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群聯篇)


ibmb7613 wrote:
看完專訪 感覺不大妙...(恕刪)


私有化下市對股東才是最大的利多吧 !
1953li wrote:
我的另一個很大疑惑...(恕刪)


為什麼要找人盤護?籌碼面和心理面兩方面來說,首先籌碼面,如果股價一直跌一直跌一直跌,本來不想賣的人也會被一直賣的人逼的不得不賣,27x往下殺,每一個人的止損點都不一樣,有的是1%,有的人是3%,有的人是5%, 有的人是10%,有的人是20%,有的人是30%,融資斷頭是40%, 股價你只要一直跌會引起誰都無法控制的事件,這也是我佩服群聯的地方,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控制整個局勢,跌停兩根也許20億去就護得住,跌停到5根,10根時100億你也不一定護得住,這道理就像早期銀行有人放風聲出來說這銀行有問題,一開始小量的人開始來提錢,如果銀行不快採取措施,10個人領錢變100個領錢,變1000個,變1萬個,小戶領完換大戶領,最後銀行就破產,之後政府要求銀行加入投保金額保證三百萬元可領回,之後就很少發少銀行被禿鷹搞到到,上市櫃公司也一樣,一開始你不在乎,像樂陞一樣,老闆盡量在日本都別回來,跌停再跌停,散戶們看不到老闆出來處理,狂瘋的賣,最後組一個自救會,然後把老闆押走,股價繼續跌。

我和你說,當然如果樂陞老闆一破局跌兩根跌停時就出來拿10億打開跌停,今天樂陞還是活的好好的,股價還是會在80左右來來回回,股價如果一直在這麼高,自救會也組不起來,老闆也不會被押走,獨立董監也不會辭職,當一件事情一開始發生,還很好控制,如果你不去控制未來會演變成很大的事件。


所以你不要很輕松的說,幹嘛護,讓他跌呀緊張什麼,代表你不夠了解籌碼面和心理面,沒有依何一家公司一直一直跌停能沒有事發生的,連台積電也不例外,如果台積電敢跌停10根跌停,誰來救都救不起來,抱括政府,裡面的外資多殺多殺到見骨,最後銀行團開始抽銀根自保,台積電就會這樣倒閉,不會覺得我講的很誇張,公司的組成和銀行的組成都是有放桿杆在裡面的,放大放小罷了。


尹衍樑:哇!哇!哇,竟然有人把我常黑天鵝~~~我眼淚都快流下來了,老子看到潘董才和他說了十分鐘我就丟20億進群聯了,20億對我來說很多嗎?

尹衍樑,中華民國企業家,現任 潤泰集團總裁、中國文化大學董事會董事。 2008年世界傑出華商協會組織評選全球華商500強排行榜第183名,2015年《富比世》雜誌臺灣富豪排行榜排名第7名、同年名列《富比世》世界百萬富豪榜第452名。 維基百科
出生: 1950 年 8 月 16 日(66 歲),臺北市
身價: 30 億美元(2016 年) 富比士
學歷: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1968 年), 中國文化大學

roob wrote:
私有化下市對股東才...(恕刪)


他在說反話啦,群聯私有化至少也得賣300以上,現在就是台灣資本市場不小,所以本益比都給10倍,看到股價跌,就有人覺得會跌得更低~~~

1953li wrote:
我的另一個很大疑惑...(恕刪)


我個人有一個問題,你覺得247元是一個壓力,如果群聯第三季財報開出來稅後獲利是7.4元,你看到這個財報你的反應會是什麼?當幾周後你看到頭版頭條上面下著"群聯第三季獲利創歷史新高稅後eps來到7.4元"你的反應還會是247是一個壓力嗎?讀財報的目的就是不會忽然被主力的新聞擾亂了自已的冷靜,如果你會因為看到群聯第三季賺7.4而去進買在25x的話,那我和你說,你現在就要有心理準備,別到時候亂了套。


現在唯一不確定的就是群聯的業外第三季到底是賺多少,不過以歷史經驗來看至少都是1.x億,所得稅第二季之所以要2.6億是因為多被課了一條未分配盈餘加徴=1.12億,其實第二季群聯的獲利只需要課1.52億(每一季課的比例都差不多,所以這個推論也沒啥問題),所以第三季所得稅理論上課個1.8億就差不多了,沒有啥意外的多課別的稅,群聯第三季eps應該就是7.4上下如果我們把業外收入降到零,所得稅升到2.6億,群聯第三季還是會有6.8元,不過就如我和你說的,群聯有1萬5仟張的宇瞻,今年配2元,所以至少就會有3仟萬的股利收入,所以業外會是零的機率其實不太高。


悲觀一點第三季應該是6.8元,樂觀一點第三季應該是賺7.4元,那獲利怎麼算的,我第一篇有寫,不是我亂算的,7、8月群聯都有公怖前獲利,只有9月我是按7、8月去推的,所以大概準確率不會太低。


各位以上就是我自已會在財報出來前就自已先推論,才不會財報出來後不知道什麼叫好,什麼叫不好~~~~


那第一篇的第四季獲利,我覺得可能資訊不足所以那推論不正確,因為至少要有營收,才能去推測,10、11,12月營收每一個月出來後,大概就愈來愈能推測出來~~~
這棟樓已蓋了好幾層,以您多面向的分析,肯定持有了這個標的,想請教Acer大,您持有的成本價位大約是多少呢?
bingo bingo haha wrote:
這棟樓已蓋了好幾層...(恕刪)


