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除了幫日本做事要把握哪一個行業的興盛就可以賺飽飽的怎查過就查不到也還沒聽過呢? 台灣只有一個辜顯榮,但台灣擁有土地的不是只有辜顯榮,你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把所有擁有一點土地的人都視為和辜顯榮一樣的因為替日本做事而擁有特權的人。
kantinger wrote:有說過好好鑽研理財知識,把握住一個行業的興盛就可以讓你口袋飽飽的嗎?有認識前幾代日本年代當保正賺的田產整片請問那就把握住一個行業的興盛就可以讓你口袋飽飽的嗎? 你的時空錯亂了嗎?你前面一直說有多少台灣人靠乙未戰爭賺錢,我提醒你你來不及靠戰爭賺錢了,在現在這個時代要賺錢也不必等戰爭,只要你多鑽研理財知識,只要能掌握住一個行業的興盛就夠你口袋飽飽了,請不要把不同時空的兩件事混在一起了。你要說保正,我也舉月入18萬卻坐擁上億資產和3位老婆的法官當例子,日本時代確實有人因為替日本做事而賺錢,比如辜顯榮,但擁有土地的不只是辜顯榮和保正,別把擁有土地的人都污名化成替日本做事,你可以去問問你認識的本省人,看他們祖父或曾祖父輩時有沒有自己的房子和土地。
kantinger wrote:擁有土地的當然未必但在日本管的年代能賺到土地請問如何才能賺到佃農靠種稻米甘蔗可以嗎? 那現在靠做佃農買得起農田嗎?日本時代想買土地的人一定要靠做佃農賺來的錢才能買嗎?改行到市場賣小吃賺來的錢不能買土地嗎?打零工賺來的錢不能買土地嗎?還是老話一句,別污名化日本時代擁有土地的人,除了辜顯榮那一類特權份子外,很多人都是縮衣節食努力工作買的土地。
kantinger wrote:日本年代一般小老百姓比例最高就佃農日本管努力種田可賺多少錢可買多少土地呢?日本年代台灣要把握什麼機會理什麼財做什麼事才可賺大錢就說來聽聽吧...(恕刪) 台灣在當時並沒有戰爭,在台南還有藝術展,那個年代跟其他沒有戰爭的國家一樣,只要努力工作就有錢賺,不要用你狹隘的眼光看以前的台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