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考古一下
台壽不上繳中信金拚配息1元- 財經要聞 - 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 › 工商時報
2021年3月26日 — 中信金25日舉辦法說會,財務長邱雅玲指出,股利政策要待4月董事會通過,但方向維持「配發率五成、殖利率維持4~5%」的水準。中信金25日收在21.8元
...........................


中信金一直 廣積糧 台壽保又大賺 股價到26 今年也許5% 股利1.3 可以期待

今天 股市18197 站穩18000第2天 台積2奈米有著陸 台中落腳大利多 外資電金一起拉 尤其雙壽 外資賺的是
指數等衍生性商品的暴利 金融的差價是小帳加一

金融存股族 有耐心地買 本多終勝 又分析師 是不會推金融 因為大家都買金融 分析師就沒錢賺了
做金融跟著F大就好了
總編說得好金融 6% -8% 不滿意 就去做電子 事實上 金融給了 15%以上
明年還看好
jhlien
前11月已經2.61了, 希望真的能夠配1.3元股息, 別再萬年1元了........5%殖利率是可以接受的[笑]
blackpanther
壽險型金控大多頭
兆豐工會要求73歲董事長張兆順下台,批評董事長年紀過高,固執不願溝通。《蘋果新聞網》調查發現,雖然兆豐金今年獲利仍是公股第一,但是成長較其他公股銀小,年終獎金因沒有達標,首度不再是公股最高,讓員工心生不滿。
kim122 wrote:
兆豐工會要求73歲董...(恕刪)

唉啊,看來不是我對董事長延畢,業績沒成長有微詞。
看來感受最深的是基層員工
內幕》大舉空降一銀人馬致內部反彈 兆豐銀工會不挺張兆順任董事長的三個導火線
葉佳華
2021年12月28日 週二 下午3:55

兆豐金控在今年7月進行董事改選,張兆順獲選續任金控董事長,而他在銀行的任期則到今年10月止,金控也將在28日選任子公司銀行董事並於明(29日)日選出銀行董事長,預料將通過張兆順續任案,但就在前夕,兆豐銀行工會突然發聲,公開表達反對張兆順續任。

兆豐集團內部共有5個主要工會,包括兆豐金控與子公司工會、兆豐金企業工會、兆豐銀行工會、兆豐證券工會以及兆豐產險工會,其中又以兆豐銀行工會人數達5700餘人最多。

工會當年挺他,如今卻不支持73歲董事長
2016年蔡政府剛上台,兆豐金因洗錢案遭美國重罰57億元,同年9月張兆順臨危受命接下董事長,當時因為公股行庫董座有65歲以下的年齡限制,而張兆順以68歲接任公股董座,可說是破例擔任,而這一當就6年過去了,行政院長從林全、賴清德又換成蘇貞昌,蔡政府也進入第二任,兆豐金以及兆豐銀行的董事長仍然是張兆順。
2016年9月,當時前兆豐銀工會理事長、現任兆豐金勞工董事的邱奕淦也相當支持張兆順,但如今張兆順以73歲高齡繼續擔公股金控董事長、且是銀行中年紀最大的董事長,兆豐銀工會卻一改常態,讓人好奇究竟是什麼導火線造成勞資雙方摩擦加大?
兆豐管理階層暗指,工會最終的目的是想要爭取更多年終獎金以及加薪;但前兆豐銀工會理事長、現任兆豐金勞工董事的邱奕淦否認,直指「他(張兆順)不跟工會溝通。」他表示,張兆順總是以自己的意見為意見,員工的聲音都被淹沒,雖然主管機關財政部已任命張兆順續任,但工會仍必須有所作為,反對張兆順續任兆豐銀行董事長。
導火線一:奉洗錢防制為天條致獲利下降又踩英穩達地雷

不少工會成員指出,張兆順長期過度傾斜強調洗錢防制的偏執做法,已經讓客戶大量流失,過去曾多次向他反映但全被否定掉,「我們工會不是反對洗錢防制,因為我們被裁罰過,所以更需要做,但至今已經過了4、5年,是不是應該重新檢視洗防制度的效力是否需要改進,否則為什麼唯獨兆豐要以這麼嚴苛的標準,但其他家不用?」
確實公股龍頭兆豐銀行嚴格執行洗錢防制作業的後遺症似乎正在顯現,迫使兆豐銀行在今年11月中旬調降全年獲利目標從297億元至246億元,成為公股銀行中唯一調降獲利目標者。

從數字來看,尤其是主要獲利來源兆豐銀行,今年前11月稅後盈餘169.69億元,較去年前11月、同為疫情期間的稅後獲利185.68億元少了16億元、年減9%;若是比前(2019)年的正常獲利表現相較,更是大幅衰退近3成。

再加上兆豐銀12月又踩中英業達子公司英穩達的破產地雷,無擔保放款6億元恐列入12月呆帳,恐兆豐銀的全年獲利表現更加雪上加霜。一旦業績目標未能達標,自然也會牽動員工的業績獎金。

