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小淇 wrote:很好奇這個數據來源...(恕刪) 人民币是央行定的,不跟着市场走,央行采取的是一揽子货币计划。第二,楼市早就被锁死了。限购也限售,就是本市不交一定年限的社保不允许买房,同时新购房根据所在的城市,买房三年或者五年内不允许出售,房子不能买也不能卖,流动性也就是你所说的泡沫都给锁死了。第三,人民币贬值9%,退税16%是用来消除贸易战的关税影响的,所以白宫说央行如果再贬值10%(总贬值20%)是不负责任的,白宫是不允许人民币继续贬值的,因为继续贬值不但消除关税影响,出口利差会更大,美国也不能无限加税。事实上人民币也做过贬值20%的时候,就是在美国上次次信贷危机之前(2006年)人民币破8.次信贷危机后,人民币迫于压力回7.第四,从QI,Q2,和M2看,超发排第一的是美元,第二是欧元,人民币完全排不到前面,即便台币超发的也不低,但台币的问题是缺乏流动性,譬如NCD7.7兆。也就说台币很大一部分被存在了银行,没有贷出去,这表明台湾投资不畅,新建产业很少,大量台币躺在银行不动,造成流动性紧缩。很多台湾行业抱怨这几年收入减少,但是台币总量不会减少,而是存在银行不动,进入市场的台币变少而已。最后说一下吧,虽然我看很多台湾的节目说台商在回流,但事实上回流很难,最大的难度无非两个,第一是能源问题,台商制造业为主,制造业都是耗电大户(台积电用了台湾一半的电),可是台湾目前的电力政策乱七八糟,稳固现有电力都是个问题,深奥观塘都乱七八糟,如何提供更多的电力给回流的企业?重启核4外我看不到任何希望,但是蓝绿没有敢谈核电的,造成回流越来越难,毕竟现实的问题摆在这里——回流了电怎么办?。第二就是蓝绿恶斗,台湾的政治生态不好,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缺乏长期的稳定的政治环境,会不会民进党时代可以做,到了国民党时代就不允许了?反之亦然。高雄的韩国瑜这么受欢迎我估计就是跳出了意识形态不谈政治了,可是除了意识形态问题之外还时要回到第一点,电怎么办?
有沒有人可以分析, 如果中美貿易戰, 中國輸了, 或是一直被壓制, 或是贏了.. 這樣對台灣的產業, 社會有什麼影響? 幫助? 損失??這個國際社會, 都是國與國的利益, 這樣來看整體大環境, 我比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