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Hsiao wrote:
但誰知道之前宏達電王雪紅買回庫藏股時,想說老闆都出手了,那個時間點不跟...還要等何時才下手...(恕刪)


王血紅

哈哈哈哈哈
投資沒有必贏的結果,除非你走內線交易,但要走內線也要確定消息是早他人一部的消息才值得投資,
與其聽消息,不如自己做功課最扎實

投資股票只須掌握三大原則 :

選定基本面好的公司
選擇相對低點買入持有(參考MACD、RSI絕對指標)
選擇股票網特有的6~8支好股票做投資組合

像你自己都是聽到的消息都是媒體放出來,早被洗過一輪的資訊,
充其量你只是站在高山峰

如果能在山腰下就看出買進時機,那就是靠內力,好好研究再出來玩,
不要人云亦云,不會玩就不要學人亂投資
ELPASOGOGO的用詞頗為為犀利,不是很良善,但相信您應該是在投資這方面經驗老道,
才會如此快人快語,有機會也希望您能多指教,給予我這樣一位沒門道又沒管道的投資後進一些建言
否則您所謂的內力一詞,對我來說是個很飄渺的用字遣詞,更不用說您的結尾語啦!!

不過對我來說現階段的台股並非適合在此刻入場,或許年底前盤整後,明年初應該會有較明顯的跡象可以看出入場時機,而另一個值得觀察的是張忠謀昨天宣布執行長位子交棒,這樣一個台灣極具指標的企業,新任雙執行長交接後在未來若有任何動盪,勢必也會牽動科技業的整體面,08年第一次交棒由蔡力行接手,除了人為之外,當時的金融海嘯也是一個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因此我認為現在短期內仍會有一波盤整期,現在入場不是個好時機。
不會選股或老是選錯股的人,真的很建議ETF(譬如0050)。
不用看財報,不用聽消息,不擔心下市,完全專注在指數高低就可以。
(但是賺很少)


Hero Hsiao wrote:
最近一開電視新聞,對...這些國際大牌不論是ACER / HTC...都是我一直很支持的(恕刪)


這兩家你支持可以買他們的產品,但不要買股票,用情感來投資是非常危險的
台灣還有很多國際級企業可以投資
像是台積電,聯發科
你要做任何投資,一定要分析一間公司的體質好壞,分析的指標可以依據四個項目去檢視
1. 管理效率 2. 獲利成長率 3. 資源報酬率 4. 競爭力

管理效率:檢視企業經營團隊的組織管理能力。它是經營管理階層在一定的毛利中,對息稅前利益所貢獻的利潤比率。

獲利成長率:主要是觀察毛利或營收以及 EBIT 的成長,視情況而定。

資源報酬率:企業經營者的管理能力,其利用企業資源所創造利潤的能力,一類是靜態資源,如如固定資產、金融資產;一類是動態資源,即人力資源。

競爭力:企業的競爭力強弱與他所需的週轉資金反比。所需週轉資金越少,其競爭力就越強。
Competitiveness的衡量 = 週轉資金/總營運額,或企業的存貨與應收款。

先知道自己要投資的標的本質是否值得投資,如果不檢視這些內部的管理層面,而去聽一些小道消息,那就像是先前的基因國際一樣,大家都是被消息炒作之下的犧牲品

有這四個項目去檢視一間企業的體質好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投資概念起步時應該要有的認知,我看你這樣傻乎乎的,希望你先前沒有去買基因,更希望黎肥買宏達電的消息,你也要自己思考這個新聞的價值是否值得讓你出手,如果我都說這麼清楚而你還不明白,那麼你就好好在職場上發揮本能,建議不要來投資

台語說:耳孔輕,心肝軟,錢咖賊攏哄騙去愼...,希望這方良帖能對你有所警惕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若你認同效率市場就選"指數型基金",不然就直接選股學當股神,打敗市場吧!...(恕刪)

不管市場效率不效率,指數投資都是一個方法(或選項)。
那是讓不會選股的人,也有參與股市的機會。
有時間看盤的,買ETF;沒時間看盤的,買指數型基金。
重點是,還是要看指數高低作為你進出場的依據。
打敗市場,從來不是我的目標。打敗定存,才是!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既然要花時間看盤了,何不直接選股?...(恕刪)

選股,不簡單啊!
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非常可觀啊!尤其是對散戶的我們。
(財報要分析、營收要比較、消息要探聽、線型要會看、波浪要會數、媒體要關心、.....。) (人生有意義的事情還很多啊。)

如果選股所花費的時間、精力也要算鐘點費的話,
0050一年0.48%,個人覺得,雖不滿意但可接受啦。
何況,自己選股還常常選錯。(我是說我自己啦)

年獲利是差很多,但是,年虧損可能差更多。
看看本版,一堆喊救命的,哪個不是玩個股的投資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