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美國會泡沫破滅亦或中國會泡沫破滅?


S.A.G. wrote:
看來 01 這位大陸...(恕刪)


油頁岩中國也很多。。。也許真正儲量比美國還多。。。不過。。。美國的新技術需要。。。水

從油頁岩位置及水來看。。。中國即使以後也學會擁有開採技術。。。水及運輸仍然會是大問題

因為水資源的問題。。。以及能源石油取得問題多多。。。中國不用核電的想法正在轉變。。。


。。。。。。


很多地方上面幾位中國朋友的講法也沒錯。。。例如上海江蘇產值就約略德國。廣東約略法國等等

而且中國中央集權。。。不像歐盟鬆散內耗。。。這的確是中國優點。。。而且中國的地是國家的

去看中國蓋房子蓋路蓋建設就知。。。圈起來就可以動工。。。裡面的領完趕走就行敢當釘子很少

優點是很有效率。。。缺點也是很有效率。。。一窩蜂建設一窩蜂沒有規劃好就大家蜂擁而上大幹



在快速成長期。。。問題都被掩蓋著。。。




講到這兒





Windwaker wrote:
如果是中國消費為什麼...(恕刪)


我給你解釋一下

第一,大陸統計GDP是規模以上的,而不是全部的GDP,這有多大的區別我相信你懂的,比如工業統計的規模以上保準是2000萬級別的工廠,你應該知道江浙的小作坊,家庭小工廠是最發達的,都是幾百萬規模的,也就是說,不被統計

第二,大陸人和美國人不一樣,沒有開發票的習慣,很多消費是不被統計的,比如著名的淘寶網,網店消費,是不被計入GDP的,稅收也只拿到了極少的一部分,幾乎不徵稅,我本人就做網店,賣到台灣不少的高跟鞋,一分錢稅收不交的。

在平常大陸的大部分消費都沒有被計入GDP之內,大陸和美國不一樣,商業有50%的行為是通過集會,廟會,路邊攤進行的,而不是靠超級市場,比如我們東海縣牛山鎮,農曆初四和初九逢機,消費很高的,但是一分錢不被計入GDP,一分錢稅收都沒有,城管也不管集會的。

第三,我說了是不是泡沫你要看貨幣有沒有降低購買力,消費的數量有沒有上升,這個數據很容易查到的,如果是社會消費品總額上漲,你或許可以講,那隻是數字增長,可能消費的東西還少了,那叫下降了,泡沫。

可惜,事實上是,消費的東西是在增長的,這就是正兒八經的增長了,這可以通過汽車,手機,電子產品的消費量的增長去證明




關於外國無法簡單的接受中國產業的原因為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基建跟不上,給他們30年都不一定跟得上,我手頭沒有數據,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大陸的發電量是全球第一,這個不是那麼好追的,一個8000萬人的越南的發電量和我們江蘇省一個中國最小的省份的13個城市裡經濟水平倒數第二500萬人的連雲港差不多,我真想知道他憑什麼搶奪,人力資產的廉價只是一個優勢,最終的價格優勢體現在配套設施,基建,人力資本等多個方面,而這些方面一綜合,中國西部省份四川省,中部省份河南省比東南亞優勢大得多




中國的公司有競爭力的只有華為,這更是沒法接受

華為中興都差不多

聯想也算是世界品牌了,不是剛超越了惠普的銷售量嗎?就算你說聯想只是外圍取勝,自己不能研發CPU,可那至少說明了聯想是有競爭力的,而且在進步不是嗎?

再說海爾這個家電巨頭

奇瑞和吉利的汽車出口增長很快,奇瑞都跑去巴西建設工廠了,他們雖然暫時沒有取得華為的地位,但是地位也是不錯的

中遠也很強的,跑船的會很了解這一點

其他方面有競爭力的中國公司又有很多

三一重工,徐工,都是國際著名的重工企業

中國是全球第二的專利申請國,怎麼可能沒有國際競爭力呢,此外很多產業大陸其實都是國際上有地位的,C919還沒有正式產出飛機,就已經獲得了美國訂單,全球能造大飛機的國家有幾個?

killy_chu wrote:
請問是否有人知道〜大...(恕刪)

把農村人口往城鎮集中,
當然可以增加內需經濟消費.

但是,
除非可以確定 "農人的收入" 有提高很多,
農業現代化的政策推的動來 "提高生產量".
不然的話,
農民變少了,
糧食生產一定是減少的!

Windwaker wrote:
不用五年啦兩年之後就...(恕刪)

對大陸新城鎮建設一點都不了解,就在這裡大放厥詞。你說的是新城鎮建設嗎?找大陸農民去了解了解,對了最好找江浙一帶因為良田計劃拆遷集中小城鎮建設的。

Windwaker wrote:
如果是中國消費為什麼...(恕刪)


剛才發了一篇似乎沒顯示,重新發一下吧

第一,中國的GDP是只統計規模以上的,規模以上在工業領域的標準是2000萬以上的工廠規模,大陸尤其江浙和廣東省無數的小作坊幾百萬規模的小工廠,都是不被納入統計的

第二,大陸人50%的消費是在路邊攤,廟會,集會完成的,而不是美國基本都是超級市場,而且刷卡率高,集會一般是4天一次,以鄉鎮為單位,我們東海縣牛山鎮是農曆每個月初四和初九集會,那一天的時間,尤其上午,那叫一個人山人海,城管也不管,這裡面的消費額度很大,但是一分錢都統計不到,不開發票,不走超市,路邊攤如何統計?