不過,兆豐銀行指出,兆豐銀行建立法遵及洗錢防制制度,從只做表面到文化形成,著實不容易;至於獲利衰退部分,則認為明年兆豐金有升息題材預估獲益將會好轉,因為明年利率調升已勢在必行,尤其是美金利率會先調,跟著匯率也會波動,對於兆豐將會是利多。

導火線二:工會反對組織改造,張兆順為了管理需求強行推動

近幾年來,兆豐銀行進行組織改造,原本擬推動各項業務全面一條鞭管理,但是內部各種聲音不少,尤其工會也不希望更改,最後折衷為財富管理從總行至分行一條鞭,其餘企金、消金業務仍授權分行主管,但各分行開始視業務重心分類,劃出部分為「側重消金」分行、部分為「側重企金」。

但邱奕淦舉例,假設是分行負責消金業務的同仁,原本是由分行主管管理,但現在總行也要參與管理分行端,變成同仁必須要兩方面報告,因為總行也要參與分行的考績績效,「問題是總行怎麼會知道分行同事的表現到底是如何?」

再者,兆豐銀長期以來就是以外匯業務、國際金融業務及大型企業金流業務引以為傲,但至今排名逐年下滑,相較起來,張兆順反而比較希望帶領兆豐朝向轉型財富管理、房貸消金,「我覺得我們很努力做消金,可是卻得不到應有的回饋,讓基層同仁無所適從,不知為何而戰。」

但兆豐銀行則回應, 兆豐銀原來只重視大企金及外匯交易,其他業務不屑一顧,去年美金利率調降六碼,再加上資金寬鬆,惡性競爭的結果,利差大幅減少,兆豐美元部位大,受傷尤重。

為了克服這些困難,兆豐組織改造要求除了維持原有强項,要從大企金擴張到上下游供應鏈融資的中小企業融資、從企金發展消金、房貸、信貸、信用卡及財務管理業務,透過協銷發展有利基的附帶業務,但很遺憾,這個理念與政策不被認同。兆豐工會反彈要董座下台內幕曝光 「固執不願溝通、年終又輸人」

導火線三:空降一銀人馬到兆豐任高階管理層,惹內部不滿

最後一點則是,張兆順的用人問題,包括經常被質疑找一銀的人馬進駐兆豐。邱奕淦無奈,「他(張兆順)只聽他們的聲音,聽不進兆豐人的聲音。」

從張兆順上任至今,已經找了至少7位與一銀有關人士到兆豐擔任高階管理層。

首先是在2016年10月底先找來的一銀澳洲布里斯本分行前經理蕭玉美,從原先的兆豐金、兆豐銀主任祕書一路升為銀行副總;另外也找了前第一金法遵處長鄔慧琳出任兆豐金控法遵長;還有前第一金控副總經理廖美祝,目前也是兆豐票券的董事長;前一銀資安副總柯明川也曾擔任兆豐銀副總,請辭後一度繼續擔任兆豐銀常董,不過他已在2018年離開兆豐。

除此之外,資產管理公司的董事長林永堅、總經理廖龍興也雙雙都是從第一金體系過來;前第一金控總經理吳瑛現在則轉任兆豐銀獨立董事。

銀行工會認為,張兆順在就任後就開始任用第一銀行團隊空降兆豐,完全漠視兆豐銀行已不是第一銀行的事實,加上又欠缺傾聽工會及基層員工意見的胸襟與氣度,因此呼籲張兆順,應該在階段性任務完成之際就此功成身退,不應在今年續任兆豐金控董事長。但目前財政部已任命張兆順續任,預料最後結果不會有太大變數。
推薦一下兩家覺得蠻有趣的銀行
A.聯邦銀
發卡量超高
加上有背景
不怕討不到卡債.
B.京城銀.
隨著京城建設(高雄第二大地主.)針對台積電的建設
預估2-3年內會有一波良好的獲利潮..

搭上這兩年一波升息潮
蠻令人期待的
rock255 wrote:
推薦一下兩家覺得蠻有(恕刪)

聯邦銀60張 成本約12.4
十一月中陸續買的
今年獲利好,前11個月EPS已經1.2了
自己猜股利有機會配到0.9 (聯邦大多配股,現金配給聯邦特別股)

今年董事長已由前聯邦集團創辦人林榮三的長子 林鴻聯 接任(原總經理)
聯邦銀也有參加純網銀,
LINE、北富銀、聯邦銀、中信銀組成的「連線商業銀行」(LINE Bank)
另外LINE Pay 在 一卡通的三成持股,最近也被聯邦銀吃下來了

2點
謝謝! 修改了一下
萬教
其實媒體經常用「配股配息」報導、約定俗成、「配股」通常就認為是股票股利了、「配息」就現金股利;;「利息」:存款利息、借款利息、都跟「現金」有連結;---至於「股票股利」個人通常把它當做(額外的)紅利!
中信、富邦挺公股 告英業達
工商時報 朱漢崙 2021.12.29


