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通膨經濟學、兩萬二、與台灣人大滅絕

rebels wrote:
要不要直接承認自己原來說的欠缺證據比較快?
...(恕刪)


網路上大家其實可以好好討論
閣下的口氣

我舉了例子,你似乎是視而不見
其實高科技有不少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的障礙
你該不會完全不查要我全部解釋這些複雜難懂的東西吧

那我加上一個比較易懂明顯的
直接以傳統反傾銷為名的保護
美國最近對大陸的油管鋼管提出課徵反傾銷稅案子
(反傾銷就是保護的一種手段,這部分有需要我解釋的話請說)

其實
美國保護自己的產業
反傾銷還是比較低的手段
這容易被冠上保護主義的大帽

以美國的實力
以貨幣的政策,外交的手段,智慧財產權的手段
有時還以保護對方的勞工為由,才是高明
非常有效的保護"高價值的產業"

至於保留工作的部分
當年就有效的逼迫日本到美國設廠
就算是競爭力完全不及格的美國車廠關門
救無可救
最終就業機會還是回到美國汽車工人的人手裡
ICE0917 wrote:
其他產業幾乎管都不管你。...(恕刪)


小弟呆過幾年工研院,自己參與或者左右鄰兵參與的傳產升級案也不少啊
做得爛大家可以罵,但是也確實花了不少錢,不能說政府都沒做事啦
不過幾年前預算刪很多的樣子

舉例來說,有仿冒汽車零件想作渦輪的,有太陽能熱水器改善效率的,有為電信設備廠 ODM 的,也有半導體設備代理要進口替代的。
續.....

美國要對方開放市場時就會拿出自由貿易來說
可是要保護自己的時候
就會用大大小小的工具

日本當年就是這樣栽的
反觀大家討論很多的
最近崛起大陸
保護的才叫厲害
要別人的市場就要自由貿易
別人要到自己的市場就抵死不從

大家都是這樣
這是很淺顯的道理

所謂的東協
所謂的歐盟
不就是藉著團結的力量
玩小圈子對抗外面其他的國家

保護自己嗎
續.....

說到歐盟
歐洲人運用環保為理由
來拉高技術門檻
間接保護自己的產業
這才叫一石二鳥
面子裡子都顧到了

所謂東協+(數字自填)
不也是一種保護
我們幾個國家關起門來大夥自由貿易(其實是各懷鬼胎啦)
另一種意義不就是
排除不是我們這個圈子的其他國家嗎

打了這麼多
開始驚訝
這些都是基本常識啊
還要解釋這麼多
台灣的大學
到底有沒有教甚麼叫保護主義
對抗外面如狼似虎的力量
居然一點都不教育下一代警覺
反而任由媒體對他們洗腦

強烈懷疑一些商科的教授們
因為中文比英文好
所以只喜歡到使用中文的國家去學術交流

還是學術交流的肥肉讓教授們也一起唱和
對學生們洗腦
續.....
某些國家對某些產業保護一陣子
然後放手
不表示這個國家就從此敞開大門
而是把重點放到其他的項目去

新興產業剛起的時候,因為基礎未穩
政府會保護
等產業成熟
有足夠的實力保護自己
後放手

或是當更高價值的產業已經見到時
對相對落後的放棄

所以用某些產業不再受到某些國家保護或是放棄
就等同於這個國家不再保護自己的產業
這個媒體常用來洗腦的錯誤邏輯
居然會有人看不出來
續....
似乎沒有提到日本
來說一下日本

日本剛好可以舉證
產業保護不是重點
產業升級才是關鍵
這個盲點

有少部份人認為台灣過去十幾年沒有好的產業政策
所以才有今天
只要產業升級
就不用擔心產業保護
其實是謬論

不適當的保護本國的產業和技術
任由外流
剛剛站穩的產業或是技術都保不住
那又哪有可能有機會發展出新的產業和技術呢?
那產業升級不是空談是什麼

日本風光的年代
日本是由通產省強力主導的產業政策來保護自己
通產省管的可寬了
任何有價值的產業對外投資

沒有通產省的點頭
等著被修理
其實連一些支微末節的技術流出都逃不過法眼

通產省就是以協調主要核心的產業為主
避免被競爭的國家挖牆腳
各個擊破
保障產業鏈的完整
防止進一步被整碗端走

PS
80末90年代開始
美國因為畏懼日本的產業實力
開始給日本巨大的壓力
(也有一說是日本的國內自身的政治問題,或是說兩者都有)
通產省這近十年來影響力大不如前
產業開始分崩離析
結果就是伴隨日本國力的下滑
製造的部分外移嚴重
這就是個教訓

不過至少高階的產品還是標榜日製
讓少部分的員工可以喘息

舉例
高階的汽車
高階的相機
高階的電視
高階的音響


superscreen wrote:
某些國家對某些產業保護一陣子
然後放手
不表示這個國家就從此敞開大門
而是把重點放到其他的項目去

新興產業剛起的時候,因為基礎未穩
政府會保護
等產業成熟
有足夠的實力保護自己
後放手

或是當更高價值的產業已經見到時
對相對落後的放棄

所以用某些產業不再受到某些國家保護或是放棄
就等同於這個國家不再保護自己的產業
這個媒體常用來洗腦的錯誤邏輯
居然會有人看不出來


台灣搞過產業保護啊,汽車業不就是最好的例子,結果咧?

你的講法問題是,現在一堆人講要保護的根本不是什麼新興產業,
台灣工廠做毛巾再給他做十年還是毛巾,商人除了cost down以外好像沒看到什麼新的東西。

只能說台灣人中小企業的格局大概能做到的也只是目前這種程度...:-)
要作保護主義,你要有那個實力才能作保護主義啊…

歐盟 / 美國 / 日本,都是因為經濟體系大,大家都想把東西賣進他們國內,自然有那個能耐說 "要賣進來,可以,要作到 XXX 認證再進來" (就是上面說的變相的保護主義)

台灣那麼一個丁點兒大,市場太小… 你要作保護主義,限制外國公司進來,外國公司只會說句 "Oh well~ 那算了" 就不管台灣,進攻別的大市場囉~

所以台灣才需要跟別的國家結成連盟…
JJ8009 wrote:
要作保護主義,你要有...(恕刪)


又在唱衰自己所待的國家!


那像瑞士呢?! 廬森堡呢 新加坡呢?!


請解釋 人家也是鼻屎大的國家 為什麼 這麼有出頭?!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史坦利摩根 wrote:
又在唱衰自己所待的國
那像瑞士呢?! 廬森堡呢 新加坡呢?!
請解釋 人家也是鼻屎大的國家 為什麼 這麼有出頭?!...(恕刪)



公路車ing wrote:
他們只會被刺傷 面對一群連數字、推測模型、跟邏輯都不懂的人 費心做什麼? 你是慈濟功德會? 誰會感激你?
6.2 台灣已經很危機了,看完這樣的討論,我還是只能說.....難怪台灣會危機
......(恕刪)


You are righ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