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享,關於零到一百萬這件小事


小弟認為

優先要累積的是投資理財的知識,越早越好

但是否適合借錢投資,真的要看個人

以本人為例,本人也是領死薪水滴,回想起來,在只領20K年代從零到一百,印象中好像花了近五年時間

第一個一百真的是需要毅力,但之後成長的速度就快多了


PS: 本人傾向還是不要負債投資,尤其是股市

willhsu_design wrote:
小弟今年36歲,一直...(恕刪)


樓主年紀跟我差不多,我也是結婚後偶然接觸到債卷基金的小小成功者的啟發,然後開始我的理財之路,雖然現在還很小的現金流,但是我也是舉債投資的一方,身邊很多人不認同我的做法,但是也只能笑笑面對,畢竟我只需要對我的家人負責,剛開始只有老婆支持我而已,現在父母兄弟沒有反對的聲音了,只要又不是槓桿開的很高,認知自己經濟的風險忍受度真的很重要,樓主一起努力吧,加油!!!網路上有一句話小弟很認同(懂得利用是資產,不懂的利用是負債)共勉之
GARGINE wrote:
其實我還蠻認同你的故...(恕刪)

我曾經從11.3元開始投資燁隆,一直投資到它只剩0.36元,經過幾年的時間,才以中鴻的名義出清。
最後是獲利了,但如果不是用自有的資金,能撐過那段漫長的流金歲月嗎?
年輕人要借貸,要深思熟慮,想好退路再行動啊。

willhsu_design wrote:
小弟今年36歲,一...(恕刪)


36 還年輕

自己先試試吧 ~~~~
那投資失利,最後就變成
一個存了一百萬,一個沒存款還負債
投資本來就有風險存在,沒人能保證自己是獲利的那個
每次分享只有成功的案例,但成功案例下有多少失敗的案例
其實我覺得重點不在於10%
重點反而是在--好債--
我去年思考了一下
1.今年的錢到了未來只會越來越小
2.今年借的錢你把還款期限拉長相對在今年能買到的東西較多
只有存錢是無法累積財富
但是利用錢玩適當的槓桿對財富累積還是比較有幫助
不管事投資保險、股票還是其他
前提你要懂第二要克制
有多少資產就相對玩多大的槓桿
要有認知就算賠光光也不會害死自己
死存錢是好幾10年的做法在現在這種低利時代
先保本再求穩定獲利節省支出才是讓往後人生輕鬆的作法
現在的文明病真的一堆以前100個朋友裡面都不見的聽到腦瘤、甚麼癌之類的
但到了這幾年大概10個認識的恐怕就有1~2個有些病痛
50個認識的就有幾人死在特殊病
不想以後被醫藥拖垮
趁早打算與規劃是必要的
否定一個人的想法很簡單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辦法
但重點是你能不能提出更有效的做法或思考
如果可以10%,一直領下去,我們的政府是在幹什麼吃的,還要年金改革嗎,?

不但不用改,還應該加年金才對。

不過你說的也沒錯,大陸房市很熱,房價一直漲,就有一個笑話,

在大陸有房的男生,很快就會有伴,成家就容易許多,一位父親希望抱孫父親,看到兒子的同學朋友都買房,結婚生子了,心裡實在不是滋味,因此一直要求兒子去買房,兒子雖然也認為房價會越來越高,但如果真的要買,連頭期款都要去高利信貸,要是房價轉向,所有畢生積蓄將全部歸零,還可能負債,幾經考量後還是買不下手。

有天父親真的等不下去了,就跑去兒子租房處要開導他,兒子說,月收入拿來付每月的房貸都不夠,吃飯總還是要錢,因此堅持不買。

但父親只開導了一句,兒子就決定買了,他父親說,大家都買房了,如果房價漲了而你沒買,你將永遠差人一等,如果房價跌了,大家一起死,路上有一堆人陪伴你怕什麼。

跟賭投資年息10%的南非幣一樣,要就當人上人,不然就下輩子再來。
非常好的理財觀念,用錢賺錢是達到財務自由的好方法,但前提是要有穩定的工作收入,基本的理財知識,也不能把自己逼的太緊,當當月配息不足時要有錢能繳足貸款,非常棒的分享,謝謝
大家都懂得錢滾錢 那為什麼有人滾出好幾桶金 有人滾出一屁股債?????

國外發國家債只要超過3%就一堆國家基金湧入去買 請告訴我10%的投資工具好嗎

目前個人投資台灣股票 也在5%獲利左右而已

不過有句話是對的 越年輕開始滾就越容易有錢
酸民眾多…10%…銀行股買第一金…放十年會有多少復利會很難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