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CURA wrote:
滿想看前輩分析hon...(恕刪)


我只能就我對這幾個品牌有開過的粗淺講一下 因為我都只能開個幾小時-幾天.

Honda:本來的本田是很注重路感 重反應的傾向 非常愛Double wishbone,
再加上其大王銷角度與拖曳角都偏直 可以產生很直接快速的反應.
基本上很敏銳 可以很精細的操控 但是像居於頂點的S2000跟NSX 開久都蠻辛苦的(手排的話).
不過 本田比較讓人詬病的是懸吊的界限容許度並不大 跟其本質也有點關係.
馬力一改大之後 底盤的強化都很傷腦筋.

Ford:要相當頂尖的車款才能感覺到其底盤功力.
一般Ford 走美系的不太重操控 舒適取向(Mustang稍微好一點) Ford GT例外.
很久以前有幸試駕5分鐘 靈敏但不神經質 動力輔助適中 路感回饋很強但不會太雜亂 有點成熟的烈馬味道.
台灣人接觸的Ford 底盤的特性都刻意營造過 很明顯的是重視穩定性 對於極限多少有點減損.
要想有銳利或抓地力突出的感覺 Focus RS或Mondeo ST220比較能感覺到.

PSA:開過的不多 有開過的我都沒什麼特殊感覺

NISSAN:NISSAN很精於道路車款的AWD技術 跟三菱很接近的取向.
但是不同的是 NISSAN的經驗主要是從日本國內的場地賽而來 三菱則是WRC.
日產的懸吊幾何特性是中性取向 主要是靠其強大的AWD技術 補足或修正FR的缺陷,
R32 33 34 35都是這樣的.
新老板雷諾是F1的長期參賽隊伍 經驗也很豐富(怎樣也拿過幾次冠軍) 所以一開始有點瞧不起AWD,
認為那是太複雜 成本太高 實用性又不大的東西 你不妨看看雷諾有多少AWD車款?
進軍高級車的Infiniti 性能車幾乎全數沒有AWD設計 就是因為雷諾否決的關係.
如果R35沒有成功 NISSAN大概就再也沒有AWD的性能車了
但很奇怪的是 雷諾並未將其在F1上的底盤經驗帶入日產,
G35/37 以其身分而言,
底盤表現是平平而已 側向極限0.6G 只能說是及格了 但不到"好"的程度 設計上也看不出太特殊之處.
(R35:1.1-1.2G ZR1:1.1G S2000:0.9-1.0G)

Lexus:呃...IS-F沒開過 其他的都開過.
要怎麼說喔...就很舒適的底盤取向 但主要應該是阻尼與彈簧的關係.
Lexus懸吊剛性不錯 設計也不是太差 不是全然沒用腦筋.
不過受限於車身尺寸與四輪中心投影矩形的比例(性能車多在1.6或以下) 這樣其實是恰如其分.
Eswat wrote:
進軍高級車的Infiniti 性能車幾乎全數沒有AWD設計...(恕刪)


http://www.infiniti.com/g_coupe/models-pricing/

http://www.infiniti.com/g_sedan/models-pricing/

http://www.infiniti.com/m/models-pricing/

http://www.infiniti.com/ex/models-pricing/

http://www.infiniti.com/fx/models-pricing/

奇怪...Infiniti沒有AWD的車種是從哪裡聽來的
應該是說哪一款Infiniti沒出AWD的車型吧...
該不會是自己想像 然後就理所當然想當然耳鍵盤打一打就出來了吧
要芒果亂報之前也請先網路查一查資料吧....
Eswat wrote:
我只能就我對這幾個品...(恕刪)


老本田特別愛雙a臂,倒是新一代的本田,civic 8th大王銷傾角達到7度(一般FF在1-5度,FR在6-10度)
懸吊容忍極限不大是指過彎的G值較小速度較慢?還是超出極限很難救回來的意思?
記得角度小回正能力會小很多...後輪的角度不清楚

FORD好像就歐服比較出色,除了Focus,mondeo,fisxxt之外還有其他跑車嗎?
他的SLR長短臂後懸吊好像特別有名,會適度的側滑修正轉向不足...

NISSAN跟三菱我跟你看法滿相同的,不過多了雷諾底盤的加持...
雷諾有什麼特別的技術嗎?那套四輪轉向系統是哪邊題出的?
R-N還沒合併時日產底盤好像滿遜色的說
INFINITI的性能車指的是?


LEXUS好像也是這一代媒體對他的評價大增(操控方面)
IS,GS看看去賽到跑的影片好像好很多,上一代重影片看起來特別會轉向過度
這個滿場看見的,什麼是車身尺寸與四輪中心投影矩形的比例?

那VW,AUDI除了四驅底盤有什麼特別的技術嗎?感覺他家的車特別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