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市場派主力、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遭媒體點名背後可能藏中資,隔週,他接受本刊獨家專訪,一五一十交代與中國商人任國龍之間的資金往來,「這些借貸都在大陸發生,而且款項都用在三圓青島的案子上,從兩年前的財報上就可以看出來了,根本一毛錢也沒進台灣。」
大同股東會進入倒數階段,市場派的董監事提名名單出爐,裡面竟出現「黃國昌」3個字,社會譁然,因為就在上個禮拜,有媒體爆料稱王光祥曾經向仼國龍借款人民幣6億多元,而任國龍就是曾經透過他人名義投資大同股票的上海龍峰企業負責人。
面對被媒體質疑中資背景,王光祥一副坦蕩,他說買大同股票的資金在2018年早已向主管機關申報,同時副本給大同公司,大同公司應該也很清楚知道,有心人士不應惡意抹紅,而且過去2年,主管機關命令出清的違法中資,也與他無關,王光祥甚至表態支持主管機關依法徹查,「我過去在中國的投資,規模遠遠小於林郭家族的大同。更從不曾以「保證中國企業獲利」為代價,犧牲台灣股東權益。誣衊我是中資代理人,根本是無的放矢。」
接著,王光祥還原事件始末,「我們的三圓青島公司在青島那邊有3萬坪左右的土地,最早評估是可以開發獲利的,但自從和蔡英文的親戚關係曝光後(兩人的父親是表兄弟),我害怕大陸打壓,所以就決定把整個三圓青島賣掉。」
「為了保住那塊地的價值,我們在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必須先繳人民幣2.5億元的領證費和配套費,還要處理三圓青島公司在當地的2.1億銀行聯貸,以及結清原本工程隊的1.8億款項、挖土整地費用約5000萬等等,加總起來的金額,就是最近人家說我向任國龍借的人民幣6億多元。」他說。
王光祥進一步解釋:「為什麼會跟任國龍借,因為當初那塊地(也就是三圓青島公司)本來是要賣給他的,只不過後來才發現三圓青島公司屬於全外資的境外公司,外資股東要出售股份給純中資企業必須送到中國國務院審批,程序繁瑣且漫長,所以在被山東省政府退件後,他就介紹自己朋友的公司CASCO來跟我買,那是一家外資公司,至於他們之間有什麼協議或生意往來,那都是他們之間的事情。」
他更直言,借款人從一開始就是三圓青島公司,且所有款項全用在當地的案子上,根本一毛也沒匯回台灣,「那些款項就變成三圓青島的債務,現在有人民6億多元掛在帳上,以後公司賣給人家,就是新的買主要承接,當然人家出價也都會考慮進去。」
外界還有一種聲音,質疑王光祥承接了之前中資違法投資大同的股票,對此,他則露出一臉苦笑,「完全沒有關係啊,一開始是誰來找我的呢?更早的時候,台中有個大同自救會,是他們的會長、副會長來找我,要我多買一點。這兩年多來,我大概投入80億左右買大同股票,目前持股在12%多,其中,有4、50億元是跟銀行借錢來買,剩下是我的自有資金購買,和三圓完全沒關係。」
近2年,三圓建設董事長持續加碼大同股票,並對外放話拿下經營權,之後隨著股價從2018年初的40元高點一路下滑,「王光祥財務吃緊」的傳聞始終在市場上流傳。對此,他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自己每年租金收入逾兩億元,足以支付相關利息,強調「財務上沒有問題」。
王光祥細數,自己從2年多前開始大量買進大同股票,如今透過名下2、3家投資公司,已掌握12%多股權,約24四萬張,「我平均30多塊買的,算一算投入大概80億元了,其中,向銀行借款4、50億元,約6成上下,剩下都是我自有資金,和三圓建設完全沒關係,三圓半張大同股票也沒有。」
或許是太過執著於拿下大同,近年市場總有傳言,稱王光祥已被大同案搞到財務吃緊,這天,我們也向他求證,「其實……有啦,最近我就是想多買一點,有向人家借,不過借來的錢也都是買大同的股票,想讓我們%數更多,好去爭奪經營權,不是拿來我自己用。其實,很多人都好意要借我錢,但利息太高我也不要,划不來嘛。」
