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loo wrote:
新手心得南亞科今天40...(恕刪)
一般法說會都是偏多的,是大戶炒2408南科沒照會公司派嗎????
一堆利空,烏雲罩頂~



-----------------------------------------------
未分配盈餘加收所得稅惹的禍,南亞科(2408)Q2每股淨利降至0.14元
2016/07/27 16:15 財訊快報 李純君
【財訊快報/李純君報導】礙於平均報價與出貨減少,南亞科(2408)今年第二季營收與毛利分別季減14.1%與25.4%,但單季還有16.51億元的營業利益,惟因第二季需認列華亞科虧損的4.57億元,加上未分配盈餘加徵的一成營利事業所得稅7.65億元,導致單季淨利剩下3.97億元,單季每股淨利0.14元;而此數字稍稍優於今早市場傳出的單季每股淨利不及0.1元。
南亞科今(27)日公佈2016年第二季截至6月30日之自行結算合併財務報告。公司第二季營收89.33億元,較上季減少14.1%。第二季DRAM平均售價較第一季減少4.9%,出貨量較上季減少7.6%及台幣兌換美元季平均匯率升值2.2%。累計上半年營收為193億310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6%。
南亞科第二季營業毛利為25.37億元,毛利率28.4%,較上季減少4.3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為16.51億元,營業淨利率18.5%,較上季減少6.8個百分點。營業外收支主要來自採權益法認列華亞科技虧損4.57億元。單季認列匯兌損失約7000萬元。第二季所得稅費用包括未分配盈餘加徵10%營利事業所得稅7.65億元及2015年研發投資抵減稅額1.2億元轉利益。
南亞科第二季稅後淨利為3.97億元,淨利率4.4%,較上季減少13.4個百分點。單季每股淨利0.14元(每股盈餘依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27.25億股計算)。截至2016年第二季,每股淨值22.03元,每股淨值已扣除每股現金股利2.8元。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為22.46億4600萬元,每股淨利0.82元。
此外,南亞科預估2016年位元出貨約10%成長,第三季位元出貨將呈個位數字成長。南亞科技今年資本支出為252.5億元,其中20奈米所需資本支出約為236億元。該公司現金股利發放日為8月12日。
最後就南亞科20奈米進度部分,正在興建建物,預計今年第四季移入機台,預計明年第一季試產,明年下半年小量產出,主要生產低功率的DDR3和DDR4。至於南亞科目前產線結構部分,標準型佔比約7%、消費性佔比約71%、低功率佔比15%,汽車與工規佔比約7%。
願以紅蓮化生”豐盛、健康、和諧、平等、互助、服務、感恩”的淨土,境中諸時地物皆有諸佛菩薩臨在與啟發。
單季營收115.84億,單季毛損3.73億元 ==>單季成本大約120億。
DXI 從5800 到6900,代表單價應該有18%的成長。未來良率的提升,只有個位數,假設是5%
115 X 1.18 X 1.05 =142億。 表示q3有機會達到20~30億的穫利。
q4 假設價格不變,良率提升5%。
142 X 1 X 1.05 =149億 表示q4有機會達到30億以上的穫利。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想。股票是買未來的想像。再者以目前美光的動作,收購案應該是正常進行中。沒有任何問題啊。
=============================================================================================
財訊快報/李純君報導】受惠於20奈米產出增加,華亞科(3474)第二季營收季增7%,單季毛損幅度也較上季縮小49%,且第二季單季稅前虧損金額約5.99億元,也比今年首季縮小60%,顯見營運已有顯著進度,惟因需認列未分配盈餘加徵一成所得稅的16.26億元,導致單季稅後虧損18.87億元,單季每股淨損0.29元。
華亞科今年第二季營運績效,單季營收115.84億元,季增7%,單季毛損3.73億元,較今年首季縮小49%,單季稅前虧損5.99億元,今年首季稅前虧15.61億元,單季稅前虧損幅度已經明顯縮減達到六成,顯見20奈米效益顯現,單季稅後虧18.87億元,每股淨損0.29元。而每股淨值約20.06元。
華亞科到今年第二季底為止,全數投片均為20奈米,而整體第二季位元成長率達15%,至於第三季位元成長率將還能季增個位數百分比,此外華亞科現階段低功率的DDR4投產比例也達到七成。
36
pratyeka wrote:
uoteS大的發言多...(恕刪)
我的確是多轉空 在法說之前我不是很在意那報告 所以我給出可先in一半的意見
但這次法說給出的時間點跟6月的投資報告時間幾乎一樣 這也表示那報告真的影響了這次併購案
到會計部門那邊的消息都很容易拿到
目前華亞科內部的確正準備被併
那篇報告寫明了 投資期限一過 雙方在年底都有取消權在年底
而放棄併購美光也沒有任何保證金損失
目前這樁投資內部都知道並不是卡在臺灣
而是美光在拖時間 所以我才說別看新聞做股票
因為這交易有很大的機會失敗
至於在美光方面的風險在報告書內其實是弊大於利
這也是為什麼前幾天法說沒辦法給答案的原因 只說下半年會有答案 而併購價一直強調是30也沒錯 如果進行併購 就是每張30 但是他卻沒說一定會併購成功
決定權在美光 在我看來這案子繼續下去機率已經在上次傳出併購失敗大幅降低
你們就祈禱價格DRAM價格真的所說的大幅上漲 我只in一半 等宣布失敗還能攤一次恐慌性拋出 併購成功也賺了總資金10啪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