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名車的寶座可能坐不久了

GOLF5TDI wrote:
VAG在這場新科技的戰爭中, 由Porsche領軍, 結合AUDI ,共同開發電動車的創新科技. 這些創新科技, 將來都可以傳承到VW SKODA等量產車品牌


可連

什麼屁股配什麼瀉藥吃,你是打死也不會懂! 也難怪一把年紀一事無成,30年前買過一代吉星,10多年前換開老柴狗五代至今

你也自以為DCT會傳承,10多年了,現在要進入電動車了!

PDK還是PDK DL還是DL
而DSG還是DSG,還是讓人沒信心...傳承了啥?
DSG500大樓
現今2019年DSG召回

低端不會配高端,會節省成本來考量,高端車型就是會把成本疊加上去,才能高低貴俗通吃,基本企業產品的開發準則!


對了,一直不懂一件事!? 10幾年的老柴,你一年才開一萬,你說要開到100萬,那就算以後汽車會飛天了...又干你何事!?
無腦歌頌吹捧的意義在哪?
56GY wrote:
對了,一直不懂一件事!? 10幾年的老柴,你一年才開一萬,你說要開到100萬,那就算以後汽車會飛天了...又干你何事!?
無腦歌頌吹捧的意義在哪?...(恕刪)


無腦歌頌吹捧的意義在哪?
你要同情大屍想買好車, 但又沒錢換車的情況
GOLF5TDI生理或心理上可能存在巨大的問題,因為生病不是人可以選擇的,如果生病,我們要用悲憫的心看待
GOLF5TDI wrote:德系電跑出籠 Taycan與e-Tron GT會是Tesla殺手?

Taycan採用前後兩台永久勵磁同步電機,總馬力超過600hp,0-100km/h加速在3.5秒內完成;而電動車普遍表現較弱的100-200km/h加速區域,Taycan亦作出大幅改善,由0-200km/h可在12秒內完成,最高時速達248km/h,已是跑車級數的性能。制動系統更以混合形式制動,一方面用傳統碟剎、一方面透過電動摩打減速並轉化動能成電能,由於其採用技術先進的800伏電池,能承受350kW電量,因此能量回收效率非常高。在高速狀態下更能夠完全不使用剎車碟,只調用後ABS系統剎車,革新行車概念。

[至於電動車最核心的充電問題,Tycan採用最新快充技術,能於15分鐘充電80%,而充滿電能走500公里,相比Tesla Model S的充電時間及續航距程,兩者都有優勢。]

Audi,最近亦公佈了e-Tron系列新成員──純電動跑車e-Tron GT。巿場定位上與Tycan有一點分別,但性能規格相差不算太遠。590hp馬力、0-100km/h加速3.5秒、最高時速240km/h、可於20分鐘充電80%、續航里程400公里。車體由與Porsche共同研發的鋁、碳和高強度鋼組成,而e-Tron GT車架採用一體式拉鋼技術,外型走Grand Coupe格調,運動感與奢華感是主要賣點。

以上引用網站文字,就不予置評! 貼得倒像是你大師本人寫的!


2020-2021之間, 各大車企的電動車系都會陸續推出.

屆時, Tesla必需要有如台積電般, 有其他車企無法趕上的絕活, 或是生產成本能遠低於其他車企.

才能在電動車的Niche market屹立不搖!

電池的製造成本, 應該是現行Tesla的一大優勢!



VAG在這場新科技的戰爭中, 由Porsche領軍, 結合AUDI ,共同開發電動車的創新科技. 這些創新科技, 將來都可以傳承到VW SKODA等量產車品牌. 開發新科技的巨額成本, 可以輕鬆的分攤到集團內各品牌. 這就是現今[超級車企]的絕對優勢!

說得那麼神! 已經被領先好幾年,當初還要買人家的車來分解,搞逆向?

當初PDK的妥善率,有沒有傳承下來呢?