被突如其來的問題打亂陣腳沒多久,他又重整旗鼓,「不過,我一年收租差不多兩億元,付利息也夠了,像我們三圓總部這棟大樓的地下室、一樓、二樓,都是我租給人家的,家樂福南港店也是跟我租的,還有本來民視在八德路的辦公室也是跟我租,現在搬出去了,我才租給別人。所以,財務上沒有問題。」
日前,王光祥接受本刊專訪,被問起為何執著要拿大同的股票,當下先細數起大同的好,沒一會卻轉換成心痛惋惜的口吻,「首先,這家公司是可以很好的,因為它的淨值每股有13元。第二點,我就覺得大同這些土地可惜了。你看,他們(公司派)最近又賣了一些,如果做其他開發,2年都可以回一個股本了。」
「比方說,他們要賣仁愛路芙蓉大廈6000坪,以中古辦公室每坪80萬來說,還賣不到50億元。那裡可以說是台北市最好的住宅區之一,如果是我,就比照正義國宅做都更,先增加40%的獎勵,容積移轉再加40%,另外把機電空間、地下室部分空間都規劃成公共設施,最後大概可以蓋成13000坪的住宅,以每坪300萬元算,扣掉重建成本,以及購買容積、繳稅等支出,還可以賺進250億元左右,等於賺了一個大同的資本額回來。」他在商言商的分析。
為證明自己所言不虛,王光祥提到自己的代表作「正義國宅」都更案,聲音一下也昂了起來,「三圓在那邊還有100戶左右,每戶150坪,用一坪260萬來算,加上3個車位,一戶大概可以賣4億元,就算打個折,賣3.5億元吧,至少也有350億元的進帳。而且,這還只有上面的住宅,如果加上一樓1200坪的商場租金收入,還可以多100億以上。」
「所以說,大同怎麼可以這樣賣呢,它的公司治理完全沒有發揮到極限嘛。」以目前大股東的身分,他也忍不住抱怨,大同曾是台灣最頂尖的公司之一,卻將近20年沒發股息,「我三圓當初是借殼上市的,除了第一年沒發股利外,從第二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整整發了17年,每股累計發出49元的股利,等於股東都分回5個股本了。」
他更感嘆:「經營公司本來就應該這樣嘛,你賺了錢,就要和股東分享才對。唉,一家以前這麼好的公司,經過40年,怎麼就變成現在這樣了。」
大同董監事6月改選,市場派已集結勢力,領頭人三圓建設王光祥直言,如果屆時能以股權決勝負,自己有十拿九穩的信心,現在只怕對方不守規矩,「他們(公司派)的奧步太多了,……3年前,當時《公司法》還沒修法,市場派送進去的董監事提名名單竟然都被刪除,變成市場派完全沒有候選人。」
王光祥日前接受記者專訪,被問起市場派在6月改選有多少勝算,他不假思索地說,如果要比股權,自己很有信心,除非遇到對方作弊,「不過,他們(公司派)的奧步太多了。」
「就好比三年前,當時《公司法》還沒修法,市場派送進去的董監事提名名單竟然都被刪除,變成市場派完全沒有候選人。」他說。
今年改選結果不如預期怎麼辦?王光祥愣了一會,「應該繼續持有,不然我手上那麼多股票,賣了,大同股價一定崩盤,會害死小股東,我還付得起跟銀行借錢買股的利息,就跟他們耗。」
大同今年6月底的股東常會將進行董監事改選,市場派挾5成以上的股權優勢,採足額提名,共提名6董、3獨董共9位候選人,其中赫見前立委黃國昌也在獨董之列,讓今年大同董監改選的戰火升溫,引發市場關注。
除了黃國昌已經先行曝光,其他候選名單也已出爐,獨立董事部分尚有呂惠民、李勝琛;一般董事包括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競殿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林文淵、競殿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巫鑫、北碁投資有限公司代表人葉曉甄、黃劍輝、柳逸義。
其中林文淵是中鋼前董座,目前也是台苯董事長、東森董事長;柳逸義則是有線電視大亨,他是有線電視產業老將,原為宜蘭有線電視聯禾董事長,2000年結合多家地方有線電視業者,並與章家老二章啟明合作,一同成立太平洋聯網,目前他還是太平洋建設的董事長。
