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吧
大豆頁平 wrote:
而這個數字還是十年前的數字喔!(那時候買的價格...)

你猜他家怎麼理財??
股票...錯
基金...錯
財富管理...錯
他家只有將錢.............放定存!!沒錯!就是『放定存』!


正因為他家不跟銀行借錢,所以現金要準備很多很多!
不知有多少銀行排隊要跟他家聊天的...


或許吧,在早些年前 銀行的定存利率確實是滿高的,就從我第一份工作開始到現在為止,最高見到5%以上

而你所謂的朋友的家族,因為這樣而賺到這樣一個利率.若以當時最高5%來算

2億現金不說

單以拿其中一億來說分成100筆100萬 x年5%是多少 =500萬/年(純利息) 就已經很嚇人了

但現在經濟不景氣銀行存款利率又低 誰都也想把小錢變大錢,保險一點的就去定存一年(賺的比較少,)

其次就是買基金,買到好的基金,所賺到的報酬率也遠比定存高許多,看是定期定額還是單筆

當然事先它也會跟你說投資不代表穫利,它也是有風險的存在,如何去避險就要多聽多看多問

再來就是股票,股票高漲,買低賣高的價差也比基金高許多,單進單出,如果你還覺得這支股票還不錯

公司也滿賺錢的不仿中期持有個一兩年在說吧,它也有股票分紅,就看該公司eps 賺多少分多少

最後就是期貨了 目前大家也知道石油一漲什麼物價都會上漲 石油,紙.大宗民生物資....等等

玩這期貨,心臟與資本也是要夠力,才玩的起,它也不是普通人玩的起的

大豆頁平 wrote:
先直接點出答案吧...
就是請先投資自已...
我相信知道的人多,但行動的人應該不多!


這點我認同,但理論跟上實際上還是會有很大的落差,但如何去落實並成功,這才是難事

不是一兩天,一兩個月,甚至一兩年就可以收到成效,畢竟人在大環境下能不被遷著鼻子走就已經算很堅持了





大豆頁平 wrote:
投資自已才是穩賺不賠的...
與其冒著錢會不見的風險,為何不將錢作最有效的利用呢?


這就要考慮到機會成本了,每個人心中所想的不見的都一樣 (人性本貪)

如何將時間極小化,金錢最大化,這又是一門學問了 這東西方法千百種就姑且不論了


大豆頁平 wrote:
(心想:為什麼不花點時間研究你會升不上去/加不了薪的原因呢?...)


升不上去加不了薪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自己本身的問題以外,你的老版對你的看法,也是滿重要的一部份,整體經濟大

環境也是重要考慮的環結,景氣都不好了,公司都減少資出沒裁員就已經算是萬幸了,你還想要求加薪?

有本事你也可以跳槽到別家公司不是這樣嗎?(投資自己的成果可馬上看到了有沒有公司要了)
這年頭講究的是雙頭並進,不管是增加自己在職場上的知識,或是理財方面的知識,都是要具備的。

只知道其中一邊,其實財富的提升都是很緩慢的,要能讓自己加薪又會理財投資,才是王道。
I trust everyone,but I don't trust the devil inside of them!
樓上幾位大大誤會了,(jameslee0723、Orion、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我舉這個有錢人來當例子,
是為了給samchung 大大知道,有錢人不一定忙著到處投資!

而平凡的我們,想要作投資的行為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投資自已!
不要為了那些贏頭小利,忽略了真正該做的事情(做好自已原本的工作...)



而ccc3939 大大所言甚是,但我這篇的意思是...
一個平凡人要去研究這些,是不是要有時間呢?
花的那些時間所得到的利潤,是否真的有比他原本的薪水高呢?
若有-> 建議離職專心玩這個...
若無 -> 建議還是好好上班,將這些時間/金錢拿來當作提供自已能力的工具...

你提到的那些人都是專注在自已的本業上...有了很多錢之後才為了分散風險而投資的
巴菲特 -> 本來就是在玩投資的...
比爾蓋茲 -> 你何時聽過他在抄股票?他可是很努力拉抬自已的公司喔!
王永慶->人家台塑三寶也是顧的好好的喔!
郭台銘->他也是很努力在操員工的心肝喔

而fr142666 大大...
我那位朋友他家現在還是將錢放定存,並不是為了那小小的利息...
那是他爸奇怪的想法所導致的,就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所以他家不曾財務危機,就是大賺 OR小賺而已)
這個例子只是要告訴大家,有錢人不一定將錢拿去投資什麼的...

老實說,我很驚訝有人每天有毅力看盤,而不肯將那些時間分出一點點來加強自已的能力!
對我來說,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啊!

而如果你有能力的話,到時候是老闆求你,而不是你求老闆...
我們公司有位IT實力堅強的高手,人非常非常的機車,但...能力好,老闆也不得不低頭!
但面對其他人的反彈,他也離職了...
不過,他是跳槽到美/加國某間IT大公司喔!
薪水可是三級跳!!
如果他是一個上班有空就看盤,下班沒事就研究股票的人,他會有這樣子的能力跳嗎?