看來加入觀察、研究名單大家似乎覺得不夠有說服力,我一定要加入操作名單大家才會覺得有說服力,有看我另一篇多空分析的文章應該知道我現在正在空一口台指期(打發時間),那原因是我覺得台股目前在目對的高點,我本來是打算研究到第三季財報出來後再加入操作名單,這兩天在家裡分析這幾季財報的細項,昨天東森老謝訪談了潘董,讓我加快的了解群聯一些之前還有疑慮的問題,下周起正式加入操作名單,但我不會說我買在多少價位,買了多少成,什麼時候買,也沒有打算買了公怖對帳單(公怖自已的操作價位,成數,什麼時候買,這樣做還蠻蠢的),那如果我買到五成以上後,我大概也不會再分析群聯了,因為再分析也沒有意義了,買都買了,做足準備才買的,再分析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群聯的股東結構七成是大戶(董監、外資),只有兩成多是散戶,群聯並不是一檔散戶能去影響股價的,所以我會分享我對公司的觀點給大家聽,如果今天分析的是一檔股票股本2~5億,股價3~10元,那散戶對此檔的股價影響就非常的大,我就不敢這樣分享我對公司的觀點給大家聽,群聯股本雖然只有20億,但股價2xx,市值480億,散戶很難去推動股價,所以我和大家說下星期要加入操作名單,我其實不害怕,因為我根本影響不了股價,我也不擔心有人拉高讓我買。


核心持股買完後,一定是第三季財報我確定是如我預期的,我才會加碼買進,以後我盡量還是以我分享如何分析公司財報。我還蠻好奇的,每一個人都認為我買了群聯,難道大家都是買了股票才開始觀察、研究公司的嗎?買完後再分析有什麼意義?我實在搞不是很懂,手續費、交易稅還蠻貴的,買貴了的差價要幾年股利才補得回來,你已經不是第一個認為我手上已經買了群聯的人了。


平常六日沒事我都會去圖書館看書,只是這一兩周都在看群聯的財報及公司運作方式,看了覺得很有心得,所以才寫了不少~~~
Acer_kewei wrote:
看來加入觀察、研究...(恕刪)


A大,我已經快加碼到10張了,低於220我會在加碼,我一直沒賣掉群聯,
我想龍蝦大餐應該沒那麼快吃到。

波動是一時的,再空下去也沒肉了,最終還是回歸基本面決定價值。
nostalgia047 wrote:
A大,我已經快加碼...(恕刪)


恩~~尤其上周是因為上櫃指數一起殺下來,群聯才跟著一起殺下來,這就代表不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新消息,上周應該是不錯的買點,星期六的老謝訪談潘董,真的是會讓不少人安心,很多時候看到股價跌時,就會有人價格愈看愈低,分析的第一天我就認為沒有新的資訊出來前,低於240就是一個有值價的買點(240還是有考慮因為帳假風波對大家留下的不確定感),只要過一段時間假帳風波會隨著每一季的財報公怖出來而結束,240以下會待的時間我認為不會太久,以群聯的基本面,我從分析到現在,我都不認為群聯價值該在240以下,但如你所說的市場會波動,10~20%的波動,我想這10~20%的向下波動,就是有信心的或是有研究基本面的人去佔沒信心或不懂基本面人的便宜的時候。


下星期起如果外資硬要撐住指數,我想內資發覺殺不下去,也不會再去硬殺上櫃指數,有價值的公司股價就會反彈,我認為240以下買到目前的群聯,是可以長放的,除非基本面改變,對於大盤指數我的看法還是不變,我認為相對高點了,上周我說過,上櫃指數已經殺到大盤指數8458的點了,大盤指數還撐在9156,群聯股價已經殺到大盤指數8331的點了,重點是群聯今年的業績還比去年好,所以群聯相對安全。

之前去美國波士頓,常常有去吃波士頓龍蝦,1又1/4的磅才19美金(未加15%小費),去十天,每天都去報到吃龍蝦,用水煮過然後附奶油液,炸署條,真好吃~~~
A大你是吃餐廳的龍蝦吧?
才會這麼貴
我住波士頓超過十年了
碩士加上博士 在加上博士後
算馬總統的學弟吧 只是在醫學院

我都去showes 買活的龍蝦 自己烤
一隻才大約5-8美元
外面隨便買一個木蘭便當 排骨飯 難吃的要死 都要九美元了
類比下來
一隻龍蝦大概比一個便當便宜
也就是在美國吃龍蝦 有點向在台灣吃雞排一樣便宜的意思
我一次都買四隻 冰冰箱
烤完 蝦頭在一起主義大利麵 沒事逛查爾市河畔 看看加拿大鵝
悠閒的美國歲月啊
回台灣後反而忙死了

Acer_kewei wrote:
恩~~尤其上周是因...(恕刪)
成醫 wrote:
A大你是吃餐廳的龍...(恕刪)


別人是因為群聯也進來,你是因為波士頓龍蝦而回文~~,沒錯我是在外面的餐廳吃的,去十天都是住飯店沒有廚具,反正錢是公司出差費的餐費出的,就大隻大隻的給它吃~~~幾年後又去了一次十天,還是每天吃~~~

還有去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MIT),去摸一下哈佛先生,主要是去波士頓 new hampshire laboratory~~

哇~~念哈佛~~精英哦~~~

去西班牙(馬德里)的飯店住一個多月就有去超市買回來煮,有些東西比台灣還便宜,尤其是歐元33:1時,海尼根(六瓶2.x歐),紅酒(1.x歐就有了,2~3歐我就覺得不錯喝),波卡(裡面真的是裝署片,不像台灣賣空氣),都便宜到爆,去的時候是夏天,很熱又很乾就是了~~,風景是不錯,公車大概也是1.5歐這種價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