而獨董名單中,有一位呂惠民,他具有會計師背景,目前是台灣數位光訊、亞洲光學、長聖國際生技等公司的獨董,過去擔任過國賓飯店獨董,還曾在中興、東海、逢甲大學兼任副教授。
至於王光祥為什麼會找上黃國昌?他說:「我一直覺得他有正義感,而且又敢講,每件事情在徹底了解後,都會毫不猶豫地講出來。所以,我認為借助他在法律上的專業,還有這種問政的態度,如果再找一位會計師配合,相信可以揭發所有弊端,來幫助大同這家公司重新步上軌道。」
市場人士分析:「王光祥這派提名黃國昌當獨董真是高招,過去黃國昌在立院打中資最力,中資疑雲纏身的市場派竟然敢提名他,表示他們坦蕩經得起考驗。」大同市場派近年和公司派不斷角力,隨著3年一次董監改選來臨,王光祥一方面砸下銀彈增加持股,一方面在市場尋找盟友,如今隨著黃國昌等人加入戰局,大同經營權戰火將愈燒愈烈。
前立法委員黃國昌接受大同公司市場派提名為獨立董事,引起廣泛關注。為實驗獨立董事能否真正獨立任事,黃國昌表示,他將在5月20日確定為候選人後,積極做三件事爭取支持。外號「戰神」的他, 6月30日能否順利當選,外界高度關注。
5月4日當天,一則新聞震撼社會:前立法委員黃國昌接受推薦,挑戰大同公司獨立董事職位,該案將於6月30日大同股東會投票選出。
儘管提名不一定會通過,但這則新聞已引起廣泛討論。大家好奇,黃國昌適合擔任上市櫃公司的獨立董事嗎?而大同公司經營狀況並不佳,這顯然不是「肥缺」,加上大同市場派積極挑戰公司派,黃國昌接受市場派推薦,他會變成市場派「打手」嗎?也讓大眾好奇。
面對種種疑問,被封為立法院「戰神」的黃國昌,毫不迴避。
台大法律系畢業、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學博士的黃國昌,在卸任立委後,成立律師事務所。黃國昌接受《遠見》訪問時,娓娓道來接受推薦的原由,「後來仔細想想,我應該就是個禁不起激(激將法)的人!」
長輩質疑:「你去做,真能保持獨立性嗎?」
原來一位敬重的長輩激他,過去他在立法院,經常批評獨立董事缺乏獨立性,「你都很會說,真的要你做(獨董),你又推三阻四,你去做就真的能保持獨立性嗎?」
這一席話讓他毅然決定跳火坑,接受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提名。
消息一出,不少人振奮,冀望他大刀闊斧重振大同。陸續有小股東透過臉書訊息、寫信、打電話到事務所表達支持。甚至有人說,馬上要去買大同股票,投給黃國昌當大同獨董。雖然現在才買股票,根本無法參加本屆投票,但此舉顯示小股民對他充滿信心。
然而,質疑聲浪亦不少。因為他是王光祥提名,外界質疑黃國昌進入董事會,也難維持獨立性。
面對質疑,黃國昌在消息曝光兩週來已多次表示:「我不會是市場派,也不會是公司派,要做真正的『獨立董事』!」他與王光祥首度碰面時,也當場坦率表明意志。
不是「毫無疑問綠營人」,而是「永遠的獨立派」
長期以來,台灣輿論對任何議題,習慣二分法,「不是支持、就是反對」「不是藍、就是綠」,但細數黃國昌一路走來的選擇,許多人常常看不懂,黃國昌究竟是哪一派?
回顧今年47歲的黃國昌走過的歷程,「一位永遠的獨立派」這樣的形容詞,似乎更適合他。
讀台大法律系時,黃國昌就參與公民運動、參選台大學生會會長。從美國返台教書、擔任中研院研究員,黃國昌持續參與社會運動,第一次受矚目是2012年反旺中運動,「在外人眼中,我毫無疑問是綠營的人,」黃國昌承認。
然而,2013年「馬王九月政爭」事件,他卻「藍綠不分」批判,讓綠營對他很不高興。當時,時任檢察總長黃世銘將時任立法院長王金平和民進黨總召柯建銘疑似介入司法關說的事證,提供給時任總統馬英九,引爆政壇震撼。
黃國昌不只對黃世銘強烈批評,對王金平和柯建銘亦大力譴責。「我身邊的朋友都怪我不懂事,要處理大惡必須容忍小惡……,但我覺得錯就是錯,」黃國昌回憶。
2014年太陽花運動期間,更讓黃國昌知名度大增。不過2015年1月時代力量創黨,他卻沒有第一時間加入,直到5月才加入,一開始沒有想到選立委,只想扮演第二線、當幕後政策組召集人,直到7月才決定參選立委。
