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zo69356 wrote:
尤其是台灣那麼多金控...(恕刪)


心態問題

有賺想跑就是投機

存股心態就要像原始股東一樣 跑不了

問各位 心態是啥麼

有賺想跑 還是股票不買賣像原始股東般........

enzo69356 wrote:
尤其是台灣那麼多金...(恕刪)

存股不疑 疑股不存

enzo69356 wrote:
20年前各銀行股都是2~30元以上
大家最愛的中信金有到40元哩...(恕刪)



你是不會買10塊的存哦,一年可以賺幾十億,股價才10元的銀行好幾間,這你都不敢存,退出股市比較快
ojgl wrote:
金融骨粉濕團裡,有9...(恕刪)

減資5~9成?
年年配息配股的金融股有存在這種標的?
我直接給方向,比比較過去績效或是舉誰誰因此發大財或是出書之類的來得有意義

1.今年各大金控壽險Q1跟Q2獲利狀況會被大陸曝險過高而拖累

2.近十年台灣各大金控資本額擴張漸漸到頂,發行特別股以達不過於擴大資本額方式吸收資金

3.特別股收購者又大多以各大金控投信法人相互認養,特別股地位逐漸被當作存金融股的避風港,金融特別股的地位將會因經濟下行疑慮而有很高機會被炒高,普通股將會被大法人逐漸調節出脫。

4.金融股過去也曾經倒閉過,別再無腦用檯面上的出書達人所言,金融銀行股再怎樣政府都會救,噁心!
(ex:中興)

政府會救的只有該銀行的存戶根本不是股東

5.升息對金融股而言是雙面刃,多者只會告知你利差增加提升獲利,卻沒跟你說會有呆帳跟資產品質有下滑疑慮,今明兩年房貸寬限期也將至,央行至今仍未升息只是讓未爆彈延後而已。

結論:今年金融股會有很好的買點,但不是現在,金金併的趨勢就目前的政策來講對小股東不是什麼好事兒
vivian93 wrote:
你說的這部分,才是投...(恕刪)


挑前幾大,別挑太小家的,每年幾乎都賺錢的金控,不會今年賺三塊,明年虧三塊的金控,股價區間震幅不超過20~30%的,當然遇到獲利已超出好幾年股利的股票當然賣啊,我想你沒看清楚那些討論文,時間是成本沒錯,但放銀行一年1%你覺得這樣也行,也不會有人講什麼,跑去買電子股可能會翻倍,也可能會腰斬再腰斬,今年大家看了不少支這種股票了吧,我們小老百姓沒錢可以不買電子產品,但你能不跟銀行打交道嗎?

icbcsw wrote:
挑前幾大,別挑太小...(恕刪)


一堆抽煙慢性自殺的人只要當他們最愛的菸商的股東
願意放著都不知道翻幾倍了
比買什麼高科技股還容易了解 也很有利可圖
ojgl wrote:
金融骨粉濕團裡,有9...(恕刪)

個人認為不是要救不救的問題
以2887為例淨值14點多股價13不到
這幾年每年配0.9~1.2
每個月會公告營收及盈餘
請問會比電子股風險大嗎?
另外我可能比較不會選股及沒有內線
大多還是以金融股為優先
手癢再說吧!

nslee540317 wrote:
個人認為不是要救不...(恕刪)


你可能不知道作帳組的威能,google有一堆公司作帳的技巧,等到這些金控發佈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連逃命的機會都不會留給你。

icbcsw wrote:
挑前幾大,別挑太小家的,每年幾乎都賺錢的金控,不會今年賺三塊,明年虧三塊的金控,股價區間震幅不超過20~30%的,當然遇到獲利已超出好幾年股利的股票當然賣啊,我想你沒看清楚那些討論文,時間是成本沒錯,但放銀行一年1%你覺得這樣也行,也不會有人講什麼,跑去買電子股可能會翻倍,也可能會腰斬再腰斬,今年大家看了不少支這種股票了吧,我們小老百姓沒錢可以不買電子產品,但你能不跟銀行打交道嗎?


九成以上的人應該都需要跟銀行往來,
但是你跟銀行往來,並不表示銀行能從你身上賺到錢,才是重點呀。
現在銀行要賺錢真的越來越不容易了。
過去是因為投資市場很好,不動產市場很好,
所以銀行收了人民的存款,可以很容易的去放款或是找到報酬率不錯的地方放錢。
但是現在不動產市場萎縮,影響放款業務,
國際市場又不看好,加上匯率風險增加,投資部門也很難賺到錢,
所以現在銀行慢慢的開始把重心移到手續費收入,
慢慢開始靠著賣理財商品來賺手續費。
但是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未來fintech一定會衝擊到這塊的餅。
當銀行的本業越來越難賺錢,業外又受到多方夾擊,
未來的金融股能否維持過去那樣的榮景,我是持比較保守的看法。
當然,我也不是說金融股不能買,
只是我覺得,金融股既然是股票,
在投資的時候還是應該回歸到基本,
要把它當成是股票是投資,而不是把它當成是儲蓄。
投資跟儲蓄最大的不同,就是投資有風險。
很常看到有人拿股票來跟定存比報酬率,
其實是不適當的比較,因為兩者的本質跟目的就不一樣了。
儲蓄的目的應該是把錢留下來,投資的目的才是賺錢。
所以拿投資標的來跟儲蓄標的比利率,就像是拿狗去跟魚比誰游泳快一樣,
並無法得出真正有參考性的結論。

而且還有一個重點,
股票反應的,其實是一個超前指標,
所有我們一般人能夠得知的資訊,
對股票來說,其實都是落後資訊了,
也就是說,假如大家覺得這家公司未來能賺1億,
然後就去買它的股票,預期股價會因為它未來賺1億而大漲,
最後的結果八成都是失望的,
因為這情況下,股價其實已經把未來會賺1億的因素反應在內了,
未來如果賺超過1億,股價才會漲,
未來如果賺少於1億,股價是會跌的,即便公司是賺錢的。
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奇怪,明明公司每年都賺錢,但是為什麼股價都沒有跟著每年漲,甚至還有跌的。
當然,影響股價的因素多如牛毛,這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所以沒有人能真正預測未來的股價,因為變因太多了,
多到我們甚至不可能確定變因有多少。更遑論每一個變因的影響有多大。
這就是股票的風險所在。
既然有風險,意味著不可能只有賺沒有賠,問題是我們會遇到哪一個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