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網友的建議也很有意義 也許未來幾年後
再請當初01上接受過李大建議的網友分享後來的人生與理財進程
看看後來他們的路走的是否順利?
在美中貿易大戰中走訪美國 想必感受一定更為深刻
謝謝李大這次旅行後的分享
從李大的分析 感覺現在的世界金融局勢氛圍
跟當初2008年上半年似乎有點相似
老美放出即將降息的訊息
台灣的主要外銷主力 TSMC/大立光/鴻海股價也都持續走跌
似乎都反映出下半年有重大的轉折將要發生......
從這棟樓李大所分享的知識累積中,
自己近一年也開始踏入累積月配債基
目前每月定期定額,目前累積的部位每月約配還不到2K,
但面對美中貿易戰可能引發的再一次經濟衰退,
這種當下 對於月配債基投資的節奏,是採定期定額?
還是應該暫時拉長扣款間距,等到未來有大幅修正再回復原扣款節奏?
再次感謝李大這次的旅行回來的分享
身為小老百姓,但願美中能找到共識化解彼此歧見,
最終不會產生如所預期的那樣悲觀結果~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貿易戰 就啟動了關稅戰 貨幣戰 跟政治戰
企業成本增加 各行業會在緩衝期大量進貨
然後開始衰退
失業 裁員 經濟流通減緩
於是開始降息
企圖逼出資金 不要只想定存不動
但是越這樣 保守大眾就更不敢消費
更不要說投資了
信心一旦薄弱
任何市場一有風吹草動 就是下殺
不計價取回現金
然後惡性循環
直到血流成河 見底
再用時間療傷
這時只有靠公部門投入公共建設 創造需求
減稅 補貼 獎勵
人的一生 總會面臨這些狀況
多次循環
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甚至獲利
就是要有風險意識
而平均分散 回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