「你們這些說要改革台灣的學者,永遠是在安全的地方發話!」這番外界對學者的批評,是讓黃國昌決定參選立委的關鍵。
「有錯就是有錯」,監督民進黨執政不手軟
儘管時力被貼上「小綠」標籤,但擔任立委後,他監督政府卻不分藍綠,追查慶富獵雷艦詐貸案、國安特勤私菸案等,更讓不少親綠人士恨得牙癢癢。綠營支持者對他說,「當初如果沒有民進黨支持,你也選不上,現在你怎麼這樣對民進黨?」
「唉,被罵的太多了!」這種「兩邊不討好、兩邊都得罪」的經驗,黃國昌講都講不完。2019年揭發私菸案,更是他被罵得最兇的時候,連時代力量內部也對他不滿。
擔任立委時,他曾追查大同市場派資金有無中資、坑殺台灣股民,被貼上公司派標籤;但當他追蹤華映在中國營運不佳、財報不實,外界又說他是市場派。
「他們都是用傳統邏輯在看我的行動,所以看不太懂,但我的行動一直堅持我的信念,有錯就是有錯,我管你哪一邊哪一派,」黃國昌說。
大同爭議事件至今,他認為,從小處看,可檢視公司經營,但若從大處著手,可以檢討的事情更多,包括台灣資本市場如何吸引更多人投資,建立資訊公開透明的制度,以及把關財報正確性,最終將能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
若提名大同獨董,黃國昌要做三件事爭取支持
從大處著手,才是黃國昌真正想做的。因此,面對獨董任命,黃國昌想要爭取的,是全體股東的支持,而不是特定股東。他甚至坦言,如果現任董事長林郭文艷願意支持他,那更好,「但我也不會這麼天真,對這件事有過高期待。」
目前他的規劃是這樣:5月20日,董事候選人審查名單將出爐之後,他若得到提名,會做三件事爭取支持:首先,寫一封公開信給外資,強調此刻大同需要有一位真正的獨立董事。第二,另一封公開信給所有小股東,鼓勵大家多用電子投票行使權利。第三,他將拜訪國內投信,尋求支持。
若順利獲選,要處理的問題太多太雜,他將一步步解決。
被問到台灣近幾年來出現「獨董跳船潮」,黃國昌分析,背後有制度與人的問題。「有些公司狀況不好,但獨董太安靜了,應該要做點什麼,但都沒有看到,」他的批判精神忍不住冒出來。
他表示,《證交法》賦予獨董很大權力,不僅能查帳,要求公司提供資料,甚至可以請公司出錢,聘任外部專家進來調查。但他觀察,許多有問題的公司獨董,都沒有這樣做,「很多獨董是刀都還沒有真正出鞘,就說不幹了,」他形容。
就算沒當上大同獨董,他也希望,這次掀起的話題能刺激大眾思考:獨董制度在台灣實施邁入第14年,到底有沒有發揮效果?
「如果大家認為由誰提名,就是哪一派,那是不是該考慮引進提名委員會制度?如果獨董要監督多數派、幫小股東發聲,那提名和選舉制度要不要考量如何保障小股東權益?例如能不能一張股票代表一票?」黃國昌認為,能改革的地方還有很多,他把這過程視為一種實驗。
奉行50/50哲學,兼顧賺錢養家與實踐理想
今年1月卸任立委後,既無公職也無黨職的他,仍積極關懷台灣發展。他開始有系統性的參訪企業,了解企業的營運狀況,更花時間鑽研三項功課。
一,仔細研究政府國發基金投資項目。像是2016年國發基金投資如興18億元,他深入探究後,發現如興在中國營運狀況連連。二,針對過去揭發的弊案,持續追蹤。三,凡是對台灣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產生大衝擊的事件,他都關注。
其實任何想要駕馭黃國昌的人,可能都要失望。他的多年好友透露,當年黃國昌參與時代力量組黨,他一直遊說黃國昌不要參選黨主席,但他不聽。他也勸黃國昌不要參選立委,但他不僅參選,還把中研院研究員也辭了,讓自己毫無退路。
如今的黃國昌奉行「50/50哲學」,「一半時間賺錢養家,一半時間做對台灣有意義的事,」他說。
多年來面對外界批評,良性建議與惡意潑糞都有,黃國昌自有一把尺。若真要將他歸類為某一派,大概就是永遠的獨立派──「黃國昌派」。
~~



























































































