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8116 wrote:
外資真狠10年線才是...(恕刪)
買新聞的話就是他們爽怎麼說都好囉.
今年台灣升息幅度沒有很大.
銀行壓力也小了點.
明後年選後降息可預期.
營建類股繼續噴.
大家繼續借錢買房子.
銀行跟建商雙贏.





30年還不夠還40年啊.
寬限期5年又剛好可以閃掉很多房地合一稅.


小屋變大屋
再來還40年


今天我投資 wrote:
有關發布證券交易法第41條規定提列特別盈餘公積之令。(2021-3/31)
六壽險前三季賣債賺嘸50億
近20多年來新低,今年無債可賣的窘境,11月可望好轉
04:102023/12/01 工商時報
戴瑞瑤
11月美債殖利率回落,六大壽險手中債券淨值應可明顯回升。圖/本報資料照片
六大壽險股債資本利得情況
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美國聯準會仍未鬆口降息前,債券殖利率不斷攀升,價格大跌,往年可靠賣債大賺逾1~2千億元的六大壽險,今年不止無債可賣,為調整體質亦實現債券虧損,前九月賣債資本利得不到50億元,應是近20多年來的新低。
六大壽險估計握有逾新台幣16兆元的債券部位,9月底因美債殖利率居高不下,帳上債券評價損失近4.4兆元,無利可實現,但11月美債殖利率回落,六大壽險手中債券價值也大增,估計11月淨值應可明顯回升;若明年聯準會開始降息,則壽險即可守得雲開見月明。
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及台灣等六大壽險,今年前三季從債券實現的資本利得,多較去年同期減少45%~55%,甚至有三家壽險至9月底是實現債券損失,至9月底六家公司債券已實現資本利得合計不到50億元,同比約衰退近8成,六大壽險前三季主要靠賣股支撐,六家合計已實現股債資本利得共1,386億元,比去年同期少340億元左右,減幅約20%。
去年美債價格即因升息急跌,侵蝕持債大戶壽險的淨值,六大壽險去年10月陸續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將淨值下債券分入攤銷後成本(AC),以成本列帳,目前約近九成債券是放在AC。
2021年與2022年債券價格平穩時期,六大壽險一年從債券實現的資本利得超過1,800~2,000億元,加上股票操作的資本利得後約會有4000~5000億元,先前賣債利得更大,在金管會勒令賣債利得要依未到期年限分年認列後,才縮小每年的債券資本利得。今年則不是因法規限制,而是無債可賣。
壽險業者表示,今年因為債券利率上升,要從債券實現資本利得機會較少,股票波動度也加大,預期今年整體實現的資本利得會較去年減少。但明年美國可望降息,提前佈局的美債部位有機會帶來資本利得空間,明年上半年可寄望股市回穩,下半年債券有機會,預期明年資本利得會比今年好。
今天我投資 wrote:
用更簡單的例子跟你說...(恕刪)
金融三業10月大舉投資股債超過2600億 壽險業火力全開
2023-12-03 22:23 聯合報/ 記者
朱漢崙
/台北即時報導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截至10月底最新的股債投資統計,金融業合計淨加碼台股140.36億元。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截至10月底最新的股債投資統計,金融業合計淨加碼台股140.36億元。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截至10月底最新的股債投資統計,其中壽險業火力全開,同步大舉加碼台股和美債,10月金融業合計淨加碼台股140.36億、加碼美債更超過台幣等值2500億元。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由於美債殖利率在10月飆高衝擊債券的價格,壽險和銀行業儘管舊債承擔更高的評價損失,但仍逢低買進大舉加碼,其中壽險大買超過1600億、銀行大買876億,合計銀保證三業10月加碼美債超過台幣等值2500億元。
保險業者指出,壽險公司之所以在10月反手大舉加碼股債,一方面是找逢低買進的機會,另一方面則是保單解約潮已經沒有先前劇烈,這也使壽險公司變現救急的壓力減少,例如10月壽險公司的帳上現金部位比9月減少近200億,也和擴張股債投資的規模有關。
另外在台股方面,壽險業者在10月底的國內股票市值為1兆7349億,如果計算台股在10月下跌2.16%因素,10月壽險加碼台股大約251億,另外銀行業者則在10月已經連續四個月賣出股票,10月賣出91億,但是賣股的幅度比起9月的122億已經大幅減少。業者表示,主要在領完股利之後繼續出脫股票實現獲利美化帳面,另外也為年底增加提存來準備資金,並提高相關的財務指標表現。
至於證券商在10月也繼續賣股18.64億,但減少的幅度同樣遠低於9月賣股253億,因此相較於在9月金融三業合計大賣台股381億,10月因為壽險的大力加碼251億,整個金融業對台股淨加碼140.36億。
今年10月壽險業持有國內外債券的總市值來到台幣等值21兆5274億元,比9月的總市值21兆3300億,增加1974億,若以台幣匯率在10月貶值0.47%,以及壽險業目前的債券部位配置,九成放在AC、一成放在OCI的比例,以及十年期公債價格下跌超過3%等指標來估算,壽險業者在10月加碼債券的金額已經超過台幣等值1600億。
銀行則是在10月加碼債券876億比起9月多加碼359億,累計前10月銀行加碼債券的累計金額已經破兆,共加碼1兆0242億。另外一方面,由於10月的債券價格大跌,銀行在10月的評價減損為2375億,比9月的2221億更高,同時創下今年以來的單月損失新高。
以前10月的金融三業投資台股的情況來看,累積前10月券商加碼台股511.36億、銀行加碼49億、壽險反向減碼785億,合計金融三業今年前10月一共減碼台股近225億。
若以台股的持股部位來看,銀行業者10月扣除成本之後只賺2267億,是近五個月來的最低點,同時也比上月減少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