TO anthonykang 大大
是的,雙頭並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如果你的本業都顧不好的話,你如何雙頭並進?
就是因為我看多了那種本業顧不好,卻一直忙著要顧副業的人在忙忙碌碌...
(如學生、一個月賺不多的人...)
因此PO了這篇文的!!這文就是給那些人看的...

不錯,終于有比較理性的投資思考了。

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投資市場是一個負合游戲,不是零和游戲,因為交易之間是會收稅和傭金的,所以那些投資顧問,經紀和自己利益是有沖突的,所以為什么還要相信那些人呢? 容易得到的資訊不是值錢,有用的資訊。

而那些真正有用的投資顧問,只有那些私人銀行業務的投資顧問才會對你有幫助,但是門檻就很高。

散戶在現在的投資市場,完全就是莊家的點心,資訊完全是不對稱的,還有很多消息都是莊家自己做出來的,所以散戶在專業市場獲勝的機率幾乎是零,就算是牛市里面好運氣賺到,遲早也是要把這些錢吐出來的。


所以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唯一對散戶還有點希望的就是基金,不過要看好基金經理的履歷,投資概念,但是不要放太大的希望在這個上面,因為很多基金經理是管理其它人的錢,不管回報如何,還是會收管理費,所以可以穩定跑贏通脹就算了。

剩下的就是專注自己的事業,盡快達到可以使用私人銀行業務的資格,之后才可能是靠錢找錢。

想靠自己的力量去研究公司年報,看走勢分析圖,通過電視報紙的資訊來投資股票? 算了吧,難道不知道這些資料都是怎么制造出來的嗎? 如果還是有自信自己可以這樣,那么只有祝你好運了。
沒錯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在沒很明確的目標與利益下
要投資自己
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精神力"


个人观点,不负责,欢迎指正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dda0826/
dreamfly wrote:
想靠自己的力量去研究公司年報,看走勢分析圖,通過電視報紙的資訊來投資股票? 算了吧,難道不知道這些資料都是怎么制造出來的嗎? 如果還是有自信自己可以這樣,那么只有祝你好運了。
...(恕刪)


正如大大所言!

當愈了解這個市場的作法後,我就愈沒膽將錢投入...
但看到太多『勇字當頭』的大清小兵、『義無反顧』的革命列士時,就忍不住跳出來勸勸他們三思...
畢竟隨便買隨便賺的年代『可能』開始要結束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我很同意樓主還有幾位網兄的看法

投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提供另一個想法

今天我除了工作本業以外

把資金預留一部分其餘全數拿去投資

也許賺錢的比率真的低於百分之一....

也真的要花很多心力去做功課

這樣的心態是不是比去買彩卷或是做白日夢還要積極?

而且換來的是一個夢想成真的機會....


再者,一個月了不起三五萬...

在很多行業來說(工作能力好是必要的 加薪跟福利卻不是)

熬三五年真的沒有什麼...上面排隊排了十年也是有...

出來創業一要有本錢 二要有本事 都有也不見得會賺

這時候就開始利用公司資源

接案子 看盤 玩股票有何不可?
(要馬跑卻不給馬吃草 福利少 員工就不會搞怪?更甚者 挖自己公司牆角都有!
目前台灣過份壓榨勞方的代價就是員工無法全心全力為公司效力....)

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投資自己加薪200%
(投資自己成功的機會 會比較高嗎? 也還是會有其他的風險....)
難得放假 看報告跟打小白球哪個重要?
多少公司把員工當消耗品而不是資產??

舉我老爸的例子,18歲就考上特考當公務員,到五六十快退休還是考不上高考.....

犧牲了家庭 娛樂 跟許多人生的經驗...他的事業就比較好嗎?
(那個年代臺北工專學歷應該沒有很爛吧?)

我要說的是
投資自己是一個選擇
但是並不是穩賺 頂多不賠.....
划不划算 見仁見智


所有事的背後都有代價...... 投資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我們只是跟上帝玩骰子,不管過程如何....結果只有輸贏...兩種

讓自己的人生充實 不後悔為前提比較好吧.....




就算只有zaku 也可以把Strike打下來..
投資自己固然重要,可是那也不代表就不用投資理財吧
畢竟我們不是哪麼有錢的人
或許有個幾億的人不投資他也可以過的很好
但我們不是。
方法有很多,要端看自己適合什麼方法囉!!
我認識一個台灣前幾大的有錢人,他也是照買股票,或許對他來說幾億也只是零頭而已。
所以也不能說有錢人都不用投資理財,這樣的說法有點偏頗。
賺錢的事和能力有關。但是不是絕對有關。

不管你怎麼投資自己,永遠比不上連勝文。
看不懂TOP 5%說甚麼是理所當然的
大豆頁平 wrote:
主題很聳動,對吧!(...(恕刪)


小弟有位同事 之前玩股票賺了點錢! 就離職 專心玩股票!! 離走前還對小弟語重心長的說: 你甘願一輩子領死薪水嗎? . 小弟仍然勸他 要先把本業顧好 股票就當作是業外收入 . 一年過後 聽友人說 我那位朋友蠻落魄的 股票賠了不少 半年找不到工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