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跟油或者電一點關係都沒有,關鍵在於基礎建設,如果今天加油站的數量只有現狀的10%,我相信你肯定會有里程焦慮的。
所以回到樓主的問題,電動車要在今天的現況下降低里程焦慮,就是自己家裡有充電粧,或者常停車的地方有充電粧,只要滿足這個條件,里程焦慮會低很多。撇開充電設施的基礎建設,電動車跟汽油車有個根本性不同的在於,是電動車停下來就可以充電,雖然充電時間很長,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到底現在開的車是停在車位的時間長還是開在路上的時間長?如果里程焦慮無法排除,哪還是乖乖買油車,尤其油車進到博物館的時間會很快,乘著還買的到還是買一台。
順帶著講一下充電設施的基礎建設問題,弄個快充的充電站真的比弄一個加油站簡單很多,一個120Kw的快充粧支撐2台車同時充電的成本不會超過50萬台幣,弄個3-4個頂多200萬就搞定,也不用弄塊地,借停車塲就可以,比蓋加油站方便太多了,現在大家會有抵觸心理,是因為政府沒有在積極推動,像中國、歐洲這些積極推動的國家,充電方便性是每年都有明顯提升,因為充電基礎建設真的太容易了。以台灣休息站的密度之高,每個休息站都弄個8個充電位置,慢慢擴充到50個以上,哪有什麼里程焦慮啊......
個人積分:2078分
文章編號:83929466
ThomasLin wrote:
順帶著講一下充電設施的基礎建設問題,弄個快充的充電站真的比弄一個加油站簡單很多,一個120Kw的快充粧支撐2台車同時充電的成本不會超過50萬台幣,弄個3-4個頂多200萬就搞定,也不用弄塊地,借停車塲就可以,比蓋加油站方便太多了,現在大家會有抵觸心理,是因為政府沒有在積極推動,像中國、歐洲這些積極推動的國家,充電方便性是每年都有明顯提升,因為充電基礎建設真的太容易了。以台灣休息站的密度之高,每個休息站都弄個8個充電位置,慢慢擴充到50個以上,哪有什麼里程焦慮啊......
當作上下班的通勤車
如果家裡車位有充電樁
當然不會有里程焦慮的問題
現在討論的是出遊
充電站快充簡單
問題是“充電速度”
也就是“流量”問題
一台油車加個油了不起3分鐘
一個加油槍每小時可以加20台車
一個加油站以四支槍,每小時可加80台車
換作電車,假設快充15分鐘就好了
每小時可充4台車
依你所計,一個充電站設4個充電樁
每個小時可充16台車
所以充電站的密度要是加油站的5倍
然後如果不是只要15分鐘的問題,那就會更久
更遑論充好了車主還在玩可能要2hr後才會回來
或是充個15分鐘家人小孩有沒那個耐心等等
至於休息站設8~50個
當然不是不可能
但以人的“心態”
有得充當然快充,哪怕我還有90%
這就會造成真正需要的人永遠搶不到
就算排隊
你也永遠無法預期你什麼時候可以排到
里程焦慮的問題個人覺得要等科技可以支撐充一次800~1000km才可以達到無憂無慮的境界
個人積分:2192分
文章編號:83929599
個人積分:10072分
文章編號:83929680
關閉廣告
顯示廣告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