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業的從業人員,並非純技術,但數據分析多少涉及一點。
我只想說,要不是上面那幾位台灣用戶這麼睿智,我都不知道我的生活過的不好了。 。 。
思前想後,我也沒想明白我或者我身邊人的生活,是怎麼不好了的。 。 。
我家在深圳,我父母在海南三亞旁邊的小城,過年這段時間我們一起回的哈爾濱。
一個是經濟特區中國的最尖端地方
一個是要建設的自貿港
一個是落後的東北老工業基地
這三個地方我都很有發言權。
上面十幾頁我都看了
我竟不知道到底是這岸活在了牆裡,還是對岸活在了井裡。
非洲豬瘟,上面幾個地方,現實生活對我從未造成任何影響,我還是個經常買菜的人,價格有波動嗎?沒什麼感覺。 。 。
沒有影響到的意思就是,新聞裡也會報哪裡哪裡有疫情了,哪裡哪裡隔離了,哪裡哪裡解除疫情了,但沒聽說市場上什麼時候取貨斷貨了啊。
深圳不缺那正常,我哈爾濱的家是在三環邊上的一個鎮,也沒缺啊。
按照上面那幾個智者所說我還特意百度了一下,幾百萬條新聞,到底是隱瞞了啥?
然後中國經濟崩啦,民不聊生啦,這不是PTT的模式嗎?
還有人說拼多多。 。 。
我自己所在的公司就是做生活服務類APP的,和京東到家58到家類似,但拼多多也多少了解點。
拼多多和淘寶,京東,唯品會的客群,大面積不重疊啊。
拼多多不是給廣大農村或者偏鄉同胞用的嗎?他們原來一直是電商覆蓋不到的一群人啊。
這怎麼扯到了消費降級了?
拿一堆數字來扯淡,西方也好,台灣也罷,幾十年來不都是拿數字看中國大陸的?看明白了吧?走眼幾十遍了吧?
我本人業餘還做一點北美職業體育上的數據分析,更明白這道理,就是如果你帶著既定立場去找數字,怎麼都能找到到,看起來邏輯自洽,實際上非常外行。
另外還有人提到那個清除低端人口,這種話不明擺著就是帶著既定立場去黑的嗎?
和前幾天有個美國小哥發現紐約時報拿假新聞和假字幕黑中國大陸醫療制度時,玩的貓膩一樣。
中國的人均醫療,和美國比,你覺得誰好誰差?
中國大陸這麼多城市,不缺可以活得很舒服的地方,拉動內需,1-9線全建設,又不是今年貿易戰才開始做的。
我總覺得好像台灣人一聽中共喊拉內需就是蓋房地產和高鐵地鐵,還有很多別的事好嗎?
問題是大家都想多賺點往TOP4擠,賺了錢回家鄉花。
換做你是政府,你不做宏觀調控人力資源配置?
就像大陸不缺醫院,但所有人都養成一個就連崴個腳脖子也要去省內TOP2的醫院去看的習慣,省內TOP6-20甚至常常沒什麼人。
前面已經有幾個有識之士不厭其煩的提醒了那幾個“智者”——去中國大陸,深入看看。
取樣不需要是北上廣深這種一線,甚至嚴謹點都不需要是南京武漢蘇州成都這種二線。
中國300-400個城市,1-9線,去那種4-9線,舉個例子,黑龍江雞西,鶴崗,這類就叫4-9線。
人家活的那叫一個滋潤。
不讓說實話,動不動就扣帽子,說兩句實話就強國好棒棒中必勝又來啦。
這可不叫就事論事,客觀討論的態度。
唉,訊息如此不對等,難怪年年沈淪。死要面子活受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