於很多人到現在還以為S65真的是世界最輕的四升V8引擎…
其實很多車廠真的都沒有花心思在替引科技上打廣告,你有看過法拉利打廣告說他的引擎裡有什麼尖端科技嗎?其實法拉利的可變汽門也是超強,只是他不講而已。或者GM最近的跑車,不仔細看的人多半會以為它真的拿卡車引擎來裝在跑車上。其實買車只看引擎的人很少很少,多數人是看整個package和自己合不合。BMW的引擎厲害在哪兒,其實並不是幾個小機絲而已。真的上馬力機去比比看動力曲線,你會發現BMW不只高轉馬力不錯,他的中低轉扭力也keep得很好。其實這才是設計一顆市售NA引擎真正困難的地方。
不說的話,這裡的BMW車主多半不知道自己車子的進氣歧管是可變的吧(限NA車)?
N系列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