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灰狼01 wrote: 另,信託資產若要由繼承人分配,按信託契約內容執行,在契約成立當下,就屬贈與行為成立,稅務機關將"立即"加以課稅。
以上所述是否為真? ...(恕刪)

是的,所以要趁早規劃。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謝謝~另,信託資產...(恕刪)


依您的意思是以子女名義所為的自益信託。220萬以內免贈與稅。
信託資產自信託契約成立後資產就移轉給受託人,若屬贈與行為超出免稅額度當然要課稅。
刪...刪...刪...刪...刪...刪...刪...

英英間LKK wrote:
因為資產大部分已事..

信託財產不屬於遺產。.(恕刪)


我是針對您說多餘的資金捐給公益機構而言
若是透過遺囑執行
恐生爭議

個人在六年前就去辦過預立遺囑公證
結果就是遇到這種情況
回來重新處理資產分配

信託部份最好分年辦理
以免逾個人一年免稅的贈與額度
花了五年時間加上用保單分配
才整個把額度用完

現在政府追稅追得緊
最好提早規劃
贈與人過世前2年
所贈與的財產將併入遺產稅課徵範圍
因此宜及早規劃。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除非信託金額大,不...(恕刪)


還沒有去深入研究這問題 並不清楚
但我覺得大家想太多,信託也是一種銀行的衍生性商品,銀行也很愛推這類以信託為名的商品

產生信託這議題的原因背景大約有幾點:
1. 擔心子女不孝,在老子還沒往生且不幸失智就來侵佔老本。
若遇到這種狀況,我自己教育失敗,承擔苦果也是應該的,遇到我也認了。
2. 不知道哪一天會往生,很難算准每年該贈與多少錢
你無法確定哪一天往生,年輕力壯就能保證能活二十年嗎?所以現在就該多少要放一部份保單,
但不必太準確,因為根本測不準。

為了一個不確定發生且機率並不高的事,卻先付出信託手續費,實為不智
我覺得抓個大概。不要讓政府完完整整坑20%遺產就好了
人死都死了,身後捐公益跟捐政府其實也沒兩樣,除非你資產非常龐大且憂國憂民,
否則捐給公益和被政府沒收都是一樣的,
先顧好自己人再說吧,孟子不也說過親親而仁民,大部分人資產也才幾千萬的狀況親親都做不好了,
生前多少有再做善事就行了,還考慮到身後?

我自己實務上是每年固定有贈與個幾十萬(每年數字抓個大概,沒有固定數字,當然肯定是低於上限)給小孩
(從自己帳戶轉帳現金到小孩帳號,用小孩帳戶去買股買保單買債券,非信託,自己轉帳處理就行),
主要是希望在小孩出社會時就有基本的生活費(不用工作就有 22k),不完全是遺產稅考慮。

其次實在無法知道哪天往生,不想生前的努力直接被政府坑走 20% ,我有買不少保單,
假設突然暴斃,政府頂多抽我不到一半資產的遺產稅
(不過買過頭很後悔就是,會陸續再調整。)



我想以後應該要把重點放在如何花錢比如何賺錢還要重要

真的沒有多少年(健康的前提)可以活了
拖著病痛在醫院 那是等死 不叫生活 那不能稱做活著
所以我認為餘命要用健康且有體力的生活來計算
如果你現在55歲就一身病 整天跑醫院 無體力過正常生活
很抱歉 你已經死了(拳四郎說~) "享"年55。

樓主在運動場合遇到的當然都是身體狀況不差的老年人
去醫院或養護中心瞧瞧吧 多得是老人躺在病床等死的慘狀
用醫生宣告死亡來計算平均年齡根本沒有意義,
沒有體力沒有活力,生不如死的那一刻,你就是個死人,後面拖多少年都沒有意義了

我自己的狀況,目前是有積極的運動健身,但不太有信心,
健康的活著粗估大約到 70歲已經相當樂觀,也就是只剩25年,時間並不多了。
刪...刪...刪...刪...刪...刪...刪...
xpotter wrote: 唉 要健康的活到80更難 
再20年人生幾乎就快結束(足夠體力和健康的時光)時間過真快 人生實在太短...(恕刪)

有些事不要等退休後再去做。我計劃今年八月的時候趁換工作空檔,要去完成四月沒有完成的聖雅各之路。

pigstand wrote:
有些事不要等退休後...(恕刪)


您是天主教徒吧!

我不是。

西班牙是好地方,我去過一次,造訪了賽維亞、馬德里,跟巴塞隆納共15天的自由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