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真好 wrote:今天貨櫃三雄只是被散...(恕刪) 這就是為什麼我不跑來跑去,堅持抱著。一但遇到今天這種狀況賠了3x萬~但我5/20至今結算賺了快100~,我還有本錢可以吐,當初買了就放著相對成本就較低,跑來跑去說真的猜錯機率較高,不但少賺而且持有成本會變高。只要不是產業面受到影響,見綠加碼才是贏家,當然停損點也要控制好。
成本低才抱得住,只要基本面沒變化,甚至回檔時還敢再加碼。反之當沖者,成本愈來愈高,持股壓力愈來愈重,容易患得患失,只要一回檔套牢,就只想解套就賣,股票永遠抱不住。舉例,貨櫃三雄(熊?)在高位階,是否考慮慢慢建立中位階的面板三虎?(關鍵是否正確判斷產業未來趨勢?)
棒。真是棒 wrote:這串討論串不知有沒有(恕刪) 以下這篇報導蠻客觀的,看來有些航運公司的大股東,應該不具備相關專業來評估產業的前景.工商時報: 陽明、長榮大爆崩危險? 專家:這天決生死.在月初的6月1日,台航的大股東申報要賣700張,當天收盤價42元,結果股價來到昨日高點63元,大股東少賺整整50%的獲利。還有,同樣在6月的8日,長榮經理人申報要賣100張長榮,當天收盤價115.5元,結果股價一路創高到昨日的160元,又少賺了至少38%的獲利。所以大股東或經理人賣股,是不是利空火燒連環船的訊號,筆者打上一個大問號,至少用近期的經驗,這批大股東賣航運股都是錯誤的決定,股價都越賣越高,而這次台航要賣陽明1.3萬張,可能都是同一批人,會賣對在相對高點嗎,還或者又是賣在起漲點,非常值得觀察。再者,用另一個角度,當貨櫃三雄經歷數日的跌停或整理後,常常都變成是浴火鳳凰,在上個月的5月17日前後,貨櫃三雄接連跌停板,但很多股民恨不得當時沒有進場買更多,因為事實證明,拉回就是無敵買點。而且,在6月11日,萬海被處置的最後一天時,股價當日就被拉到漲停板,然後開啟新一波的攻勢,而接下來,很可能就是看長榮和陽明,在處置最後一天,分別是7月1日與7月5日,能不能成功響起反攻的號角,在集結航海王們往前衝,筆者相信這是關鍵。
ProphetOne wrote:以下這篇報導蠻客觀的...(恕刪) 大股東也是人、賣股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況且才賣1.2萬張,外資一天的買賣都不止了好嗎。之前台積電正夯時,內部高階主管紛紛加碼買在6百多塊~現也是套牢中。所以之後在來看也許會覺得做錯了,當然我們無從知道他真正賣的原因、就當它是獲利了結。對股價影響不大,我還是認為今天跌停是被散裝拖累居多,外資賣超不多~散戶人踩人~外資如果真要出貨不會選在處置的時候出,因為出沒幾張就跌停了。這幾天外資狂賣長榮,我認為是倒給0050、0056、接手,接下來會買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