英穩達債權銀行團對英業達的法律訴訟,出現突破性進展。據了解,兆豐銀準備採取法律訴訟的動作,已得到民營銀行中信銀、富邦銀的支持,估計其他公股銀行加入訴訟行列,採取「集體訴訟」的可能性已大為升高。相對上,英業達將面對來自銀行團更大的壓力。

據金融圈知情人士透露,去年英穩達進行債務協商時,時任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和大股東葉國一,雙雙出面拜託銀行團支持債協,還在當時出具支持函,這使得民營銀行現在火大的程度並不下於公股銀行。據可靠消息轉述,其中一家民營銀行高層還直接被對方負責人找上門,「拍胸脯」保證絕對沒問題。英業達現在卻作「壁上觀」,更令該銀行氣憤難平。

由於先前不少銀行都收了滿手的「支持函」授信案,倘若每家都比照英業達,銀行業者恐怕未來後患無窮、「道德風險」引發的倒帳問題恐怕更大,因此也使兆豐銀決心祭出鐵腕,至於其他公股行庫,則會等到一月份召開債權銀行團會議時,配合決議採取一致的行動。

據了解英業達在28日有召開董事會討論,是否依照持股英穩達比例來對18億元的銀行倒帳損失,按比例來賠付金額。金融人士指出,比起檯面上所看到的英業達、英華達、英元達分別持股英穩達33.45%、9.57%、4.64%,「葉國一及其友人的持股加計起來,總持股比例已超過6成!」因此應負更高的責任。

此外,太陽能原料公司寶德能源已在本月以16.5億賣出廠房及設備,接手者為長春集團旗下的長春石化,至此,依銀行作業慣例,債權銀行在寶德能源拍賣廠房預估可收回的金額之後,約90億元的債權部位,將在今年底前全面完成提存,這也將是金融業近二年來「踩雷」最大的聯貸案。

銀行團內部資料顯示,寶德銀行前五大債權銀行包括兆豐、一銀、台新、台銀、華銀,其他還有彰銀、土銀、台企銀、農業金庫、高雄銀行,包括了二個聯貸案,總債權金額為101億元,若扣除預估收回的10.97億元,總債權餘額降為90億元,其中,前五大行的原始債權餘額,依前述順序分別為22億、15億、12億、8.3億、7億,目前已知,上述銀行包括一銀、台銀、華銀、合庫、台企銀,已在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把寶德能源債權全數進行打呆,因此12月不會有提存負擔。
.................................
寶德能源已在本月以16.5億賣出廠房及設備 很不錯的價錢 比廢鐵價強多了 由長春石化接手 一個可敬的企業
英穩達及寶德案,金融機構要拿出手段來處理。

*****「工商」
英穩達債權銀行團對英業達的法律訴訟,出現突破性進展。據了解,兆豐銀準備採取法律訴訟的動作,已得到民營銀行中信銀、富邦銀的支持,估計其他公股銀行加入訴訟行列,採取「集體訴訟」的可能性已大為升高。相對上,英業達將面對來自銀行團更大的壓力。

據了解英業達在28日有召開董事會討論,是否依照持股英穩達比例來對18億元的銀行倒帳損失,按比例來賠付金額。金融人士指出,比起檯面上所看到的英業達、英華達、英元達分別持股英穩達33.45%、9.57%、4.64%,「葉國一及其友人的持股加計起來,總持股比例已超過6成!」因此應負更高的責任。

***
此外,太陽能原料公司寶德能源已在本月以16.5億賣出廠房及設備,接手者為長春集團旗下的長春石化,至此,依銀行作業慣例,債權銀行在寶德能源拍賣廠房預估可收回的金額之後,約90億元的債權部位,將在今年底前全面完成提存,這也將是金融業近二年來「踩雷」最大的聯貸案。

銀行團內部資料顯示,寶德銀行前五大債權銀行包括兆豐、一銀、台新、台銀、華銀,其他還有彰銀、土銀、台企銀、農業金庫、高雄銀行,包括了二個聯貸案,總債權金額為101億元,若扣除預估收回的10.97億元,總債權餘額降為90億元,其中,前五大行的原始債權餘額,依前述順序分別為22億、15億、12億、8.3億、7億,目前已知,上述銀行包括一銀、台銀、華銀、合庫、台企銀,已在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把寶德能源債權全數進行打呆,因此12月不會有提存負擔。
萬教
按照銀行作業程序、該筆「打呆」金額應早已提存在「備抵呆帳」,打呆只是把該筆數字扣掉而已…;提存「備抵呆帳」時、對口就是「損失項目」---扣減當年度盈餘---
weber2654
按慣例,最大股東負主要責任。
永豐金股價16.2已經創2007年9月以來的新高
慕容啟介
永豐金、開發金也都默默的也來到波段新高了
萬教
[打氣][打氣][打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