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慶祝M部門50週年,BMW承諾帶來的性能猛獸「M4 CSL」終於正式登場!由C S L這三個英文字母所分別代表的Competition、Sport、Lightweight就可以知道,M4 CSL集合了競技、運動、輕量化於一身,在這樣的定位之下,不僅性能實力比起G世代的M4/M4 Competition還要更加猛爆,M4 CSL可以說是歷代最強的量產版M4,550hp/66.3kgm的強勁輸出加上輕量化車身與強化過的底盤懸吊,7分20秒207甚至創下了BMW量產車在紐柏林北環賽道的最速紀錄;而若是有意收藏這輛猛獸的車迷朋友手腳可要快,M4 CSL將在7月份開始生產,限量1000輛估計很快就會銷售一空。

先複習一下進入G世代的M4車系動力數據,目前在M4 CSL之外,M4車系共有搭載六速手排變速箱的M4、換上八速自排的M4 Competition與後續原廠追加的M4 Competition M xDrive四驅版本。性能表現上M4為480hp,Comprtition後驅與四驅則提升至510hp;至於今天的主角M4 CSL,同樣的3.0升直六雙渦輪引擎,不過動力系統經由BMW再次強化升級,包含增壓值由1.7bar增加至2.1bar、換上輕量化鍛造曲軸、3D列印技術的汽缸蓋、鈦合金排氣系統等,M4 CSL目前已具備550hp/66.3kgm的最大輸出,而唯一讓硬派車迷覺得稍微可惜的應該就是沒有手排變速箱,僅維持Competition版本的八速自排,此外由於CSL為後驅形式,因此在零百加速表現上,3.7秒的成績雖比Competition快上0.2秒,不過還是略慢於Competition四驅版本的3.5秒。

雖然加速度不是第一,不過一輛車的性能實力當然不能只看加速表現,M4 CSL最大優勢來自於輕量化的車身與再次強化的底盤懸吊,首先M4 CSL的前座換上全碳纖維材質的桶型座椅(-24公斤),同時拆除後座座椅與更改後廂部分配置(-21公斤),還有車身多處改用碳纖維塑料(-11公斤)、輕量化隔音材料(-15公斤)、M款碳纖維陶煞/輕量輪圈/避震器彈簧(-21公斤)、鈦合金排氣系統(-4公斤)等,以上種種都讓M4 CSL成為減重魔人,將車重控制在1625公斤,這也進一步提升了車輛的性能表現。
為了符合M4 CSL的競技面向,其中M款電控系統也進行了優化,共分為10段調整的Traction Control系統,1~5段可以在可控的前提下進行飄移操駕,而6~10段則適合於賽道使用,同時考慮了路面條件與輪胎溫度可以將車輛的操控與循跡性調整至極限。輪胎配置上,前輪規格為275/35/ZR19,後輪為285/30/ZR20;另外M4 CSL的懸吊高度相比Competition版本再降低了8mm,搭配M款陶瓷煞車系統、M款懸吊、電子避震器等,M4 CSL具備了更準確的操控反應。
- 外觀-1
- 外觀-2
- 外觀-3

來到充滿戰鬥感的外觀,包括引擎蓋、前後下巴、側裙、水箱護罩、後視鏡等,M4CSL擁有更多外露的碳纖維材質讓運動化視覺效果更加鮮明,其中示範車型的Frozen Brooklyn Grey metallic(灰色金屬烤漆)為CSL版本的專屬車色。雷射頭燈內的黃色日行燈為一大亮點,有別於一般BMW車款慣用的白色色溫,M4 CSL特別以黃色光源呈現,這種與眾不同的巧妙設計肯定會吸引不少注目眼光。後方的LED尾燈同樣充滿巧思,刻劃在燈罩上的LED光線相當特別,使用Laser照明技術從遠方即可清楚辨識是否為一輛稀有的M4 CSL,而這也是BMW首次應用於量產車款的燈具設計。


內裝同樣具備大量碳纖維,M款Alcantara方向盤提供出色的抓握手感,座椅、門板、中央鞍座都有「CSL」徽章彰顯身分。值得一提的,M4 CSL並沒有與3系列小改款一樣換上曲面螢幕,仍維持傳統的數位儀表與中央螢幕分離的設計。以紅黑為主體的深色內裝不用多作解釋就可以感受到強烈的運動化氛圍。


極為硬派的兩張碳纖維桶型座椅,包覆程度與碳纖維面積比起國內做為選配的M款碳纖維桶椅又更佳出色,並且為了安全考量其椅背為固定式角度,整張座椅僅可前後調整,高度則是必須透過特殊的螺絲進行微調。至於後座部分,如此賽車化的車輛規格並且為了輕量化考量,後座拆除之後拿來放安全帽剛剛好


M4 CSL的廠徽已經換成50週年的紀念性Logo,代表M Power的三色條紋融入廠徽之中,不僅具有紀念意義,視覺效果也相當好看。接著以下就用大量帥照來好好欣賞M4 CSL的英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