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z847 wrote:問有開車的朋友:你自...(恕刪) 主觀面來看確實很難分辨,因為每個人的主觀認知不一樣,標準不一。但客觀面角度來看,從駕駛人發生事故或其他參數,和總體平均數之差異值,的觀點來看是可分辨出差異。看從微觀或巨觀來觀察而以
nostalgia047 wrote:主觀面來看確實很...(恕刪) 直接用數學解釋,就是全體主動型的報酬率等於被動型的報酬率,但是因為主動型投資需要負擔額外的交易稅跟手續費等等,所以兩者之間的平均差距會隨著時間過去而越來越大,其實這也是為何巴菲特敢進行10年賭約的原因。
pigstand wrote:全體主動型的報酬率等於被動型的報酬...(恕刪) 但是主動型永遠是成交量全50大股票 汰弱留強 不會有弱兵被動型 每年有一些都送到墳墓 取而代之的是 新加入者但新加入者原本就不存在個人見解 10年以上長期 主動應會大於被動 報酬問題是 主動式報酬 不夠滿足 人提早致富的決心朱大 我這樣解釋合理嗎
pigstand wrote:直接用數學解釋,就是全體主動型的報酬率等於被動型的報酬率,但是因為主動型投資需要負擔額外的交易稅跟手續費等等,所以兩者之間的平均差距會隨著時間過去而越來越大...(恕刪) 我有個疑問。純就交易成本來說,稅、費這部份,不管是ETF或主動投資人買進賣出,都需負擔。可是自行選股,又省了ETF的管理費用,好像更佔優勢?當然自行選股有好有壞,可是加加減減平均下來,是否也可說貼近市場報酬?在省了ETF內扣費用後,買進長抱,長期下來主動是否仍會輸被動?
wangxyz wrote:我有個疑問。純就...(恕刪) 同意你的看法:選股長期投資比擇時進出的勝率大,因為少了許多交易成本。但是自行選股會面臨抓龜走鱉的問題。就算是價值型投資大師巴菲特,他從2003年開始到2016年為止,這14年所交出的成績是遜於同時期的標準普爾500報酬指數。我建本樓的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提供各位投資人一個觀點:主動投資有機會取得勝過大盤的報酬率,但是值不值得花費時間精力、最後很可能取得遜於平均的成果?這就要請各位深思熟慮後自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