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IRA2010 wrote:
3Q...(恕刪)
Acer_kewei wrote:
我把加權指數大盤比...(恕刪)
太強了,很理性的分析~
我不像前輩們知之甚詳,我先將指數單純化,就純粹以比例來看,
加權指數從5/16起漲8067.6到9/26收盤9194.52,漲了約13.96%,
台積電從5/16起算到9/26從143漲到183漲了約27.97%,
若以這個比例關係看,大盤漲1%,台積電要漲2%左右,
以10000點估算,10000/9194.52,大約漲8.76%,
台積電要漲17.52%,大慨是215左右...
這還是其他公司股價也一樣有這樣的表現才有,如果其他公司股票不爭氣,可能還要漲過215才有辦法,
當然台指漲跌不能只看台積電,但畢竟他佔了17.61%,第2~5名加起來都沒他比重重,
操控起來較容易,
我知道這樣看指數太攏統了,少了太多因子做分析,小弟只是隨興說說寫寫,前輩們還請一笑置之,別鞭我丫~


我問我自已,這前100檔,佔大盤比重超過50%以上的的股票群,我敢不敢買或會不會買,我的答案是不會,所以當有超過一半比重的股票我自已都不會去買了,當然理應我不就不該作多台股,佔大盤比重愈超過50%以上你不敢買,70%你不會買,80%你不會買,那如果你的基本面功力不差的話,那大盤怎麼會再漲多高。
我說其實很簡單,這100檔權重股各位有興趣挑大盤比重率大於50%以上的股票自已分析一下基本面,如果你超過比例50%以上你不會買,你就不該作多大盤指數,因為這樣你才不會陷入單純的只看指數跳動,只憑感覺,只用三角尺劃劃線的猜,你做愈多功課,分析愈多檔股票,你對大盤指數會愈有感覺。
我想外資也是在做一樣的事,不要以為外資想拉到幾點就幾點,他們可是買各股票後指數才會漲,試問如果你是外資你會為了拉指數,買進一些你自已都不敢買或不想買的股票嗎?如果他會,他就不配當基金經理人或專業操盤手。
我怎麼覺得好像還蠻常見到你發言的,感覺不出來是長期投資而不擔心大盤是否在高點。
外資挸在持有138,544張,在105/05/13時持有47,706張~~~
我是沒有持有0050然後配息,去年配2元?今年配0.85元?去年的0050均價應該是66,如果配2元,那現金殖利率是2/66 =3%?
好像輸大盤殖利率4.x%,不知道我有沒有算錯~~~
年度 現金股利 股票股利 合計 員工
配股率(%)
盈餘發放 公積發放 小計 盈餘配股 公積配股 小計
2016 0.85 0 0.85 0.85
2015 2 0 2 2
2014 -- -- 1.55 1.55
2013 -- -- 1.35 1.35
2012 -- -- 1.85 1.85
2011 -- -- 1.95 1.95
2010 -- -- 2.2 2.2
2009 -- -- 1 1
2008 -- -- 2 2
2007 -- -- 2.5 2.5
2006 -- -- 4 4
2005 -- -- 1.85 1.85
其實我問你一個問題好了,假設如果你手上沒有任何股票,也沒有任何獲利,現在有現金一仟萬元,你願意在目前的指數買多少比例?願意花多少錢買0050?
如果你的答案是超過500萬,你願意在現在的指數位置買500萬以上,代表你看多,如果你願意全買,代表你強多,如果你一毛都不願意買,代表你也覺得現在指數相對高了,你不買了。
以目前的情境很多人都說自已行,感覺就像我說的,3000~4000點時有人說,如果漲到8000,9000一定空到死,結果現在也沒有看這些人空到死,有人說現在9xxxx,如果跌到4000~5000一定押身家,我想到了那時很多人也不敢買。現在自已的長期投資還賺6x%,說不擔心,如果9xxx跌到4xxx,這6x%就全部不見了,那一兩年,你八年的投資心血就歸零了。也許你會說放著四~八年又會回來,不過我還蠻想知道那時你的心態及你那時會說的話,是不是像現在說的這麼有信心。
如果有人學你這樣建立持股,過去兩年建立基本持股,所以他得到的均價應該是約三年線附近的88xx,若以長期投資而言至少看十年線,現在的十年線卻是8000左右,以長期平均來說,建立完後,至少得賠3年的股息,,如果沒熱錢,均價在7000點上下也不是難事,所以88xx怖完,到7000,約有1800點的落差,那至少損失8以前的股息,你之後才會開始賺錢。
所以我說你的策略,在你那時空背景所以沒有問題,2008~2009,也許你怖的成本就是6000~7000,以10年線,你還是遠低於,所以你才賺得到你所謂的差價加股息,如果你這兩年怖在88xx,我覺得股息可能賺得到,但是差價要賺到可能會比較難一點。
還有,你不是外資,投信,自營商,不要有那種觀念,別人賠了60%,你只賠了30%,就比別人厲害或是就賺了,我們單純是投資者,我們要的就是"賺錢",賠了就是賠了,應該不需要別人賠多少,我"只"賠多少,對我而言,我只在乎我今年能賺多少,我明年多賺多少,我如何去達成,用什麼工具,做哪個方向能讓我達到今年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