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股價低靡,增資籌不到錢,反而造成股本膨脹後,稀釋每股獲利...
二來 現有股東為了 參與現金增資,套取價差,很可能主動 要求百萬張借卷提前還劵,這樣原始股東才有機會參予增資案...公司派既然已經默許百萬張借劵賣出 囂張了一年多, 應該不會突然搞出增資案,破壞生態平衡, 害百萬張借劵倉皇失措...

利用股價低靡的機會,公司可考慮動用庫藏股,用低價 回收市場浮額,註銷股本,提升未來每股獲利,才是良策.
股本962.4億,股東權益2082億,算出來淨值為$21.6, ,
現在若用 $12~$15就能回收2成股權,再註銷的話, 現金花費約280億,股東權益變成1800億,現有長期股東手上持股數不變 但整體股本瘦身打8折,股本變 770億,每股淨值變 1800/770 x 10 = $23.4....
鴻海用現金減資的方式,來提高ROE,EPS,代價就是每位長期股東的持股數 會同步變少.
改用庫藏股打消股本的方式,這樣每位長期股東手上的持股數一樣,不會減少,但股本變少了,股票淨值提高了,未來ROE,每股獲利也變多了, 理論上股價會上升,每位股東手上 持股的市值 就增加了,
同樣150億的現金分紅,留下來不賣的長期股東,同樣是100張股票,原本只能分到15萬,但公司整體資本額,股票張數減少2成後, 每股就可分配到 多25 %的 現金股利. ( 100% /0.8 = 125% )
相對的,鴻海用現金減資2成,每位股東持股數也少了2成,每股可分配到股利不變,沒法增加.
國際大企業 apple 就打算花 幾千億美金 實施股藏股,回饋股東

===============================
有人主張,....我們作多股票的人,不需要把空方恨得牙癢癢的,必欲去之而後快,人家也是有家屬要養的,最好給其留點退路。看來有人 不樂見用現金減資的方式,強迫百萬張借劵賣出的空方 ,全部買回還劵.
那改用庫藏股回收股本的方式,來瘦身註銷股本,空方就不會被迫強制還劵了....但股價可能會稍有波動上揚,空方只要多補繳一些擔保品或擔保金,就可選擇不用還劵....這樣兩全其美,多空都爽,應該算公道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