大陸的網購也是不計入GDP消費的,我就是淘寶網開網店的,一分錢稅收沒有交過~所以數據顯示的只是一部分的消費,這個數據當然是低估的,在大陸生活過的人都知道集會和廟會,路邊攤的力量

第三,消費在路邊攤的統計不到的我們不算,你只需要看看消費市場統計到底是提升了還是降低了,看看私車,電腦,手機等消費量是不是上升了就知道中國到底是泡沫增長還是實際的消費增長,而數據很容易查到,大陸的這些消費量是上升的

大陸還有好幾億的貧窮人口,根本不擔心消費潛力的挖掘問題




大陸和華為一樣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很多,中興,海爾,聯想都是

吉利汽車,奇瑞汽車,三一,徐工雖然不如華為地位高,但是也是屬於在國際上有不錯業績的企業

我對這方面了解的不多,但是有國際競爭力的大陸企業確實還有很多,不止一個華為
詭異的是,大家都說台灣日本的蚊子館多,大家都罵政治人物從銀行搬錢舉債搞工程都是為了中飽私曩,

圈土地變更地目把糞土變黃金,但是對岸的官員在搞一樣的事,還搞得更誇張(連擦嘴掩飾一下都不用)

卻自動忽略......

城鎮化 = 大建設

哈! 這不是泡沫啦, 這是建設啦......

沒錯! 台灣各地的蚊子館都是建設!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sunhm wrote:
你忽略了最重要的 "...(恕刪)

產業升級恰恰是減輕了水資源和農業的壓力,低級產業比如一個1000人的大工廠,消耗的水資源,佔用的土地是一個10幾個人的小公司的上千倍,但是產值卻可能一樣甚至更低

比如之前有人諷刺大陸8億條褲子換人家美國一架波音747,那麼製造一架波音747的消耗量,佔用的人手顯然遠遠低於8億條褲子需要的人手和環境消耗量

所以產業升級反而是減輕了壓力,而不是擴大了環境壓力

中國的糧食自給率97.7%並不是說有2.3%的人口必須靠進口糧食才能吃飽

糧食維持生命線是不需要400公斤人均年消耗量的,德國人均年消耗量550公斤,美國900,日本520,中國400,非洲160,印度194,朝鮮128,

維持生命160就足夠了,更多的消耗是體現在釀酒,養牛羊豬換肉吃等方面,是提高了你的飲食水平的方式

因此中國的糧食缺口是為了提高飲食水平而產生的,而不是不夠吃,只要少喝點酒,立刻就夠吃了。。。

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養活2億人,所以習近平才提出浪費可恥,打擊糧食的浪費

Windwaker wrote:
這也是中國人自己在作...(恕刪)


經濟增長有本幣增長和美元增長2個演算法,國際的GDP排名就是按照美元計算的,如果你說從來不按照美元計算的話,那也就不存在中國GDP超過日本這個事情了

美元是世界貨幣,所以用美元計算可以看出你的貨幣是泡沫增長還是真實增長,本幣自己隨便印刷鈔票,無法取得對美元的實際增長,那就是泡沫,能夠換取美元,就是融入了全球的經濟體內,那你的增長就是正增長

中國的本幣增長一直低於按照美元計算的增長,所以是獲得了融入了國際經濟體系內的實際增長,而不是關起們來自己對自己的增長

至於是不是泡沫增長,也可以看實物的消費量,這個消費量確實是提升了,所以是真實的增長

sunhm wrote:
把農村人口往城鎮集中...(恕刪)


農業生產力肯定是要提升的,糧食中國都不夠消費的,也不允許他減少產量

美國2%的人口做農業就夠了,中國50%這比例太高了,說嗎農業現代化水平不夠,所以要推進農業現代化,解放勞動力,提高產量

未來會出現50%的農民變成了5%的農業從業人員,但是產量卻提升了,這就是現代化,工業化的威力

還有一點就是,城鎮化不僅僅是人口的聚集,也是戶口,就是生產職業的改變,也就是非農業人口的意思

現在很多人他是農村戶口,卻在城市長年累月生活當農民工,家裡的土地租給了村裡的鄰居去做,所以大陸看起來是50%的農村人口,實際正兒八經做農業的人口已經低於20%,農民工就是典型例子,他們是農村戶口卻做工業的職業而不是農民職業,從數字上看,這接近2億的農民工仍然是農民,但是實際上他們已經不是農民了

大陸現在推行的是大型農場的模式,以後很可能出現幾百萬畝土地屬於一個地方農業公司的現象,然後農業公司採用現代化的生產方式,雇傭工人操作機器去作農業

還有就是家庭農場,公司的農場一定是國企為主,家庭農場一般是私人搞的,規模較小,但是比現在的農民規模大多了,基本上都是有幾百畝土地的

而且是正兒八經的公司,要有註冊資金,雇傭勞動力的
中國沒什麼泡沫,
有問題的只是 地方政府債欠太多而已。
加上房地產有點漲過頭。
就這樣,但房地產打壓的太厲害,會造成地方的基建無力回收
所以大約是 中央一個口令,地方應付應付作一個動作。
如果政治一直維持平穩,GDP 一直維持在 7% 以上增速,那整個控制型經濟就會平穩的渡過,地方債也可能平穩的安全過渡。
中國不存在危險的泡沫,只是有一些小危機要處理好而已

美國,不用期待有任何泡沫了,有的只是 健康的成長。
頁岩氣救了美國,財政緊縮也反而改善了美國的財政体質。
房地產的緩慢成長,
加上就業緩慢的改善,
加上緩慢的外來因頁岩氣帶進來的投資,
緩慢的GDP成長
緩慢的CPI成長
緩慢的公債利率上升

一切問題,緩慢 反而是一種很好的解藥
沒存在太大問題。

問題在 拉丁美洲
問題在 中東
問題在 新興某一國
雖然問題是美國製造的,但受害國不是美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