輕鬆分攤到集團品牌? 我看是拿這些平民品牌的獲利,供養研發高端車種,然後平民車種,眼巴巴的等傳承,最後等到那種COSTDOWN、品質縮水的傳承吧???


[自動化駕駛]的新科技 ,也是一個主戰場. VAG與FORD共同投資ARGO AI. 目標未來10年大規模商轉自駕科技,VW成立VWAT自動駕駛子公司

主戰場? 然後跟FORD共同投資研究?  那VAG的研發能量是怎麼了? 水平在哪裡? 需要去跟它廠攪和,無法獨力完成? 跟你一向宣傳的,很不一樣!



單一品牌的中小型車企 ,面對一波波創新科技的演變, 會更艱辛!

需要影射嗎? 你是在說賓士、BMW是嗎? 不用客氣啊! 之前都已經被你抹了那麼多次了,不差這一次! 你就不能大方一點嗎?


GOLF5TDI wrote:


Tesla最重要...(恕刪)



吹螺哥 只會剪貼網路上的資料,先不論正不正確, 除了剪貼你還會啥 ? 補腦? 偏激? 誤導? 自以為很厲害?  人生不順遂? 自卑? 還有呢.......
GOLF5TDI wrote:
由Porsche領軍, 結合AUDI ,共同開發電動車的創新科技. 這些創新科技, 將來都可以傳承到VW SKODA等量產車品牌. 開發新科技的巨額成本, 可以輕鬆的分攤到集團內各品牌. 這就是現今[超級車企]的絕對優勢!

單一品牌的中小型車企 ,面對一波波創新科技的演變, 會更艱辛!


一個有2000人的[超級公司],産品超便宜到超貴都有

一個有200人的[精品名牌]公司

2000人一年賺的和200人賺的差不多...

一個每天2000張嘴等著吃

一個200人輕輕松松

不景氣時,超級公司旗下眾多部門只好一起同時裁員



1.營收從不等於獲利

2.低端便宜車種絕不會傳承高端高成本配備

難怪你編劇科背景出身

分攤成本! 怎會需要如此? 不是超級車企?
下圖可以解釋成龍交龍 鳳交鳳 老狗腦袋一個洞嗎?
雙B都有百年以上歷史,其品質及性能在汽車市場上皆是有口皆碑。

最近Model 3高性價比的電動車,引發汽車市場的熱烈討論。

看了一下BMW的電動車產品,i3的規格沒Model 3漂亮,i8價格偏高。

現今各大車廠陸續推出新型電動車,BMW也應該盡快推出高性價比的產品,以免拱手讓出百年江山。
dc_alwaysblue wrote:
樓主的朋友想太多特斯...(恕刪)

Lexus趕上德國名車?
比較一下全球豪華車1A2B銷售量,應該略知一二……
AnnM wrote:
Lexus趕上德國名...(恕刪)

Lexus全球銷量是跟Volvo差不多, 約略是60多萬輛, 雙B在去年銷量個別都超過200萬輛, 就連Audi都有180萬輛,差很大喔.....
cross R wrote:

真心覺得你朋友想太...(恕刪)

你以為電動汽車的電池就是一般的鋰電池?tesla在電池有幾百個專利,跟車速控制溫度控制續航能力關係很大。那些大車廠也很想作卻作不出來。寶時捷最近推出的一款電動車,車價是tesla的兩三倍,加速能力差人家好幾秒,續航能力還差人家一兩百公里。以內燃機的概念作電動汽車,設計就輸一大截。
kamba wrote:
樓主朋友的想法跟我一...(恕刪)

確實有同感!我BMW X5跑七萬公里變速箱跟加力箱就壞掉,八年車殘值剩60萬但修理要20萬還不知道下回何時要壞掉,修車廠說那是消耗品。五千公里進廠保養一次要近兩萬元,保養費維修費稅金油錢買車324萬,到脫手應該花個500萬。電動汽車不用保養費稅金油錢是傳統車的十分之一,八年車脫手車價還有七折,大家可以算一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